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二十二章(二)三峰山之战

书名:蒙古皇帝窝阔台 分类:历史 作者:小胡椒 更新时间:2024-10-31 03:59:44

换源:
 

  可汗皇帝窝阔台说:“今天我们商讨对灾民的救济,是个大事,这项福利造福于老百姓,要安排一定的人力,做这项事,最好用老诚人办理为好,免得出差错。”

他眨眨眼睛看耶律楚材说,“你看用这个人谁合适?”耶律楚材接着说:“看你说的,那就是我较合适。”开会的人都哄堂大笑,打破了兄弟之间尬尴。

可汗皇帝说:“我们的前辈粟布台老将军,你带本部兵马去开封做围攻前的安营扎寨的准备,为进一步攻克开封扫除障碍。”

粟布台在开封城外安营扎寨不知怎么感到无聊,他的卫兵也看出来,他是想带兵干点什么,只是想不来更好的方法,他是带兵打仗的人,从跟成吉思汗打天下开始,就能征惯战,是个有名的战将,在大小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窝阔台继承了可汗皇帝位,自己仍然受到重用,自己虽然年迈,也算做宝刀未老,这次征伐金国可汗皇帝考虑自己是老臣,想让自己在家养老,因为自己想不通,所以还是让自己带自己所带的官兵,总算依了自己的心愿,还觉得自己立的战功不太多,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这种感觉不是一天两天了,有时想的真是可笑,心想怎么金国的士兵们,真是不受打,自己所到之处不是金国官兵开门投降,就是主将逃走,让自己有点不过瘾那种感觉似的。在大帐中想去外边骑马溜达,探马来报,说是从远处正往开封来了一批兵马,没有旌旗,看上去不到千人,似乎有些人困马乏,有一位大将在马上倒也威风凛凛,穿的金国士兵服装,钧州方向来的兵马。

粟布台思考钧州方面军,有可能是金国右元帅蒲阿呀!他早就应该到开封啊,不应此时才到,也有点不合情理,他怎么会在这里,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便披挂上马带兵伏在道边丛林中,等待他们的到来。蒲阿带着兵马,荒不择路犹如丧家之犬,几天来官兵们饱一顿饿一顿,真是狼狈不堪,蒲阿认为在钧州一带,怕蒙古军发现,应在白昼时隐蔽,只是在夜间行军,想到开封较近之地,蒙古不会在这里设有埋伏,放心大胆的往前奔驰,那知道此时粟布台在这里等他,没料到蒙古军行动这么快,能在这里设下伏兵。

蒲阿带兵走进包围圈时,慌乱中发现前面正是蒙古老将粟布台,再驳转马头来不及逃脱,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搭话:

“你粟布台用阴谋鬼计,算什么英雄好汉,今天咱们在此相逢,也算是冤家路窄,不管怎么说,咱俩难免决以死战,你不是蒙古的名将吗?今天我能死在你的刀下,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粟布台说:“你别太激动了,好好养养身体为我们效力。只要你下马投降,我会保举你官仍然是个不小于你现在的官职,你看怎样,我想你不会有意见,我真的很希望你投降蒙古帝国,还会给你高官厚录。”

蒲阿说:“咱俩也不要客气了,在战场上决以雌雄,免得咱们会有遗感,我老实告诉你,我不会卖主求荣!”说着就把手拿的长枪提到前面,直往前冲,奔向蒙古粟布台老将的前胸就刺。便说:

“你这老东西,你要是有能力先让你的兵马后退,咱俩战上几百回合。”

“你是我手下败将,用兵你不行,单打独斗你也不行,按你说的,我叫我兵马围观,看你这个不服气的将军有多大本事?”

