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全技术精通?抵得上数百万军队的人才!
书名:抗鹰:拒鹰酱授勋,我成接班人? 分类:都市 作者:长华本本天... 更新时间:2025-04-10 20:17:24
奉天省府会议室内。
苏晨缓缓走进来,站在长条会议桌的一端,目光扫过众人。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第一步,要制造的,是米格-15!”
如同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整个会议室瞬间被引爆。
李云龙猛地抬起头,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叼在嘴角的烟卷差点掉下来。
孔捷身体前倾,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副省总周兴华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惊愕。
其余干部更是面面相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米格-15。
这个代号,在座的军方将领并不陌生。
那是北方邻居压箱底的宝贝。
据传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
其性能足以让任何对手胆寒。
然而,这款飞机的具体设计,一直是最高机密,被邻居捂得严严实实。
别说图纸,连稍微详细一点的性能数据都难以搞到。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位年轻的苏省总,一开口就要造这个。
这个技术难度,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登天或许还有个盼头,造米格-15,在他们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谭。
他们甚至连米格-15的设计原理都没听过。
李云龙第一个沉不住气,粗犷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腔调。
“苏省总,你没搞错吧?米格-15?那玩意儿……咱们连根毛都没见过!”
孔捷也跟着开口,语气相对克制,但质疑显而易见。
“苏省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米格-15的技术难度,恐怕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现在的工业基础……”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他们的工业基础很弱。
造步枪都磕磕绊绊,更何况是结构复杂、材料要求苛刻的喷气式战斗机。
周兴华看着苏晨,内心翻江倒海。
他知道苏晨有能力,有战略眼光,但这个目标,实在太……太超前了。
然而,更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苏晨没有过多解释。
他只是平静地弯腰,从脚边一个看似普通的黑色手提箱里,取出厚厚一摞文件。
“啪!”
他将文件重重拍在会议桌上。
那是一叠叠蓝色的图纸,上面绘制着密密麻麻的线条,标注着各种看不懂的符号和俄文字母。
图纸的封面,清晰地印着几个大字:МиГ-15。
“这是完整的米格-15设计图纸,包括所有零部件加工图、材料配方、工艺流程。”
苏晨的声音依旧平静。
仿佛他拿出的不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顶尖战机图纸,而是一份普通的报告。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李云龙和孔捷几乎是同时凑了过去,眼睛死死盯着那些图纸。
他们看不懂复杂的工程细节,但能认出飞机的大致轮廓,能感受到图纸所蕴含的精密与复杂。
周兴华也凑近了,他的手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他能看懂一些俄文标注,越看越心惊。
这……这真的是米格-15的全套图纸!
它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中盘旋,但没人问出口。
苏晨挺直了身躯,目光锐利如刀,扫过众人震惊的脸庞。
“所有的技术难题,包括材料冶炼、精密加工、发动机制造、系统整合,全都由我来解决!”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带着一种碾压一切的强大自信。
“你们只需要负责一件事——建设!”
“按照我的要求,把工厂建起来!把工人组织起来!把资源调配到位!”
如果说拿出图纸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那么这句话,无异于引爆了一颗核弹。
李云龙,孔捷,周兴华,还有在场的所有干部,都用一种近乎呆滞,甚至带着点看怪物似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好家伙!
这口气也太大了吧!
解决所有技术难题?
就是神仙来了,也不敢这么说吧?
在座的都是打仗,搞建设的老手,深知工业化的艰难。
别说从无到有造喷气式飞机,就是仿制一把性能可靠的步枪,都需要无数技术人员,工程师夜以继日的努力,克服数不清的难关。
一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
现在,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轻描淡写地说,他一个人,能解决所有技术难题?
从冶金到加工,从发动机到航电?
这怎么可能?
这完全违背了他们几十年积累的常识和经验。
周兴华感到一阵眩晕。
匪夷所思。
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全才吗?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他的价值,恐怕比几百万军队还要珍贵。
如果……是真的呢?
一个念头突然闯入周兴华的脑海。
他想起了之前在一些外文报纸上看到的消息。
那些白头鹰的高层,似乎对这位新上任的苏省总评价并不高。
虽然承认他是一位厉害的战略家,但字里行间总带着一种轻视。
甚至有高官在公开场合调侃,说苏晨永远只是一个黄种人,就像黑人一样,肤色是他无法摆脱的原罪和缺陷。
当时周兴华只觉得是西方固有的傲慢与偏见。
但现在看来……
如果苏晨说的是真的,那么那些白头鹰的高层,究竟是何等的愚蠢?还是何等的傲慢?
他们难道就没发现,自己放走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存在吗?
还是说,苏晨隐藏得太深,连白头鹰的情报机构都被蒙在鼓里?
周兴华想不明白。
但他隐隐感觉到,一个巨大的机遇,或许正摆在他们面前。
一个足以让新兔子一步登天,改变国运的机遇。
会议在一种极其震撼,夹杂着难以置信与隐隐期待的复杂氛围中继续。
苏晨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
他摊开一张奉天省的地图,手指在上面点点画画。
“第一批,优先建设四个核心工厂。”
“第一,大型冶金联合工厂。我们需要特种钢材,需要高温合金,这是制造飞机骨架和发动机的基础。”
“第二,电子管工厂。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晶体管,但现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电子管来制造基础的通讯和雷达设备。”
“第三,综合化工工厂。航空煤油、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炸药……这些都离不开化工支持。”
“第四,也是重中之重,大型火力发电厂。没有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一切都是空谈。”
会议室内的气氛,却在苏晨条理清晰的规划和那股强大的自信感染下,悄然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震惊和怀疑,逐渐被一种震撼,和满眼的干劲取代。
他们都看到了一个可能。
一个让积贫积弱的国家,在最短时间内拥有强大空中力量的可能。
为了这个可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值得他们赌上一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