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求收藏!)
书名:抗鹰:立国之战,这是我们的战争 分类:历史 作者:鸿泪 更新时间:2024-12-26 00:00:33
五连,被命令担任飞虎山主峰的正面防御,无令不得后退。
1950年11月5日拂晓,负责飞虎山正面坚守的五连,因为缺少工具,连同连长在内,几乎所有人的手都已经挖出血了,甚至有些战士因为一整天没吃东西,手抖得连刺刀都拿不起来。
二营当然也知道五连的难处,但飞虎山不只有主峰,主峰的旁边还有月峰山,龙登里、龙浦里、侠下战重要位置需要分兵把守,这些个地方但凡漏了一处,在飞虎山防守的五连的压力将剧增。
于是,为了减轻防御部队的压力,二营在分兵防守的同时,营长又命令手下仅能调动的四连去夜袭飞虎山和月峰山下的敌军营地。
天色还黑着,离天亮已经不足两个小时,留给二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四连连长梁东杰,此时他已经带着手下一百多名战士,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敌人驻扎的一个村子附近。
爬上一个高地拿着望远镜观察,村子内灯火明亮,其情况看得非常清楚。
敌人的防卫还是一如既往的松懈,村道上几乎没有安排值班的巡逻队,且只有入村口有所防备,做了环形的掩体,掩体内有四名士兵,还有架设有一挺重机枪。
此外,村子还架了一个大概有三米高的瞭望塔,塔上有值班人员,也有探照灯,时不时明亮的光柱就会扫过村子前的空地。
“连长,有什么想法吗?”一旁的指导员林诚问道。
“敌人虽然防备松懈,但我们也不可能正面偷袭,一个连就算分成几十个战斗小组,目标也太大了,探照灯很容易就能照到我们!”
“一旦我们暴露了,这伪军就算再怎么蠢,他们手上的子弹也是不长眼的!”
梁东杰说道。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诚问道,同时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现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给我们完成任务的时间非常紧张啊!”
“不着急,时间是够的!”梁东杰冷静地安慰道,然后就抬手指着远处的村子,“老林,你有没有发现,越往西,敌人营地的灯光就越暗,敌人似乎都把警戒的力量放在了我们的正面,为什么?”
“按照最新的敌情通报,现在价川和军隅里都集结了敌人的大量部队,所以敌人认为后顾无忧,才敢把所有的警戒力量都放在了正面。”
“没错,你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梁东杰点了点头,“入朝以来,敌人是什么尿性我们基本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敌人后防空虚,是大概率的事情。”
“那你打算怎么做?”林诚问。
“我的想法是……调虎离山。”
“怎么说?”
“来,你看看,就在村口的地方,敌人是不是集结了大量的卡车,并且卡车的屁股后头还拉着东西?”梁东杰指了着一个方向,问道。
“没错,刚才我也看到了!”林诚答道,“虽然离得远看不太清,并且还蒙了雨布,但那卡车后头,大概离拉的就是敌人的火炮!”
“离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最近的,是月峰山,我猜敌人在我们攻占领飞虎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白天的反击了。”梁东杰说道,“那既然如此,现在敌人已经把火炮挂在了卡车上,那火炮的口粮,也必定已经装上车了。”
“你这是想打敌人弹药的主意?!”林诚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家连长想做什么。
“我打算把炮排和一个班的战士都放在正面,然后我们带着剩余的人绕到敌人的侧后,以多个方向,趁夜对敌营地进行偷袭!”梁东杰简单地讲了一下自己的作战想法。
“但正面一个班的兵力佯攻,是不是少了点啊?”林诚在心中想了想,然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算有炮排的掩护,但一个班的火力终究还是太少了,可能不足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并且还有一点,如果我们从侧后攻击,想要冲到敌人卡车集结地就要穿过大半个村子,这万一要冲不过去,反而很容易把部队给陷进去。”
“不,老林!你没有完全理解我刚才所讲的,我的意思是,正面进攻的这一个班才是主攻,我们才是佯攻!”梁东杰摆了摆手,纠正了指导员的说法。
“你的意思是,大部队负责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用一个班的力量猛插敌人营地,以最快时间将敌人的火炮和炮弹炸毁?”林诚这才反应过来。
“嗯,没错!”梁东杰点了点头,“我们带着连里的大部分力量,绕敌侧后,声势搞得越大越好,尽可能地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放在正面那一个班的力量,找准时机进行突击,同时炮排予以掩护。”
“只要成功地炸毁敌人的火炮和弹药,特别是火炮,我们就能够给防守飞虎山、月峰山的兄弟部队争取最起码两天以上的时间。”
“即使敌人有飞机,但没有炮火掩护,敌人的步兵就很难上的去。”
梁东杰的想法就是在利用人的一个惯性心理。
通常来讲,两军对垒,都肯定会把主要力量放在正面,而用小部分力量侧面佯攻或骚扰,为正面的主要力量提供辅助。
但ZG有句老话说的好,兵无常法,水无常形,打仗这玩意儿实际上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精细活儿,一支军队的战术战法如果一直停滞不前,呆滞呆板,那他不可能为长胜之军。
例如GMD军队就是如此……
“那既然这样,我同意!”
