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及近
书名:默上行 分类:都市 作者:作家TtP88m 更新时间:2024-11-18 10:49:43
一时程信觉得躺在床上有些无聊,忽然想起最近自己的网络小说好久没更新了,于是下床来到书桌旁打开电脑,登录账号。
“哇噻…”不登不知道,一登吓一跳,很多粉丝留言问,最近两周了,怎么《南朝无义战》的小说最近不更新。
“有事出门了?”
“咋这么久不冒泡了”
“家里有事?”
“才思枯竭了?”
一个叫卖菜东篱下的网友发贴道“晓风浸月露寒霜,孤灯伴夜候君章”,听来让程信心里暖暖地。
“感谢大家的挂念,一切安好,现在就开工,晚上有更新”程信发信息抱拳。
晚上9点多,程信更新了一章《南朝无义战》,总算安抚了多天来粉丝们躁动的心。
程信单独小窗私聊卖菜东篱下:”感谢菜君的关爱,这厢有一小事不解,不知可否赐教?”,程信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个“卖菜东篱下”是个女生,而且踩过她的个人网页后,发觉她写的东西多是考古和诗歌,像个现代故人,让人着实感兴趣。
“不敢当,请讲…”“卖菜东篱下”回道。
“一个貌美年轻女子和一个中年老男人一起十分亲密,多半什么关系?”
“这个女人,是不是对你很重要?”
“……”程信无语。
“你如果是在隐蔽之处看到,那可能就是…”
“如果是在商场或餐厅呢”
“不一定…,女人不在乎,男人肯定不会的…”
“感谢指点一二…”程信抱拳感谢。
聊完天,甘宁忽然明白爸爸说的“早知如此,就和你妈一块来看你”的意思了,刚才以“卖菜东篱下”的网名同“白鹤忘机”聊天时,甘宁隐约感觉这个“白鹤忘机”可能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程信心里也渐渐开朗起来,又拿起长箫吹奏了一曲关山月,算作提前练练手,这箫声凄远,思虑绵长,不时引起多个宿舍的舍友站在阳台上巴望。
周末,程信和舍友们准时去执行野餐计划。
海市这座城市南边靠山,东边水,素有“甲福东南平西客,无妄无灾绕北行”之说,意思是东南最富、西部多平民,而北部过去土地贫脊,水源稀少,多出刁民和土匪,行人之人常有生命危险。现在为开发北部,高校很多新建的校区,政府都要求建在北部,银海大学的校区就在北部,因此程信他们早上5点起床,然后赶到位于海市中部的义中大学老校区,同407宿舍的全体舍友会合,再集合去南部草堂搞宿舍联谊,几乎穿越一座城。同学们拿装备的拿装备,背琴的背琴,拎吃得拎吃得,罗涛抢到了背琴的活,心里乐滋滋的。
下了公交,进入南部山区地界,抬头远望,群山起伏,树木翠茂,几只飞鸟越过曲曲伏伏的山脊线,时而一字前行,时而人字缓行;高空中白云远去,广袤湛蓝,顿时让人忘却烦恼,心生自在,甘宁望得出神。程信走到跟前“孤云独去闲,相伴静亭山”,好像戳中甘宁心中所想,甘宁微笑起来,但笑而不答,让程信更觉甘宁与其他女孩不同。
这里距离南山草堂还有3公里的山路。大家丰华正茂,一路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欢声笑语。甘宁这次积极性也很高,因为她听说这里过去有过考古挖掘,现在还有遗址,这对她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11点多大家到达了南部草堂,过去是一个私塾旧址,现在这里是一个公共管理的人民公园,东边有一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周边还有一些村落参差其间,是年轻人们和当地居民上山吸氧的好去处。
