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王钦若的底细
书名:老师,我要去大宋 分类:玄幻 作者:小团子茗钰 更新时间:2024-03-06 22:49:05
谁也不知道当朝的王钦若宰相祖籍哪里,只知道此人深受皇帝器重。
所以下边人都认为只要紧跟王钦若就能步步高升,但王钦若从不结党。这让真宗皇帝极为安心,很多事情特别是大事都会交由王钦若去办。
特别是这次。
对于曹太师,皇帝早就带着眼睛去看。还真让皇帝看出来点端倪,比如曹太师不近女色,还比如曹太师从不压榨下属,甚至还注意到曹太师从来不要官要爵,只是一心的想安享晚年,这太不符合一个皇亲国戚的做派了。
皇帝可不是个好干的职业,特别是真宗皇帝这样的,太祖皇帝可是有儿子的,那是他堂兄弟,按照老规矩,皇位应该是他那堂兄弟的,虽然封给人家个八千岁,却是比自己少了两千岁,真宗皇帝知道只要是做不成皇帝只有做死鬼一条路,所以他不得不严防死守。
国家机器可不是说着玩的,各种情报汇总之后有了明确的答案,曹太师是前敌遗老,现正密谋反宋一图复国,原本皇帝是要以雷霆之势一举拿下,可王钦若的建议是放长线再钓鱼,查清判党所有后再进行根除。
皇帝权衡之后做出决断,又和张启贤定下以密诏之事打草惊蛇,诱敌冒进,开始收网,这收网之人就是王钦若。
自古兵权就是皇权,调兵的兵符可不是随便赋予的,但是这次王钦若不光得到了兵符,还点拨了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御林军近卫营一起出发。
王钦若以前也得到过兵符,但总有督军同往,且精锐之师鲜有相随,这次不同,王钦若是一言九鼎,一人独大,手握先斩后奏之权,全军上下以王钦若马首是瞻。
真宗皇帝得到王钦若和曹太师交往甚密的信息后,心有点慌,信息的真实性一点也不用怀疑,那是自己大爷告诉他的。
赵恒再也没有那种娶不如浪,浪不如偷的心情,李才人去哪里了哪怕已经去死了也不管他的事,他现在要马上召回王钦若。
皇帝并没有乱了阵脚,回到大殿就宣布了两件事:
召回王钦若,
派兵围住王钦若府邸,抓捕王钦若家人。
很快第一个信息传回,王府没人。对,下人是有,但王钦若家人一个没有,全部随军出征了。
第二个信息看样子回不来了,几下折腾天已经亮了,浩浩荡荡的御林军已经开赴到曹县县城。
真宗皇帝第一次感觉到绝望,他隐隐猜测到,还有更大的阴谋等着自己,曹县在黄河边上,黄河过去就是拥有数十万铁骑的大辽国,真宗马上有个不好的预感,万一王钦若勾结大辽,这数万御林军可就是羊入虎口了,这是大宋的精锐!
曹太师,王宰相两人在一同布局,目标就是大宋的这数万精锐。
王钦若得到兵符后行动迅速,他是个潜伏很深的人,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他也不想告诉其他人,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报仇,杀父亡国之仇。
曹太师和他不同,曹太师要复国,要的是执掌天下的大权,一旦复国成功李唐后人哪里还有人能够管的住他。
王钦若要的是命。大宋的命,
王钦若第一个发现曹太师图谋不轨后,并没有向皇帝参奏,而是直接找到了曹太师。
知情不报也是大罪更何况王钦若的做法更是勾结乱党,曹太师也认可了王钦若的投名状,并为多了一个盟友兴奋,他不知道的是王钦若还有一个更大的伙伴,那就是大辽国的耶律楚材。
曹太师成了王钦若的棋子。
棋子总会被抛弃的,现在就是。
他需要曹太师这枚棋子替他拖延鞋时间。
事实上,曹太师也是这么做的,乱臣贼子有时候骨头还是硬的。
抓不到王钦若的家人,御林军很快就被派到曹太师府上,留守的御林军还不至于拉胯到攻不破曹太师府邸。
皇帝下场亲自审问了他的老丈人,但是碰了一鼻子灰,李唐后裔不是软骨头,被痛骂了了一通后,什么也没得到,于是曹太师就被关进了大牢。
曹太师和王钦若的谋划是盗取记录判党名单的密诏,而后联络他们,共同起事一举颠覆皇权,光复大唐。
曹太师为了取得密诏动用了多年经营下来的力量,如果密取不成就用明抢,济南府白家就是密取这一步的棋子。
而王钦若的计策则非常简单,带走大宋的命根子领来吃人的狼崽子,一路杀过来。
现在王钦若感觉到大功即将告成了,大宋的命根子被他带出来了,现在就等拔了张启贤这个绊脚石,开关放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