说着二人对打起来,不到几个回合,蒲阿已经不能支掌,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有还手之力,粟布台想法迫使他投降,因他是金国的名将,是有影响的人物,假设要把他招降过来,要少打多少仗,那是不可估量代价,所以停下来,说服他投降,可是这个人是个死心塌地的为金国效忠的人,他是认作为国尽忠了。因他几天来没有很好的休息,本来他就不是粟布台将军的对手,此时只好投降才是他的出路,然而他并不希望自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他顽强的表现自己。粟布台看他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也倒是英雄喜英雄,粟布台有心放他一马,让他自己溜掉,他也知道了粟布台的用意,而他并没有这样,且选择了和士兵们一起战斗。最后他是死在混战中,一代英雄就这样像长江水向东流去,流去了他的年华,流去他的人生。

粟布台老将军对这位忠心耿耿的金国英雄,感到特别惋惜,惋惜他不为蒙古帝国所用,惋惜一代英雄就这样和自己的国家一起走进了消亡。粟布台看到金国大将死在乱军中,还有很多金国士兵们,不知自己主将已亡,还坚持战斗。粟布台大喊一声,你们主将已死,还不举手投降,等待何时?金国士兵们才抬头看主将己没,蒲阿骑的战马在战场上,来回跑、悲鸣乱叫,找不到自己的主人,马的悲哀是无法言表的,让在场的士兵们感受到莫明其妙的悲伤。

粟布台老将军下令收兵,打扫战场,清查俘虏,不乐意当兵当场放回故里,好多人乐意当兵,不怨回家为民,因为战乱,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想自己将来出路,还不如当兵,就留在蒙古军队。粟布台到中军帐,写上奏章,让通信兵送往钧州城外营寨,蒙古帝国可汗皇帝处。

可汗皇帝窝阔台又回到九十九泉官山临时皇宫,通信兵又赶往官山,钧州府城在托雷亲王的督战下,眼看就被攻克,此城是金国在河南重要府城,城墙高有两丈,确实难攻,最后用西域拿来的回回大炮,才算把此城打开了一个缺口,城内守兵众多,粮草充足,易守难攻。

托雷亲王大军虽然把城墙打开一个缺口,完颜和达乃金国大将,是国家栋梁之材,也算是生不逢时,被蒙古军打的一时胆小,不敢自作主张,常常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想要打的时候蒙古军就和他周旋,不和他直截交锋,他不愿意交战时,蒙古兵来个突然袭击,他防不胜防,想在钧州府城坚固的情况下来一个鱼死网破,无论如何也要在这里争个面子,让蒙古军知道他的利害,没料到那么坚固的城墙,不知用什么大东西给炸毁。完颜和达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不让蒙古帝国的军队进入钧州,他号召全体金国将士齐心协力,奋不顾身的亲自代领人马,以顽强的精神,极力拼搏,城墙毕竟被打破,士兵们没有什么斗志,只是招架,节节败退,不管怎样的督战,那些退下来的士兵们,嘴上喊着冲啊!而实际且在那里站着不动,不往前走,完颜和达他看到的是大势己去,没有什么可在坚守的了,自己不服气,亲自带领千人向前冲去。耳听四面全是喊杀声,细听自己队伍中人的声音特别低沉,没有斗志,没有拼搏回击声,全是低调。他向天长叹:天要灭我也、完颜家族大势去矣。不是我不努力呀!想当年在边境‘灭丁’减少蒙古人时,我带的也是这些兵,那时的勇气跑到那里去了,他们争先恐后斩草除根,杀那些手无寸铁的蒙古人,自己那时目不忍睹,士兵们驱逐追杀,比赛谁杀的多,他们个个争先恐后,那个劲头跑到那里去了,人怎么会这样,看起来人都是怕死的,这些当兵的那时他们在想什么呢?此时怎么又没有那种勇气了?是啊!最近听说蒙古帝国军队采取了为民策略,说什么我们是一个民族,何必要那样打的死去活来呀,你们在‘灭丁’减人,边民那只不过是你们上司让这样干的,不是你们的错,那是金国皇帝采取的办法,不怪你们,只要投降放下手中的刀,不再为金国卖命,我们采取过往不纠。开始打开城墙缺口时金国士兵退的那么快,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打的相当吃力,每前进一步,攻克一个巷口那死伤特别惨重,真是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