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亩产八百斤的改良小麦,先进的米格-15!【求数据】
书名:抗鹰:拒鹰酱授勋,我成接班人? 分类:都市 作者:长华本本天... 更新时间:2025-04-10 20:17:24
辽省奉天城内。
李云龙孔捷周兴华等人簇拥着苏晨。
一行人朝着省府的方向走去。
与李云龙他们略显急切的步伐不同。
苏晨的脚步却有意放缓。
他的目光没有直视前方宏伟的省府大楼。
反而不断扫视着街道两旁。
他在仔细观察。
观察这座刚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的城市。
观察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
对于苏晨而言。
这个时代既陌生又带着一种奇异的熟悉感。
他出生在未来的那个繁华的华夏。
又在这个世界的白头鹰,度过了漫长的十年。
1949年的这片土地。
他渴望亲眼见证。
街道两侧的建筑。
不少墙体上还残留着弹孔的痕迹。
那是战争留下的无法磨灭的印记。
路边的行人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们的脸上普遍带着菜色。
身形显得有些消瘦。
身上的衣物也多是陈旧单薄的。
补丁叠着补丁。
然而。
当这些行人的目光偶尔与苏晨一行人相遇时。
眼中流露出的并非麻木。
而是一种混杂着尊敬与好奇的神采。
苏晨的脚步停了下来。
看向身旁的副省总周兴华。
“周同志今年的收成情况如何”
周兴华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
他轻轻叹了口气。
眉宇间染上了一丝忧虑。
他点了点头。
声音低沉了几分。
“苏省总您有所不知啊”
“今年的天时实在不好”
“冷得太早了”
“霜冻来得又急又猛”
“很多地方的庄稼都遭了灾减产严重”
“现在大家伙儿能勉强填饱肚子维持个温饱”
“就已经算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周兴华停顿了一下。
语气里的担忧更重了。
他看了一眼四周。
压低了声音补充道。
“这城里的情况相对还算好一些”
“有国家的调配和救济”
“郊外那些村子里的农民兄弟们”
“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缺衣少食是普遍现象啊”
苏晨静静地听着。
周兴华的话语印证了他之前的观察。
也让他心中的某个念头愈发坚定。
他知道自己掌握着什么。
那些来自未来的知识与技术。
在他的那座神秘的技术仓库里。
静静躺着的。
不仅仅是各种超越时代的军备图纸。
还有堆积如山的民生科技资料。
更有一些足以改变世界的珍贵样品。
比如能够大幅度提高土壤肥力。
让贫瘠土地焕发生机的合成化肥配方与工艺。
比如经过基因优化。
抗病抗寒且亩产潜力高达八百公斤的小麦种子。
八百公斤。
这是一个在这个时代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数字。
要知道。
即便在苏晨曾经生活的那个现代。
亩产达到这个水平的小麦品种。
也需要顶尖的农业技术和极其优越的条件才能实现少数记录。
更颠覆一些的粮食技术,就是利用充足的电力。
通过生物酶催化直接合成淀粉。
以及其他的那些技术。
任何一项拿出来,都超出了人们最大胆的想象。
如果。
如果这些技术能够顺利落地。
能够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
那么困扰这片土地千百年的粮食问题。
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甚至解决。
就在苏晨思绪翻涌之际。
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路边的一个小摊。
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小贩正在瑟缩着叫卖报纸。
苏晨迈步走了过去。
周围的警卫人员下意识想要跟上。
被他用眼神制止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币。
买下了一份当天的报纸。
小贩接过钱。
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苏晨展开报纸。
头版头条的位置。
一行粗黑醒目的标题。
如同重锤般敲击着他的视觉神经。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这八个大字。
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
在后世的网络上。
这句话常常被断章取义地当作一种调侃。
一种过度警惕的象征,甚至是个笑话。
然而。
在此时此刻。
在这个刚刚迎来和平曙光却又危机四伏的年代。
这种威胁,却是实实在在,让人彻夜难眠的危机!
苏晨比任何人都清楚。
就在此时。
得到白头鹰暗中支持甚至直接援助的果党残余势力。
并未彻底死心。
他们的飞机。
依旧在东南沿海的上空盘旋。
不断对魔都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着破坏性的轰炸。
百废待兴的土地。
没有强大的国防。
没有制空权。
一切发展建设都只是空中楼阁。
随时可能被敌人摧毁。
苏晨的目光变得无比凝重。
想要守护这片土地。
想要保护这里的人民。
仅仅依靠一支能征善战的陆军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迫切需要一支能够翱翔蓝天。
将敌人阻挡在国门之外的强大空军。
很快。
一款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战斗机数据。
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米格-15。
这款在未来几年的半岛战场上。
打出了赫赫威名。
被誉为“喷气时代空中王牌”的战斗机。
其优异的性能。
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
绝对是世界顶尖水准。
足以抗衡甚至压制白头鹰当时的主力战机。
拥有它。
就意味着拥有了初步的空中防御能力。
拥有了保卫领空的基本底气。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