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日军战地观摩团
书名:亮剑:我靠系统拯救华夏 分类:短篇 作者:凉木缘 更新时间:2024-06-18 18:16:52
司令部内布置精致而严肃,墙上挂满了作战地图。
筱冢义男坐在桌后,低头专注地看着一份作战计划书,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着什么。
山本一木站在他对面,神情严肃,目光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他正准备向筱冢义男汇报自己的作战计划山本一木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喉咙,然后沉声说道:“司令官阁下,这是我们的最新作战计划。”
筱冢义男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刺向山本一木,随后移回到手中的计划书上。
他盯着上面的详细内容,眉头逐渐皱得更紧,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山本君,为什么要选择虎亭据点作为突破口?”
山本一木闻言,脸上露出一丝镇定而自信的微笑。
他上前一步,指着计划书上的一处,解释道:“司令官阁下,虎亭据点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的位置极为关键。”
“其地理位置稳固且隐蔽,不容易被八路军的侦查部队发现。更重要的是,虎亭据点周围的地形复杂,适合我们进行伏击和包围战。”
他稍作停顿,继续解释道:“我们已经确认,八路军的总部就在虎亭据点不远处的山区。如果我们能够突袭并占领虎亭据点,不仅能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还能直接威胁他们的指挥中枢。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打乱八路军的整体部署,取得战略上的巨大优势。”
筱冢义男的表情逐渐缓和下来,他点了点头,似乎被说服了。但还是面色凝重地问道:“需要我做些什么?”
山本一木目光坚定,站直了身子,声音沉稳地说道:“司令官阁下,我请求第六和第九旅团从正面牵制住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这样可以为我们的特战队提供宝贵的机会,在虎亭据点进行突袭,打破他们的防线,直接攻击他们的总部。”
筱冢义男抬头看着山本一木,眼中带着几分赞赏和信任,点头道:“好,就按你的计划执行。第六和第九旅团会全力配合你的行动。”
山本一木微微鞠躬,面带感激之色:“谢谢司令官您的支持。”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名鬼子士兵急匆匆地走进来,神情紧张地报告道:“报告将军,华北派遣军战地观摩团一行已经进入城内。”
筱冢义男闻言,神色一振,果断地结束了与山本一木的讨论,站起身来。他走到办公桌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帽子,然后戴上。
“既然已经授予山本君全权指挥,接下来的行动我将不再干预。不过,有一件事我需要问一下山本大佐。”
“请将军指示!”山本一木立即回应,神情专注。
“既然这次战地观摩团是由服部直臣将军率领,我想知道,山本君打算把这些最重要的观摩团成员安排在什么位置?”
山本一木沉稳地回答:“报告将军,我会安排他们跟随第四和第九旅团的机动部队。这是最安全的位置,同时也是最佳观战的位置。”
“很好!”筱冢义男满意地点点头,“那我们一起去迎接他们入城吧!”
在独立团的会议室里,楚云飞正与几位核心成员品茗交谈。
他以茶会友,实则是在考察这些战友的能力与见识。
“咱们楚团长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老赵是燕京大学的高才生,白部长自学成才,而我嘛,就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李云龙笑着打开了话题。
“哈哈,云龙兄真是幽默。”楚云飞对李云龙的直率表示赞赏,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赵兄,听说你在燕京大学深造过?”楚云飞转向赵刚,对他的背景感到好奇。
赵刚点了点头:“是的,我在燕京大学学习了几年,但算不上是优秀的学生。1935年,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我和同学们无法坐视不管,我们举行了抗议活动。可惜,当时的政府并不支持我们的行动,我也因此离开了学校。”
楚云飞感慨道:“赵兄,你本是文人,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投身军旅,真是我们的楷模啊。”
赵刚谦逊地回应:“过奖了,过奖了。楚团长您是黄埔五期的毕业生,前途无量,第二战区长官对您青睐有加,晋绥军恐怕只是您腾飞的一个起点。”
楚云飞心中暗自一惊,赵刚的洞察力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意识到,赵刚绝非等闲之辈,他的见解和判断力都显示出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
这个时候,白叶突然插话道:“只不过楚团长,对于你所说的战争是职业军人的事情这一观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一支军队需要有它的灵魂。至少,这支队伍中的每个人应该清楚他们为何而战。”
“三年前的忻口会战,虽然第二战区的指挥官在排兵布阵上大张旗鼓,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贵军热衷于打阵地战,缺乏主动出击的精神。在面对板垣师团时,几十万大军在初期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却全线转为守势。贵军的一些部队在与敌军接触后便溃不成军。”
“我曾见过一支军队,他们的武器装备极为简陋,几乎与贵军手中的装备相当。但他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拥有最强火力的军队。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他们仅穿单衣去埋伏敌人,用意志力对抗生命的极限。始终没有一人退缩,直到整支队伍在阵地上冻死。不知道云飞兄在面对这样一支队伍时,是否会有与之为敌的勇气?”
楚云飞沉思片刻,随后回答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种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不过,我认为战争不仅仅是意志的较量,战略和战术同样重要。仅有热血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在战术上也占据优势。”
一旁的李云龙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战争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的比拼。那支队伍之所以能让敌人感到恐惧,不只是因为他们的顽强,更因为他们的战术灵活,善于利用地形和时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精神和战术上都能超越敌人。”
楚云飞赞同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向这些真正的战士学习,不仅要有为国捐躯的决心,更要有灵活多变的战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赢每一场战斗。”
赵刚插话道:“确实,战争需要全方位的准备和应对。我们不仅要提升士兵的战斗意志,还要不断改进我们的战术和装备。这样,才能在面对强敌时立于不败之地。”
楚云飞深吸一口气,说道:“今天的谈话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只有将这些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支无坚不摧的队伍。”
“白部长,您所说的那支军队,真的存在吗?”尽管对白叶充满敬意,楚云飞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是的,我可以用我的名誉担保,这样一支队伍确实存在。”白叶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他们的敌人面对这样的情景,只能无奈地感叹,除非’神明亲自下凡参战,否则无人能敌。”
这番话让在场的三人陷入了沉思。楚云飞在心中默默思索,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样一支不败的军队,如果存在,那会是哪个国家的勇士。
李云龙和赵刚则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部队也拥有这样的不屈和力量。
为了缓和气氛,白叶继续说道:“我们不能说忻口之战和太原保卫战打得不英勇,虽然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让敌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至少证明了我们国家有愿意为国捐躯的英雄,而且彻底打破了敌人迅速征服的幻想。”
楚云飞点了点头,对白叶的保证表示认可,同时心中对于那支传说中的军队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李云龙和赵刚则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将自己的部队训练成能够与传说中的军队相媲美的铁军。
“白部长,您的话让我们深受启发。”楚云飞感慨道:“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军队,那么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没错!”李云龙接话道,“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不能退缩。我们要像那支传说中的军队一样,勇往直前,不畏强敌。”
赵刚补充道:“而且,我们要用智慧和勇气去战斗,不仅要有硬碰硬的勇气,还要有灵活机动的战术。这样,我们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白叶满意地听着三人的讨论,他知道,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但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战斗的坚定信念。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也是他愿意帮助他们的原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