大家找到一块坝坪的四米见方的土地,铺上报纸围坐下来,中间铺开折叠大方垫,把带来了众多好吃的如饮料、蛋糕和各类小吃摆放其间。
“饿了的话,大家先吃点东西,随后的节目正式开始啊…”时桐,一边打开MP3,按插电脑小喇叭,一边给大家说话了。
“都是啥节目…”杜平问。
“你不知道…,你们司主席替你们宿舍每个人都报了”时桐胸有成竹。
“快,快,念念……,让我听听”韩菲忍不住了。
“男生独唱,李济天地男儿,杜平、罗涛…”
“停,停,我咋不知道,自己还有节目…”李济有点着急。
“别打叉,都有”时桐白了他一眼。
“杜平、罗涛…小品不差钱;
女生独唱关莉红豆;
女生群舞时桐韩菲甘宁丁悦祝酒歌;
篮球操:司奇高达
箫琴二重奏程信甘宁广陵散
美声独唱梅梅喀秋莎”
“哎哎,我可不可以也去跳篮球操……”李济急得不行。
“这都是因人施教,根据人的特长选出来的”
“这样,先来个女生群魔乱舞吧,我有点紧张…”
女生们一听,气得愕然。
不过群体节目,大家还是比较放得开的,时桐、甘宁她们四个人的群舞,博得满堂彩;关莉演唱的红豆也很有感觉;李济的天地男儿乐得大家想哭;杜平、罗涛的小品又让美女哭完再笑的岔气;司奇、高达的篮球操让大家重新找回了幼儿园的感觉;程信和甘宁的广陵散忽然带大家飞登仙界;梅梅的喀秋莎又让大家的美梦坠落在美丽的莫斯科……
这个野餐大家玩得很尽兴,很开心,一看时间两点,尚早,大家玩起了保皇。
甘宁想去不远处的考古遗址,于是寻问小丁要不要一起去,小丁扑克玩得正尽兴,面露难色。程信见状,立刻反应过来,主动请缨,愿一同前往。南山草堂和考古遗址大约相隔不到一里,程信和甘宁走在山路上,程信一米八五的个头,挺拔威猛,甘宁也有一米七,体态均称,身材秀长,远远望去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壁人,时桐打心里觉得他们两个合适。
走在路上,甘宁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程信实在憋不住了:“甘宁同学,你对考古感兴趣?”
“只是有点兴趣,不足一提……”。
“很少有女孩子,喜欢这一行了,我有个网友也非常喜欢这一行,还出书了呢?”
“噢……”
“听着你的口音有些耳熟,不知老家何处?”
“祖籍汇州,随父母在宜州长大”
“那咱两个也算是老乡了,我祖籍宜州,长在海市”程信终于找到共同之处了。
“噢,那你是宜州哪个区的?”
“我老家是宜州恩县的”
“我母亲前些年,还在此处挂过职……,那个地方不错,当地特色水果很出名…”
“到了,不过设了围挡不让进去……”程信用手搭了个眼棚,像孙大圣一般望了望。
“有入口么…?”
“咱们转过去看看”,二人沿着围挡走了十多米。
“没有,看来是要施工,暂时不对处开放。”
程信讲完,甘宁有些失落。
“这样,那边有个小石墩,咱们爬上去试试?看看能不能看遗址全貌。
甘宁半信半疑,犹犹豫豫。
“走吧,趁现在阳光还好,还能看清楚,一会儿太阳下山,什么也看不清楚…”
甘宁也觉有理,跟在程信屁股后面,二人来在石墩前。
“我先上去,摸摸情况哈…”甘宁点头。
“不错,确实能看到,你也上来吧?”
这个石墩说是小石墩,其实也大得很,足有一米七以上高,只是和山相比,它小得多而已,而且一壁光滑,一壁陡峭,身材不拉开些幅度,断然上不去。
甘宁伸出纤纤玉手,扒着石头试了多次都不成功。
“把手伸过来…”
这时甘宁也顾不得男女有别了,乖乖地把手伸到程信面前,程义握着甘宁柔弱无骨的削葱玉手,不知保持定力费了好大劲,还是握住甘宁的手,费了好大劲,总之把甘宁拖拽到半米多高,但再也难以往上提升了。甘宁穿得白色卫衣紧贴着石壁,从颈口望下去,能明显地看到甘宁丰满的…沟线,弄得程信又禁不住失去定力,有些心猿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