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三十五章 病急乱投医

书名:逆练葵花宝典厂公如此多娇 分类:仙侠 作者:忒忐忑 更新时间:2025-05-06 13:28:31

换源:
 

  车队一路向着京城而去。

一路上,张三再也没有靠近过李清照与其他大宋使团的人,只是忠实的履行着自己一个护送者的职责。

这让李清照心里松了一口气之余,又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并不相信张三会就此轻易的放过自己。

车队进了京城,大宋使团进入了驿馆,张三的这件差事便算是完成了。

张三也没跟大宋使团的人打声招呼,直接入宫复了命,回东厂了。

大宋使团的到来,久不上朝的皇帝终于出现在了朝堂上。

在看过大宋皇帝的亲笔国书之后,皇帝只是安慰了郓王等使臣几句,闭口不提大宋借兵之事。

散朝之后,内阁辅臣们在商议此事时,第一条统一的意见,就是大明不可能出兵援宋,第二条统一的意见,就是尽快将大宋使团打发回去。

面对大宋的求救,明王朝的君臣们也是有苦难言,且不说现在内忧外患之下自顾不暇,但就现在明军拉胯的战力,朝廷也不敢让他去丢脸与送死。

就在年初,五六十名倭寇在浙江沿海上岸,杀穿三省之地,一直杀到了南京城下,明军伤亡四千余人才杀死了这五六十名倭寇。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动,张三为此特意传书方证大师,派出高手协助朝廷对付倭寇,少林寺派出了俞大猷等俗家弟子加入官军,对抗倭寇。

驿馆内,赵楷愁容满面,坐在院内长吁短叹,赵福金也同样愁眉不展。

王语嫣与小龙女本就不通世务,这次过来,单纯是为可能会发生的两朝比武准备的人手。

至于文比,无论是李清照还是赵福金,都是诗词歌赋、棋琴书画无一不精的才女。

黄蓉在襄阳是智多星一样的存在,让她也加入使团,是因为她熟悉蒙古人与襄阳的情况。

谁曾想,大明君臣对于大宋的求救,压根连商讨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这样一来,大宋使团所有的准备都落到了空处,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

“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就启程回大宋吧。”

赵楷叹了口气,大明这条路算是断了,只希望太子的大唐之行能有所收获。

李清照坐在一旁,好几次欲言又止的样子。

黄蓉看在眼里,这时见郓王作了决定,走到李清照身边,小声问道:“我见你一直想说什么又没说,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李清照犹豫了一下,终于下了决心,答道:“那位护送我们来京城的东厂掌印太监说他或许有办法解大宋之危。”

黄蓉又惊又喜,问道:“真的?”

“是真是假,我也不确定,不过这是他说的不假,但是他提了一个很过份的条件,我没答应,所以没谈下去。”李清照每每想到张三那太过无耻的条件,就有想吐血的冲动。

黄蓉见李清照神情古怪,好奇的问道:“什么过份的条件?”

李清照凑了过来,附在她耳边用很小的声音说了一下张三的条件。

黄蓉脸上怒容浮现,心中大骂张三无耻至极。

不过她很快觉得不对,问道:“他一个太监,让我们五个人做他的女人,他是怎么想的?”

李清照想了想,自己醉酒后曾与张三共处一室一个晚上,什么都做了,真把张三是假太监的真相说出来,自己已经失身的事情可就瞒不住了。

李清照到底没把张三是假太监的真相说出来。

人之一生,有些错误可以弥补,有些错误无法原谅。

这一日,张三例行来到东厂上衙,手下来报,有位年轻妇人在衙外求见。

张三出衙一看,正是黄蓉。

张三不露声色的问道:“原来是郭夫人,不知夫人今日来找本督主所为何事?”

“妾身来此,自是有事相求,不知督主可否换个地方详谈?”黄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眼神很快变得坚定起来。

张三哦了一声,说道:“如此,便请郭夫人随本督主回府,本督主听你细细道来。”

黄蓉心中惴惴,还是点了点头。

张三带着黄蓉坐马车回到自家府中,来到书房,亲自为她泡好了茶。

张三好整以暇,喝了口茶,缓缓说道:“郭夫人,现在无外人在场,有什么事可以说了。”

黄蓉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听清照说,督主有办法救我大宋?”

张三没有回答,反问道:“那李小娘子有没有告诉过你,我是有条件的?”

黄蓉依旧低着头不看他。

“襄阳危在旦夕,我的夫君儿子、两个女儿都在那里,我想救他们。”

张三淡淡的道:“郭大侠满门忠烈,本督主心里自是敬佩,但本督主是做不了这样的人的,凡有所得,必有所失,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