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8章 府县城外收流民

书名:梁山军中一小兵 分类:历史 作者:轩辕耕读 更新时间:2024-06-07 12:00:21

换源:
 

  大军上路,逶迤而行。

整只队伍六千多人。分为三部分组成。正兵二千,退役老兵二千六百多,还有二千左右的家眷。

队伍拉长一里多路,大车、小车占满了道路。

周景骑在马上,看着满路的人群。心中生起豪情。

这些人就是他起家的本钱。是他的第一批种子,以后开花结果,就会越来越多。

向着东北方向走了四十多里路,天色已到午时。队伍停下,休息吃饭。

由于今天要赶到东平府,没有生火做饭,吃的是事先做好、各人自带的炊饼咸菜。

周景趁这功夫,找到了杜巡一家。

和杜婶见面认识、闲聊几句后,周景看向了旁边站着的一名小兵。

“咱们就在这分手吧。”周景对她说道,“我们从这里往东,你要去的地方往西。”

小兵脸上涂抹着黑灰,穿着一身不合体的军服。正是扈三娘。

她看着周景,低声说道:“我想先回扈家庄看看。”

“行呀,想去哪你自己决定。”周景从怀里掏出一个十两的金锭,递给扈三娘说:“这是盘赞,你收好了。”

扈三娘伸手接过,对周景点点头。又对杜巡夫妇说了声“谢谢”,便转身欲走。

周景喊住她,说道:“你路上小心点。你武艺高强,不怕强人。但江湖险恶。打尖吃饭选在人多的城镇。不要去荒村野店,免得被麻翻了。”

扈三娘眼圈有点红,对周景说了声“谢谢”,便转身行去。

杜婶在旁叹息道::“多好的孩子,唉。”

杜巡低声说道:“寨主,要不派人护送她吧。她年纪还小,没有江湖经验,很容易吃亏。”

周景道:“不必了,咱们己经仁至义尽,就看她……”

心里终究有点不放心。还是出声喊道:“哎,你回来。”

扈三娘刚走开几十步,听见喊声,便又折了回来。

周景道:“你再等一天,明天我派人送你过去。”

扈三娘点了点头。

中午休息一阵,队伍启程。直到天近黄昏,来到了东平府城附近。

周景下令,队伍绕过城池,继续向东,离开府城五里外扎营。

让杜迁、宋万、朱贵、朱富四人,从老兵中各挑选20名手脚齐全、精力旺盛的人,和他一起向府城走去。

离城门不远,路边闪过一人上前见礼。

周景把他介绍给四位头领。杜迁等人得知是栾廷玉,个个十分吃惊。

周景说道:“栾兄现在加入了我们梁山阵营。大家以后要多亲近。”

四个头领连忙表示欢迎,都和栾廷玉打过招呼。

双方寒喧一阵后,栾廷玉对周景说道:“府城四门都有流民,搭建了草棚居住。人数大约有近二百家,一千多人。”

“他们现在情况如何?”

“东平太守组织了一些大户开了粥厂,只是严守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周景不再多说,走进了这些流民。

只见靠着城墙搭满了草棚。草棚也就是几根木头撑着,上面盖些树枝干草。

这些草棚也就是划个界限,圈了块私人领地,根本挡不住风雨。

草棚附近,人来人往。许多人躺在里面不动,只有一些孩子在外边玩耍。或者有什么洗衣的活计有人在干。

放眼整个南门外,设有一处施粥的大棚。一天两顿,下午己过去了,显得冷冷清清。

周景站开一些。扯着嗓子叫道:“招工招人。一家老小,全都管饭。”

话声传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些人起身张望,有些人向这边走来。

一位年近五十的老汉走到近前,开口道:“这位小哥,招什么工?”

