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五十三章 建立据点

书名:脑机骇客我即天灾 分类:科幻 作者:知觉钟摆 更新时间:2025-04-24 18:06:11

换源:
 

  成功为维生舱接上应急电源后,我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但生存的压力并未减轻。这个巨大的、冰封的种子库充满了未知,我必须尽快在这里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临时据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资源搜集。

经过初步勘察,我选择了之前找到的那个尚有备用电源的辅助控制室附近的一个小型实验室或办公室区域作为居住点。这里结构相对完好,只有一个主要的出入口,易于防守,并且靠近电源,方便我随时监控维生舱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据点的建设中。我利用从废弃设备上拆下来的金属板、基地内找到的一些简易工具和结构加固材料,将选定区域的出入口进行了加固,并巧妙地设置了伪装。内部,我清理掉厚厚的灰尘和散落的杂物,腾出一片相对干净的空间。

修复工作远比我想象的要困难。没有了BCI,许多需要精密操作的任务都变得异常耗时和费力。比如修复照明线路,我只能依靠义眼的辅助视觉,用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连接那些比发丝还细的导线,好几次都因为微小的失误导致短路,不得不从头再来。修复简易的通风系统更是让我满头大汗,那些锈蚀的阀门和堵塞的管道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

但我没有放弃。生存的本能和保护妹妹的责任感支撑着我。我将找到的还能使用的红外传感器、压力踏板和噪音发生器组合起来,在通往居住区的关键路径上设置了多层简陋但有效的警戒陷阱。任何未经许可的靠近,都会触发刺耳的警报。

我将楚瑶的维生舱安置在居住区最里面的角落,用找到的保温材料将其仔细包裹起来,并再次检查了能源连接和各项生命体征读数。屏幕上的数据显示,楚瑶的状态稳定,但依然没有任何苏醒的迹象。她安静地沉睡着,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和危险都与她无关。我看着妹妹苍白的面容,心中既有担忧,也有一丝慰藉——至少,她暂时是安全的。

初步建立好据点后,我开始仔细盘点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一切。背包里的物资在之前的逃亡和战斗中消耗殆尽,剩下的食物只够支撑两三天,纯净水也所剩无几,药品更是只有几支最基础的抗生素和止痛剂。弹药也只剩下不到两个脉冲手枪的能量匣和几发霰弹。工具倒是还有一些,但能源块却极度匮乏,除了维生舱和基本照明,我几乎不敢再使用任何耗能设备。

资源匮乏的压力如同冰冷的绳索,再次勒紧了我的脖颈。

我坐在一张布满灰尘的旧工作台前,摊开从基地某个角落找到的、一张部分损毁但依然能辨认的基地内部结构图。图纸很古老,用的是旧时代的标准绘制,许多区域都被标记为“未探索”或“封锁”。我尝试着用义眼扫描图纸,将其数字化并进行修复和分析,但这需要大量的计算,对于失去BCI的我来说异常困难。

就在我埋头研究图纸,规划下一步的生存策略时,眼角的余光瞥到清理出来的废弃物中,似乎有几片闪烁着微弱金属光泽的东西。我捡起来,发现是几块被压碎的、加密的个人数据存储芯片,以及一本封面模糊不清的实验记录本残页。芯片已经损坏严重,无法读取,记录本上的字迹也大多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低温保存”、“基因序列异常”、“XX号样本活性监测”等零碎的字眼。

这些东西暗示着这个种子库在旧时代可能并非仅仅用于保存植物种子那么简单。这里似乎还进行过某些与生物基因相关的实验?

同时,我也注意到,从通风口吹进来的气流,带着一种异常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极度寒冷,甚至隐隐夹杂着之前听到过的那种低沉嗡鸣。

这个基地,隐藏的秘密似乎比我想象的还要多。

但眼下最紧迫的,还是生存问题。简陋的据点初步成型,但食物和纯净水的储备已经告急。我必须尽快再次外出,到这片陌生的、危机四伏的冰原上寻找补给。否则,我们连下一个星期都撑不过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