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35章 王生三劫终得福(1)

书名:拍案惊奇新编 分类:历史 作者:大来小心 更新时间:2025-04-15 00:06:45

换源:
 

  第一回:

世间多盗相,王生初遭劫

列位看官,今儿个咱要讲一段奇事儿。常言说得好,这世间啊,变化莫测,无奇不有。有道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人心呐,就像那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咱们平常人,一提到“强盗”俩字,那可真是谈虎色变,恨得牙痒痒,这词儿都快成骂人的标配了。可您知道吗?这天下之大,强盗那是无处不在,就跟那地里的野草似的,哪儿哪儿都有。您瞧那些当官的,一个个端着架子,眼睛长在头顶上,嘴角往上一勾,那模样,仿佛天底下就他最大。可背地里呢,净干些误国欺君、剥削百姓的勾当。拿着丰厚的俸禄,住着宽敞的府邸,您说,他们跟那明火执仗的强盗有啥两样?还有那些公子哥,仗着家里父兄有点权势,走路都带风,脑袋仰得都快看不见天了。欺负起乡民来,那叫一个狠,收受贿赂的时候,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窝藏赃物的时候,跟个贼似的,偷偷摸摸。老百姓有冤没处诉,官府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过问。您说,这不是大盗是什么?还有那些个举人秀才,平日里呼朋唤友,那派头,好像自己就是文曲星下凡。可一操纵官府,挑起诉讼,那阴险狡诈的劲儿,能把良善人家搅得家破人亡。您瞧瞧,这世间的“强盗”,真是形形色色,让人防不胜防啊。

话说在苏州有个普通百姓家,有个后生姓王。他父亲王三郎,是个走南闯北做生意的,母亲是李氏。还有个婶母杨氏,守寡多年,膝下无子。这几口子在一块儿住着,倒也和睦。这王生啊,从小就机灵得像个小猴子,脑瓜一转,主意就来了。婶母杨氏对他那是疼爱有加,每次瞧见王生,眼睛里都闪着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满脸都是慈爱。

可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生七八岁的时候,父母竟然先后去世了。这可把小小的王生给吓懵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多亏了杨氏,虽然心里悲痛万分,但还是强打起精神,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把丧葬的事儿办得妥妥当当。从那以后,杨氏就把王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

时光飞逝,转眼间,王生就十八岁了。这孩子不仅模样长得俊朗,而且头脑灵活,对做生意那一套,那是无师自通,一看就知道是个经商的好苗子。

有一天,杨氏把王生叫到跟前,一脸关切地说道:“儿啊,你如今也长大了,总不能整日在家坐吃山空吧。你看,我这儿有些积蓄,再加上你父亲留下的,凑一凑,足够做买卖的本钱了。”说着,杨氏眉头微蹙,一边盘算着,一边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等我凑够一千两银子,你就到江湖上去闯荡闯荡,做些生意,这才是正事儿。”

王生一听,眼睛顿时亮得跟星星似的,兴奋得满脸通红,连忙说道:“婶娘,您这主意可真是太好了,正合我意!”

于是,杨氏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一千两银子,交给王生的时候,那眼神里满是期待,又带着些许不舍。她紧紧握着王生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儿啊,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事多加留意。”

王生重重地点了点头,接过银子,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不辜负婶娘的期望。

王生和一群商人商量之后,决定去南京做生意。他先拿了几百两银子,在苏州精心挑选了一批货物。选了个黄道吉日,雇了一艘跑长途的航船。把行李包裹都收拾妥当后,王生来到杨氏面前,紧紧握住杨氏的手,眼中含泪,声音哽咽地说:“婶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然后,他毅然转身,大步踏上船去。

到了船上,王生恭恭敬敬地烧了神福,祈求一路平安顺利。随后,船缓缓开动,向着远方驶去。一路上,风平浪静,王生的心情也格外舒畅,他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没过多久,船就到了京口。趁着东风,他们赶紧过江。可谁能料到,刚到黄天荡,猛地刮起一阵邪门的怪风。这风来得可真突然,就跟从地狱里冒出来的恶鬼似的,呼呼地刮着。一时间,满江的白浪像发了疯的野兽,一个劲儿地往上掀。那船在风浪中,就像一片孤零零的树叶,被吹得东倒西歪,完全没了方向。

船上的人都吓得脸色惨白,手脚直哆嗦。王生更是心跳如鼓,额头上冷汗直冒,嘴唇也忍不住颤抖起来。他紧紧抓住船舷,眼睛瞪得大大的,惊恐地看着四周。

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芦苇丛里“咣”的一声锣响,三四只小船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来。每只船上都有七八个人,一个个凶神恶煞,手里拿着刀枪棍棒。他们“呼啦”一下就跳上了船,吓得船上的人赶紧磕头如捣蒜,一个劲儿地求饶。王生也吓得不轻,脑袋磕在船板上“砰砰”作响,嘴里不停地喊着:“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可这些强盗根本不跟他们啰嗦,眼睛里只有金银财宝。他们直接把船里所有的金银财宝、货物啥的,一股脑儿全给卷跑了。然后,喊了一嗓子“别啰嗦”,双桨划得跟风车似的,“嗖”一下就没影了。

满船的人都惊得魂儿都飞了,眼睛瞪得老大,嘴张得能塞下鸡蛋。王生瘫坐在地上,忍不住“哇”地大哭起来,边哭边嚷着:“我咋就这么倒霉哟!”哭了好一会儿,他才跟同行的人嘀咕:“如今盘缠行李都没啦,去南京干啥呀?不如各自回家,再寻思寻思办法。”他们在那叽叽咕咕了好一会儿,天慢慢亮了。

这时候,风也停了,浪也静了。他们赶紧掉转船头,往镇江去。到了镇江,王生上岸,跑到一个亲戚家,厚着脸皮借了几钱银子当盘缠,这才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杨氏瞅见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再一看他衣衫破破烂烂,脸上愁眉苦脸的,心里大概就猜到了七八分。只见王生耷拉着脑袋,脚步沉重地走到跟前,有气无力地行了个礼,“扑通”就瘫地上哭开了。

杨氏赶忙上前,一脸关切地问:“儿啊,这是咋回事啊?”王生抽抽搭搭地把这倒霉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杨氏听了,心疼地摸了摸王生的头,安慰他说:“儿哟,这就是你的命啊。又不是你大手大脚乱花钱弄的,别这么愁眉苦脸的啦!先在家安心待两天,咱再凑点本钱出去,一定得把之前亏的赚回来。”

王生听了,眉头紧皱,一脸沮丧地嘟囔着:“以后就在近处做点小买卖得了,可不敢去远处冒这险喽。”

杨氏一听,眼睛一瞪,双手叉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走南闯北做生意,说啥丧气话!这才多大点事儿,就把你吓成这样?”

王生听了,心里虽然还是害怕,但也不好再说什么。这一夜,王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暗暗发愁: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呀?

列位看官,您道这王生经此一难,还能不能重振旗鼓,再踏经商之路?他又将遭遇怎样的波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