林诚在心中思考了几秒钟,认为连长所提的这个战法可行性非常高,于是立马点头赞成了。
“不过连长,你打算让哪个班做主攻?”
“就让刘老爹那个班去吧,他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做事果断,手下的兵也是被他培养得个顶个的,他去执行这个任务,合适……”
于是乎,在梁东杰的安排下,四连兵分两路。
四连三排三班以及炮排留在正面见机行事,炸毁敌人武器弹药,其余人借着夜色进行迂回,从侧后猛攻敌人营地。
刘柳杨,三排三班班长,一名将近五十岁的老战士,因为在出生时,老家家门前的两棵柳树和杨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所以家里人给他起了这个名字。
刘柳杨在部队资格非常老,自打抗战时期就是班长,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不少优秀的战斗骨干,甚至现在有不少连长级别的都得称呼他一声老班长。
老班长的历史非常丰富,曾两次退伍还乡……
一次是在抗战结束后不久,刘柳杨见日本鬼子投降了,心里想着终于不用打仗了,于是就向上级打了报告,打算回家赡养老父老母。
当时上级考虑其年纪较大,也应顺同意了。
只不过没曾想,小鬼子投降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GMD就挑起了内战。
刘柳杨在家待不住了,于是在安顿好父母后,又跑回了部队,直到跟随部队解放了桂省的静江后,才又离开部队返回家乡。
而在返回家乡后,他就一心种地,他认为新ZG已经成立了,国家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仗可打了。
但只可惜,又一次!
他在老家务农时突然就得知了美国人侵犯我国东北,打死打伤了不少人的消息。
而看着那满大街的“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横幅,还有听着那响亮“反帝”口号,直觉告诉他,又要打仗了,并且这仗很可能小不了!
就是这次不是ZG人打ZG人,而是有外敌不想新ZG安生。
于是乎,再一次,刘柳杨主动返回了部队,然后一路跟随远离家乡,来到了朝鲜。
看着连长带着大部队远去消失在黑暗里,刘杨柳立即召集手下的所有人,还有炮排排长王友胜,来商量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只见他用粗糙异常的的手捡起了四块石头在地上摆阵……
“我们班连我在内,刚好12个人,就分成四个战斗小组!”
“雷太安、谷雨、孙天云,我任命你们三个为战斗小组的组长,你们各自带两个人。”
“敌人驻扎的村子前,有一片草地,我们待会就埋伏在那里,你们三个都务必要竖起耳朵,只要我这里枪一响,所有人就以最快速度直接往村子里扎。”
说完,冷峻又颇具威严的目光又投向了一旁的炮排排长王友胜。
“老班长,有什么吩咐你尽管说,我炮排绝对照办!”
都还没等刘老爹开口,王友胜就首先表决心了。
虽然表面上看,在场他的职务是最高的,但他可知道,眼前这个满脸沧桑的老兵资格到底有多老,可能也就比那些曾经戴红星帽子的人差一点,平日不打仗时就算是连长都得警他三分。
甚至在离开前,指导员还特意和他说了一句:“一切要以刘班长的命令为主。”
所以,就算他是炮排排长,是部队里的宝贝疙瘩,但在刘柳杨面前,他可不敢装犊子。
否则,一旦让连长知道了,肯定得有他一阵好受……
(麻烦喜欢这本书的朋友点个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求收藏!感谢大家多多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