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买大炮
书名:民国:北洋王 分类:历史 作者:叫我无敌手 更新时间:2023-12-14 21:03:18
作为军官,他不能没事就找不到人,但是下面人可以啊。
“来人啊。”
吴禄杰上来就要派人去东北,找陆士的教官斋藤联系,购买重炮。
亲兵很快就进来。“大人。”
“嗯,先下去吧。”
吴禄杰本来想把李云龙等人叫来。
可是李云龙,赵刚,孔捷,魏大勇,周震南,这五个人都不会日语啊。
要不,让大哥去一趟?
吴绶卿可是陆士第一批留学生,人脉广,让他去鬼子国完全可以。
毕竟此时很多陆士同学也已经担任少佐级别,牛逼的都有中佐了。
而且让别人去,他也不放心啊。
让大哥去,对鬼子国熟悉,也有人脉,会日语。
最重要的是他是大哥,不会泄露自己购买重炮的事情。
于是吴禄杰叫来亲兵。“来人啊,去电报局,给三晋的大爷发电报,让他火速进京。”
“喳。”
亲兵赶紧去了电报局。
历史已经改变,吴绶卿1905年去了东北,担任武备学堂的教习。
接到电报,他还很是纳闷。
“有急事,火速进京?”
此时电报的费用很贵,人们都是惜字如金。
电报局的规章制度中明确了收费标准:三个电码算作一字,每份电报报费以七字21码起算,即七字以内算七字,七字以外按字数加算。
报费是按“路有远近,费有等差”的原则制定的。
比如津门至京城,每字一角,到清江一角一分,到魔都一角五分等等。
加急电报按普通电报三倍收费。
从天津发往通州的电报每个字银元一角,这在当时相当于16斤大米或30个约合4斤鸡蛋的价钱,可见电报收费之昂贵。
虽然有上百万白银,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
骑电动车上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也来不及发电报询问,吴绶卿赶紧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城。
到了以后也是三天以后的事。
“老二,什么急事?”
吴绶卿风尘仆仆,一路是紧赶慢赶。
吴禄杰说道。“是这样,我手上有一笔款子想要购买一些家伙事。”
“其实军火还是日耳曼的克虏伯的好,可惜咱们没有关系。”
“小鬼子的虽然差了点,但是也师法日耳曼,凑合着用吧。”
“这几天,你收拾一下就去鬼子国,交易一下当年的老同学们,帮我购买几个大炮和机关枪。”
去年日俄战争结束了,清庭决定购买一批重机枪。
但是这一百多挺重机枪,可是分配到全国的。
哪怕是最精锐的第三镇,民国元年的时候也不过两个机枪连。
以他们第六镇,到了民国时候有一个重机枪连都是可能的。
这怎么行?口径就是真理啊。
北洋指望不上,但是他有钱啊。
提前购买一批,到时候拿出来可以让袁大头知难而退。
“买大炮?这可是好事啊。”
凡是见过大炮的,谁不知道大炮的好处?
至于说重机枪,虽然清朝已经可以模仿,但是产量太低了。
马克沁重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又译马克西姆)于1884年研制出的世界最早的重机枪。
晚清时称其为“赛电枪”,马克沁重机枪获得成功后,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仿制和改进。
当时在国内的马克沁重机枪除德国原产品外,还有两种马克沁的变形,一种是英国的维克斯7.7毫米机枪,一种是俄国的索科洛夫7.62毫米机枪。
马克沁是旧国内最普及的制式机枪,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金陵兵工厂就仿造出了华夏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
宣统二年(1910年)秋,川蜀机器局也制造成功4挺马克沁重机枪。
1915年大沽造船厂依照获得的新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开始仿制。
不过在民国以前,马克沁重机枪的仿制非常困难,甚至达到了一年两挺,根本满足不了全国新军的列装。
这也是为啥要从国外日耳曼,高卢鸡,甚至还要加上小鬼子购买。
对于购买装备,吴绶卿是支持的。
而他也是知道陆士的老师斋藤是驻棒子军的一个军官。
于是他秘密前往东北,见到了陆士的老师斋藤。“斋藤老师,有人想要购买一批装备,不知道老师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
“是陆军部吗?不对,陆军部已经购买了,难道是地方势力?”
清庭购买重机枪,在鬼子国是人尽皆知的。
虽然这时候晚清主要是购买欧洲的,毕竟海关就是鹰酱控制,而袁大头更喜欢克虏伯。
可是也有一部分小鬼子的,这就是狡兔三窟,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聪明。
吴绶卿面无表情。“老师,我这也是中间人,还请老师不要猜测,打听。”
“还是说一下,能不能卖,多少钱卖。”
“榴弹炮,重机枪都要。”
“当然卖,不过具体怎么卖我说了也不算。”
“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他是专门出售军火的。”
晚清时期,整个亚洲最大的军火进口国就是清朝,第二就是鬼子。
而制造和出口,肯定是出口赚钱啊。
也就是卖给清朝,而且只是小部分。
清朝的军火采购,大头在欧美,或者说欧洲的鹰酱,日耳曼,高卢鸡都差的远,更别提小鬼子。
吴禄杰是没办法,欧洲没熟人啊。
别以为老外不坑人,姥姥。
斋藤做不了主,但是有能做主的。
很快就给他介绍了一个人,不过那是几天以后的事了。
当吴绶卿去了东北找鬼子秘密采购军火的时候,时间来到了夏天,吴禄杰的老婆要生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