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九章 三发急速射

书名:抗战:我的武器强亿点点 分类:历史 作者:心心相印 更新时间:2025-02-13 15:47:02

换源:
 

  硝烟尚未散尽的鹰嘴崖上,邓宇蹲在装甲车残骸前,指尖反复摩挲着那些泛着奇异纹路的钢板。

远处庆功宴的喧闹声穿过松林传来,倒衬得这片焦土愈发寂静。

他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勾勒,钢笔画出的莱茵金属标志在泛黄纸页上张牙舞爪,显得格外醒目。

“这车装甲的镍铬合金含量至少15%。”

曾浩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军用水壶里的烧酒泼在装甲板上,腾起的白雾里泛着诡异的青蓝,“三九年鲁尔钢铁厂的货,比我们预估的提前了两年出现在华北战场。”

这句话让邓宇心中一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邓宇的钢笔尖在“1939”这个数字上洇出墨团,图纸空间在意识海里剧烈震荡,那张三号突击炮的蓝图正闪烁着警告性的红光。

80%精神力消耗意味着至少要昏睡三天,而现在他们连个安稳的栖身之所都没有,这让他感到一丝焦虑。

“老邓!”王铁锤的破锣嗓子惊飞了树梢的乌鸦,这个铁塔般的汉子扛着半扇装甲车门冲过来,“你要的替代钢材有眉目了!后山娘娘庙那口明朝铁钟,刘村长说能熔了!”

这个消息让邓宇眼前一亮。

当夜的山神庙灯火通明,十二名铁匠围着中央的土法炼钢炉,火光照得他们额头的汗珠如同滚动的铁水,场面异常热闹。

邓宇握着铁钳翻动通红的钟鼎残片,青铜与生铁在高温中交融出奇异的纹路。

“再加三铲木炭!”张铁匠抹着被烟熏红的眼睛吼道,“这老钟里头掺了锡,得把熔点压下来!”

李木匠带着徒弟们正在刨制枪托模具,忽然扔下刨子凑到邓宇跟前:“邓工,您说的那个枪管膛线......”

他在泥地上画出几道螺旋线,“用俺们雕花梨木的绞丝钻头成不成?”

邓宇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尝试。

凌晨时分,第一炉合金钢水浇进模具。

邓宇盯着怀表指针,在钢水将凝未凝时突然抄起铁钎:“快!现在刻膛线!”

二十几个工匠同时拉动缠绕着麻绳的木轮,铁钎在暗红的枪管坯料上犁出八条均匀的螺旋纹路,动作整齐划一。

三天后的试射场,陈排长端着新出炉的半自动步枪的手在发抖。

这杆融合了青铜钟、明朝铁和太行山硬木的怪物泛着青灰色冷光,枪托上还残留着半截“风调雨顺”的铭文。

“砰!”

“砰!砰!”

五发子弹在三百米外的杉树上凿出个规整的五瓣梅,震落的积雪扑簌簌盖住了弹孔,场面异常壮观。

整个山坳突然安静得能听见融雪渗入枪管的声音,直到周师爷的算盘珠子突然崩断两颗,打破了这份宁静。

“成了!”王猎户的吼声惊起满山寒鸦,但邓宇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刚才退壳时那声细微的滞涩,像根鱼刺卡在他的喉头。

他蹲下身,磁石在滚烫的弹壳上画出不规则的轨迹,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曾浩不知从哪摸出个放大镜,对着枪机闭锁处照了半天:“老邓,这闭锁面的公差......”

“比设计值大了0.2毫米。”

邓宇的钢笔在图纸上画出个血红圆圈,“手工锻打的极限。”

他转头望向正在欢呼的工匠们,那些布满老茧的手掌还在为刚才的五连发颤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山风卷着未燃尽的图纸掠过眼前,那张三号突击炮的蓝图在意识海里发出冷笑。

邓宇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为战士们打造出更好的武器。

周师爷带着二十几个妇人,正将缴获的缝纫机拆解成细小的弹簧钢片,动作熟练而迅速。

王猎户蹲在磨盘前,用祖传的狼牙箭头当刻刀,在淬火后的钢片上雕出螺旋纹路。

“成了!”李木匠突然从木工坊窜出来,怀里抱着个榫卯结构的木匣,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您说的那个双排弹匣,用老樟木做导轨,松脂当润滑......”

他颤抖着将十发子弹压进弹匣,黄铜弹壳与木纹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动,声音清脆而悦耳。

第二次试射定在子夜。

陈排长扣动扳机的瞬间,月光在改良后的枪机上折射出流水般的光泽。

五发子弹在雪地上犁出笔直的沟壑,退壳窗抛出的弹壳在空中划出完美的抛物线。

“供弹还是卡壳!”张铁匠突然指着第五发子弹的变形弹壳叫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邓宇的钢笔在图纸上画出个血红箭头,直指弹匣底部的弧形托弹板:“榉木的弹性系数不够,换竹片!”

