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全歼三浦里伪军,飞虎山侦查(求收藏)
书名:抗鹰:立国之战,这是我们的战争 分类:历史 作者:鸿泪 更新时间:2024-12-26 00:00:33
冲到高地上,胡路生猛地一跃,整个人直接就跃进了敌人的堑壕中,手中的冲锋枪首先就朝着不远处还在对着山下开枪,丝毫没发现自己阵地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的一群南朝鲜士兵开火。
哒!哒!!哒!!!
一连串子弹打过去,几名南朝鲜士兵瞬间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倒下,毫无生息,估计是连疼痛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子弹打死了。
胡路生作为连长第一个冲上了高地,这直接让整个九连士气猛然打大涨。
刹那间,九连的战士就像一把利刃一样,猛冲猛打地硬生生地将敌人阵地有撕开了好几个口子。
而这一下子,整个三浦里高地的敌人阵地防线就像雪崩一样,开始迅速崩溃。
而实事上,敌人的这种迅速溃败,胡路生在战前就已经预料到了,否则他绝对不会采用这种全连冲锋的战法在山地打仰攻的。
此前在熙川与球场的战斗中,虽然部队并没有真真正正地与南朝鲜军正面交过手,但好歹也进行过一定的接触,已经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
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接触下来,基本可以得知南朝鲜军有几个特点,那就是:武器精良,但战斗意志极弱,甚至比以前GMD抓的壮丁战斗意志还弱,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此外,其组织度也非常低,士兵素质也总体较差,战术呆板,但逃起跑来却是一把好手。
所以,基于以上特点,从志愿军的角度看,至少目前他们所接触过的南朝鲜伪军,他们可以认为对方都不算是一支军队,更像是一群拿着强大武器的乌合之众。
也因此,胡路生才敢那么大胆地将整个九连给一次性压上去,否则如果换做是从来没接触过的美军,他绝对会打得谨慎得多。
事实上,南朝鲜军也并非是所有部队的战斗力都如此羸弱,只不过那部分较强的终究是少数,38军始终没机会碰上。
而之所以现在的南朝鲜军战斗力会如此之弱,其有多种因素存在。
朝鲜内战爆发以前,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当时的朝鲜政局日益动荡,左右两翼可以说是全方面地针锋相对,几乎都是一副不整死对方誓不罢休的态势。
早在1948年10月,朝鲜就曾经爆发过一次“丽水事变”。
当时主要由朝鲜左翼士兵和民间人士组成的朝鲜国防警备队第14联队,因为其长期对政府和警察有敌对情绪,同时又因为全罗南道东部地区,军警冲突频繁发生,更加剧了滋长了这种负面情绪。
?于是,随着丽水和顺天地区的政治局势紧张不断加剧,右翼和左翼派系之间的冲突也随之升级,左翼市民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爆发,最终于1948年10月19日,14联队突然发起起义?。
当时,驻扎在丽水的国防警备队第14联队发生叛乱,占据了全罗南道东部的6个军事据点,但随后不久,当地的右翼政府就迅速反应,派遣大量军队进行镇压,仅用一周时间收复了全域。
而在整个兵变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造成了至少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00亿元以上。
而也是由于此次兵变,南朝鲜派系军队借此机会实行了一次大清洗:
将军队内部一些中立和与左翼有接触的进步军官驱逐出军队或排挤,直接导致了军队中有15%的基层军官流失,基层和有经验的军官的缺失让部队战斗力直线下滑。
此外,由于14联队中存在有大量学生,因而也造成右翼当局对学生群体很是警惕,继而又是在学校中实施大清洗,许多学生被捕下狱,甚至被迫远走朝鲜,一时间人心惶惶。而这种做法直接就导致了在朝鲜内战爆发后,本来以学生为主体的士兵纷纷逃兵役或在战场上出工不出力。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韩军的框架和班底主要来自于警备部队,这些部队是在日本建立的傀儡警察部队基础上改编的,同时作为美国的附庸,南朝鲜军队获得的美国的军事援助始终有限。
于是乎,以上种种,最终就导致了整个南朝鲜军战斗力低下的这个结果……
三浦里高地上。
经过一番激战,高燃的战火逐渐平静下来,红旗飘扬,九连正在打扫战场。
和此前预估的有些不同,高地上的敌人其实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这让九连的一众指战员们最终是花了一些力气才将高地上的敌人全部歼灭。
“连长,确定了,没有活的。这弟兄们入朝以来,心里的这股闷气憋到现在,这次好不容易放开手脚干一场,所以刚刚的战斗没一个留手的,都往死里打。”
副连长黄柏平走过来报告说道。
“嗯,没俘虏也好,也省的老子还得伺候这帮累赘!”胡路生坐在一块石头说着,然后就将手中还剩半截的香烟抵了过去,问道,“部队伤亡情况怎么样?”
