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全歼第六师团!世界为之震动!(求鲜花,求数据)
书名: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 分类:历史 作者:书生意气斩... 更新时间:2025-04-17 13:09:57
北平城中,29军军部内,气氛凝重而又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
军长宋折元紧握着那份刚从前线传来的捷报,双手微微颤抖,目光在纸面上反复扫视,似乎仍不敢相信眼前的战绩。
良久,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光芒闪耀,对着一众参谋军官大声说道:“宋卫国,好样的!不愧是我儿子!他这一仗,打出了咱29军的威风,打出了我们龙国人的骨气!”
参谋们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振奋之色。
一位年轻参谋忍不住接话道:“军长,这一战可真是太解气了!独立师以雷霆之势全歼日军第六师团,还击毙了坂本政右卫门中将,缴获师团旗,这在以往与日寇的交锋中可不多见啊。如今,这消息怕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华夏大地了。”
与此同时,远在山西的阎西山,正坐在他那宽敞却略显阴沉的府邸中,听着手下副官汇报此事。
阎西山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这个宋卫国,不简单呐。咱在这乱世之中摸爬滚打多年,见过的能人不少,可像他这般有勇有谋,还能打出这般漂亮仗的,着实不多。29军有此良将,往后怕是要在抗日战场上大放异彩咯。”
副官在一旁附和道:“司令所言极是,听闻这宋卫国的部队装备精良,战术运用更是出神入化,此战过后,各方势力怕是都得重新掂量掂量了。”
而在广西,白崇希刚结束一场军事会议,听闻副官说起宋卫国独立师的壮举,眼中闪过一丝异彩,随即快步走到地图前,端详片刻后说道:“日军第六师团,那可是他们的精锐之师,在咱中华大地上犯下累累罪行。宋卫国能将其全歼,不单单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给全国军民打了一剂强心针啊!咱广西子弟,若能效仿此等英雄作为,何愁日寇不灭?”
周围的军官们闻言,皆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向29军学习。
此时,金陵城内,光头正在总统府中为围剿洪军的战事愁眉不展,秘书匆匆入内,将宋卫国独立师的战报呈上。
光头接过战报,起初眉头皱得更紧,似是对这支非嫡系部队的突出表现有些复杂情绪,但看着看着,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脱口而出:“娘希匹,这宋卫国倒真是个人才!在这抗日的节骨眼上,能打出这般战果,对民心士气大有裨益。”
转而对旁边的陈诚说道:“去,给我密切关注这支独立师,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将来在抗日大局上,他们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报纸杂志纷纷加印特刊,头版头条无一不是宋卫国独立师的辉煌战绩。
街头巷尾,民众们围聚在一起,争相传阅报纸,议论声此起彼伏。
“你们看呐,这宋卫国简直就是天兵下凡!带着部队把小鬼子的精锐师团打得落花流水,这下可算出了咱老百姓的一口恶气。”一位老者激动得眼眶泛红,手中的拐杖不住地敲击地面。
“是啊,咱以前老是受小鬼子的窝囊气,这下可好,有这样的英雄部队,咱看到希望了!我家那小子成天嚷嚷着要去参军报国,我正寻思着把他送到哪儿去,这下不用愁了,就奔着宋卫国的独立师!”一位中年汉子挥舞着手臂,满脸的豪情壮志。
校园里,爱国青年和学生们更是热血沸腾。
教室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学长,我听闻宋卫国独立师装备先进,战术新颖,咱们学了这么多知识,要是能加入他们,定能为抗击日寇贡献更大的力量!”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学生目光炯炯地说道。
“没错!国难当头,正需吾辈挺身而出。我已决定,近日便启程前往29军,投到宋将军麾下。咱们不能只在书斋里空喊口号,要像宋将军一样,拿起武器,把小鬼子赶出中国!”一位清北的学长站起身来,握拳表态。
欧美各地,主流杂志的报道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泰晤士报》的评论文章写道:“在遥远的东方战场,宋卫国宛如一颗崛起的军事新星,他以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果敢的作战风格,带领部队创造了奇迹,仿若东方的拿破仑,改写着战争的格局。”
美丽国的《时代周刊》也刊登大幅照片,配文称赞:“宋卫国的独立师,给陷入困境的中国抗战注入了强大动力,他们用行动证明,东方勇士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家园。”
然而,在倭国东京,舔黄听闻此事后,脸色铁青,拍案而起:“八嘎!一个小小的支那师长,竟敢如此挑衅小鬼子帝国的威严,绝不能容忍!传朕旨意,务必集结优势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将宋卫国及其独立师彻底剿灭,以儆效尤!”
日军大本营内,将领们纷纷低头领命,虽心中对宋卫国的军事才能有所忌惮,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谋划新一轮的攻势。
在日本国内的舆论界,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部分有识之士在私下议论:“这场惨败,是否该让我们重新审视对华战略?宋卫国的部队展现出的战斗力超乎想象,一味地强硬进攻,恐怕只会让帝国陷入更深的泥沼。”
但这些声音很快被军国主义的狂热浪潮所淹没,日本军方依旧一意孤行,调兵遣将,准备对宋卫国的独立师展开疯狂报复。
回到29军驻地,宋卫国望着营地中士气高昂、不断有热血青年前来报名参军的景象,心中既感欣慰,又深知重任在肩。
他召集麾下军官,神色凝重地说道:“兄弟们,咱们这一战打出了名堂,可也捅了马蜂窝。小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必是狂风暴雨般的反扑。但咱不怕,只要咱团结一心,凭借着这股子热血和斗志,定能守土卫国,让小鬼子有来无回!”
军官们齐声高呼:“愿随将军,死战到底!”
各地军阀大佬们虽立场各异,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也纷纷暗中思量着如何与29军协同作战,共御外敌。
一场更大规模的抗日风云,正在华夏大地徐徐拉开帷幕,而宋卫国与他的独立师,已然站在了风暴的中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