当第三炉钢水浇进模具时,山神庙梁柱上挂满了测试用的竹制弹匣,随风轻轻摇曳。

曾浩举着火把贴近观察,突然伸手扯断自己中山装的铜纽扣:“老邓,用这个当托弹板轴承!”

十二颗铜纽扣在月光下闪着微光,被王铁锤一锤子砸成薄片,发出清脆的声响。

晨雾未散时,赵参谋带着测绘班出现在靶场,脚步声在寂静的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晰。

改良后的步枪连续打出三十发子弹,退壳窗抛出的弹壳在雪地上排成整齐的方阵。

周师爷颤抖着拨动算盘:“射速是汉阳造的五倍,有效射程多出八十丈!”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别高兴太早。”邓宇弯腰拾起一枚微微变形的弹壳,眉头微微皱起,“膛压还是偏高。”

他的目光扫过庙檐下那堆明朝铁钟残片,忽然抓起铁钳走向炼钢炉:“掺两成青铜,再加半筐核桃炭!”

武器作坊的青砖墙被硝烟熏得漆黑时,手榴弹试制也陷入了僵局。

孙医生捧着炸烂的松木试爆箱冲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沮丧:“黑火药的威力不够,三十步外连土墙都炸不穿!”

曾浩突然拍掉线装书上的蛛网,硝七硫二炭一,但得用陈年尿碱土提纯!

他转身冲向茅厕后的老墙根,铁锹刮下厚厚的白色结晶,动作利索而果断。

当夜的山涧成了临时化工厂,篝火映照着忙碌的身影。

十二口陶瓮架在篝火上,火光摇曳,妇人们用纺纱的筛子过滤硝土。

王猎户贡献出祖传的煅烧鹿角灰秘方,青白色的烟雾里飘着刺鼻的氨味,让人忍不住皱眉。

分层压制。

邓宇将混合好的炸药粉倒进竹筒,动作有条不紊,底层缓燃药,中层速爆药,引信用浸蜡的苎麻线。

他手指翻飞间,一枚带着木柄的土制手榴弹已初具雏形,显得格外醒目。

试爆场设在废弃的石灰窑。

赵参谋握着怀表的手在颤抖,当李木匠拉动引信绳时,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捂住了耳朵,屏息以待。

剧烈的震动让窑顶簌簌落灰,硝烟散尽后,三寸厚的青砖墙赫然炸出个八仙桌大小的缺口,场面震撼。

装药量减三成!邓宇抹去脸上的黑灰,改用薄陶罐当外壳,破片杀伤半径能扩大两倍!

他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闷雷般的炸响。

曾浩带人试制的迫击炮弹在河滩上炸出个深坑,场面惊心动魄。

铸铁水管的炮管还冒着青烟,钱老板捐赠的船用罗盘被改成了简易瞄准具,显得有些滑稽却又实用。

陈排长抱着头从弹坑里爬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未爆的铸铁弹体,一脸无奈:他娘的,哑火率太高!

尾翼设计有问题。邓宇用树枝在河滩上画出空气动力学曲线,耐心解释,把六片式尾翼改成三片流线型,用老式折扇的竹骨做支架。

他的目光突然落在孙医生晾晒的草药上,灵光一闪,硫磺提纯!弹体引信需要更稳定的击发药!

三天后的校场,十二门形似树桩的迫击炮排成阵列,场面壮观。

王铁锤扛着石磨走来,大声说道:您要的膛线刻好了!

被改装成拉刀的狼牙箭在铸铁炮管内壁犁出螺旋纹路。

试射的炮弹带着尖啸划破夜空,在八百米外的山崖上炸出耀眼的火团。

赵参谋的测绘尺啪嗒掉在地上,一脸震惊:射程超三里,散布面不过八丈!

周师爷的算盘珠又崩飞两颗,这次他笑得像个孩子,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山神庙时,邓宇正在给新兵演示战术动作,动作干净利落。

他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喷吐火舌,三十米外的十个陶罐应声而碎,场面惊心动魄。

王猎户突然从掩体后跃出,两枚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将模拟的日军机枪阵地炸成火海,场面异常激烈。

三发急速射!陈排长的吼声震落松枝积雪,六门迫击炮同时轰鸣,声势震天。远处山坡上用石灰画的太阳旗顿时被硝烟淹没。

训练间隙,曾浩蹲在弹药箱前调配新型发烟弹。

他用捣药杵将雄黄和硝石研磨成粉,忽然抬头望向东南方,若有所思:老邓,你说小鬼子现在吃早饭用的饭盒...

他蘸着药粉在箱盖上画出个带凹槽的金属圆筒,能不能改造成枪榴弹?

邓宇的钢笔停在训练大纲上,笔尖的墨汁在步炮协同战术几个字下晕开墨团,显得有些凌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