“伤亡不大,牺牲了七名战士,还有两名重伤员。”黄柏平接过香烟,毫不嫌弃地抽了几口,“这伪军不怎么经打,枪口对枪口时还好,一旦近身,他狗日的腿就像打摆子似的。”
“我冲上高地的时候,迎面就碰到了两个伪军士兵,那俩家伙手上都有枪,我一个人就吓得他们在原地动都不敢动,你就说就算是抗战时候的伪军,也没见孬成这样的。”
“就是不知道这美国佬也是不是和这伪军一样好打,说实话老子还真瞧不上这些给美国佬当狗的伪军,也就给老子过过手瘾!”胡路生在地上站了起来,“让战士们手脚都快点,刚刚营部的通讯员跑过来说,营长已经带着其他几个连先走了,让我们后面再跟上。”
“尽快打扫好战场,把能拿的东西都拿了,有吃的揣兜里路上吃。别一会儿前面的七连和八连他们碰到美国人干起来了,我们没赶上趟!”
“好,我让战士们都加快一下速度!”黄柏平将手中的烟抽尽,回答道,然后就把烟头往地上一甩,转身就去传达命令去了。
1950年11月3日,志愿军第38军113师第338团,在担任迂回任务的过程中,在三浦里地区遭遇遇南朝鲜军1个加强连阻击,第338团前锋第9连以果敢勇猛的动作向敌发起冲击,创造了以1个连全歼南朝鲜军1个加强连的战例,受到志愿军司令部通报表扬。
不过与此同时,战局也开始快速发生变化。
在战线左翼配属第38军的第42军第125师攻占德川,成功切断了东西线敌军的联系,并与隔绝敌后的朝鲜人民军第4、第7师会合;
战线右翼的第66军也于4日进到宣川、定州、龟城之间地区,第50军前出到铁山、车辇馆、古军营洞。
1950年11月4日拂晓4时,第335团满身泥泞,冒着大雨终于冲到了军隅里附近,并准备向飞虎山发起进攻。
因为情况不明,335团决定让麾下二营担任主攻,其余两个营绕敌侧后,随时准备支援。
只不过在此之前,33团必须要对飞虎山的地形进行侦查。
4日黎明时分,随着天色渐沉,阴冷的气息再次弥漫。
335团侦查一班班长葛三宝,他已经一个人来了飞虎山的山脚下。
他这次的任务,就是帮助进攻部队摸清楚进攻路线,好让部队在进攻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敌人的防线。
按照正常逻辑,野战攻山,特别是对那些地势比较险峻的山峰,最好最快的进攻路线就是在山脊处。
于是,趁着现在天还未完全黑下来,还能勉强看得见东西,葛三宝身上套着伪装,独自一人就顺着飞虎山的山脊一点点地往上爬去。
只不过刚爬到一半,到山腰处的位置的时候,他突然就发现了异常。
刚刚葛三宝感觉自己的手按到地面时是非常松软的,即使下过大雨,也绝对不应该有这种手感。
于是,他立马抓了一把地面上的泥土感受了一下,松软的黑土夹杂着大小不一的石子,一阵冰凉湿润的感觉。
“新土,敌人曾经在这里进行过土工作业?!”
葛三宝立马就意识到,自己脚下的这些泥土是刚刚被翻出来不久的新土,这很明显是曾经有人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土工作业,否则不会堆得满地都是。
难道敌人已经预料到了他们可能会顺着山脊线发起进攻,所以才在这里设了陷阱?!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这个猜测在葛三宝脑中一闪而过,但他又不敢立马下结论,因为他带回去的每一条情报,都关系着全团2000多号人的性命。
于是,他立马从大腿间抽出刺刀,然后整个人趴在地上,开始一点点地匍匐前进,同时刺刀不停地往身前的土地上扎去。
他这是想找敌人埋设的地雷。
只不过,爬了一会儿,地雷没找着,倒是先碰上了两道铁丝网。
葛三宝对此并没有感到意外,掏出工具就把铁丝网剪开了一个口子,继续往前。
而在跨过了铁丝网后不久,可能也就不到5米的距离,他突然就感觉到一股坚硬异常的阻滞感从手上的刺刀传来,同时还伴随着一道沉闷的金属摩擦声。
葛三宝顿时感觉一股寒气从后背上往上蹿。
他收起刺刀,小心翼翼地扒开泥土,果然一个金属圆形物就暴露了出来,这是敌人埋设的地雷。
(麻烦喜欢这本书的朋友点个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求收藏!感谢大家多多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