周景说道:“什么工都招。全家老小都可带来。按人头管饭。”

这个很有吸引力。一般招工,做工的挣些工钱,拿回来养活一家。而这里全家管饭,比拿工钱应该更值。

“管什么饭?”又有人问。

周景看他一眼,说道:“饭食好坏不说,都是粮食,且管吃饱。”

有人就担心管饭不管饱。听了这话,谁在乎吃些什么?每天能吃饱就行。

更多的人围了过来。

周景说道:“愿意跟我们走的,从今天就开始管饭。如果你吃了几天不想干了,随时可以离开。”

“轰”的一声,人群炸了锅。这个条件,只能说明一点,这是个大善人。

有些人家逃荒到此,只是为了度过眼前的饥荒。老家有屋,还有租种的田地,迈过这道坎还要回去的。

这位东家这样说话,就是在做善事。跟着他吃几天饱饭,到时再回老家,这个青黄不接的坎就过去了。

大家纷纷报名。没有一个人犹豫。碰上这种好事,你再瞻前顾后,活该你饿死。

周景叫宋万出面,接收这些人,带回营地,安排晚上再给他们吃上一顿话。

同时要求,回营地后,把他们每个人登记在册。记清楚他们的姓名、男女、年龄,还有就是哪些人会什么手艺。

杜迁四人都识点字。周景让杜迁、朱贵、朱富三人各去其他城门,照刚才说的这些,把人都招过来。

杜迁四人不理解寨主的行为,但眼前不便多问。唱了一声诺,便带各自手下去了。

周景安排好这事,便和栾廷玉一起,跟着宋万带的人,一起走回营寨。

走进营寨两里处,听到前面一片厮杀之声。抬眼抬头,一队官兵约有千人,围在营寨外边。

新来的人有些害怕,纷纷转身逃跑。周景忙喊道:“大家不要怕。从南边绕过去吧。”

宋万会意,和他带的二十个人一起约束着众人,带领他们向南绕去。尽量绕个大弯,等回到营地时估计战事就结束了。

栾廷玉没马,周景干脆让宋万他们把自己的马牵走。他和栾廷玉一起步行,向战争走去。

绕过官兵,两人来到营寨旁边。早有人看见他们,就要过来迎接。

周景摆了摆手,让他们先不要惊动别人,然后站在一旁观战起来。

对阵双方之间,正有两人厮杀。一位英俊的青年,手提双枪,与林冲对战。

周景看了,便知这人就是东平府兵马都盐、双枪将董平。

董平和林冲对战五十回合,不等胜负。

董平越打越是吃惊,无论他如何奋勇争雄。对方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自己的双枪对上那一杆枪,占不到半点便宜。

董平催马跳出圈子,林冲也住手不追。

董平喝道:“兀那汉子,你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林冲点点头,没有说话。

董平又道:“你们梁山贼寇怎敢觊觎府城?若敢攻城,我与尔等不死不休。”

刘唐跳出来骂道:“你哪只狗眼看我们攻城来着?你自己不自量力,跳来挑衅。打不过就会说狠话。有本事别走,和我哥哥接着打。”

董平不理他,骑马带兵回城。看到周景在一边观战,感觉惊异。这位少年一副书生模样,却和梁山匪寇呆在一起。

周景见董平看他,却没有理睬。

董平走后,林冲率众将迎接周景。

周景把栾廷玉介绍给大家。一阵吃惊之后,大家纷纷示好。

特别是石秀,和栾廷玉说起梁山和祝家庄冲突的原因。一件小事,因为双方的强势,最后闹出那样的结果。

周景却知道,哪怕事情再小,出现这样的冲突都是必然的。祝家庄自不量力,为一只鸡不肯善罢干休,还出言挑衅梁山。

而梁山哪,为了自己窝里争权夺利,利用了这个事件。

周景走近大帐,下命为新来的人划好营地,并多多准备饭食,一会还有人来。

天刚擦黑,杜迁几人也回来了。东平府城共带来九百多名流民。这些人都是一家家全来,有老有少。

当晚所有人饱餐一顿,歇下休息。东平府官兵也没再来打扰。大家相安无事,平静度过一夜。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