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1章 新式步枪量产,运1大型运输机诞生!

书名:抗鹰:拒鹰酱授勋,我成接班人? 分类:都市 作者:长华本本天... 更新时间:2025-04-10 20:17:24

换源:
 

  半个月后,时间来到了1950年1月的寒冬。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呼啸着刮过奉天军工工业区的厂房外墙,卷起地上的积雪。

厂区内部,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热浪滚滚,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苏晨站在一间灯火通明的宽敞生产车间里,扫视着摆放在面前试验台上的两件崭新武器。

AK47突击步枪样品。

M60通用机枪样品。

它们黝黑的金属外壳,在车间顶棚明亮的白炽灯光下,反射着冰冷而致命的光芒,散发着浓郁的机油与钢铁气息。

李云龙就站在苏晨旁边,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

他那双布满老茧,指关节粗大的双手,此刻正小心翼翼又带着无比熟练地拿起一支AK47。

“咔嚓。”

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起,他拉动枪栓,检查弹仓,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军人特有的利落感。

退弹,再次上膛,每一个动作都透着满意。

“听说这可是苏熊那边刚捣鼓出来,还没捂热乎的新家伙。”

李云龙的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在嘈杂的车间里依然清晰可闻。

“真没想到,咱们也能这么快用上!”

“有了这玩意儿,咱们手底下那些兵崽子,战斗力起码能翻上几番!”

他像是抚摸着情人一般,恋恋不舍地放下AK47,粗糙的手指在那冰冷的枪身上滑过。

随即,他又迫不及待地转向了旁边的M60通用机枪。

当他双手握住M60那沉稳厚重的枪身时,脸上的惊叹之色更浓了。

他掂量着分量,感受着那强大的火力潜力。

“好家伙!”

“这火力,啧啧!”

“当年咱们要是拿着这玩意儿打那帮小鬼子,都不用拼刺刀,直接突突过去,怕不是得把他们打得哭爹喊娘,跪地求饶!”

李云龙唾沫横飞地感慨着。

旁边,几位负责测试的技术人员也围了上来,脸上同样带着激动与自豪。

经过一连串严苛到近乎刁难的性能测试——包括极限环境下的射击、连续射击的稳定性、部件的耐用度等等。

两款武器的表现都堪称完美,运行极为顺畅,各项关键技术指标,都精准地达到了苏晨最初提出的设计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

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李云龙这样的老兵,还是那些年轻的技术员,都对这两款枪械的卓越性能惊叹不已。

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信心,在众人心中油然而生。

他们仿佛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新兔子的陆军,在这些先进武器的全面武装下,整体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

未来,足以与世界上任何一支强敌的陆军正面抗衡,甚至将其超越。

看着众人兴奋的表情,苏晨脸上露出一抹沉稳的微笑。

他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

“既然测试成功了,性能也达到了预期。”

“那接下来,就立刻转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吧。”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苏晨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加速转动。

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将这些图纸上的利器,尽快转化为握在战士手中的钢铁洪流。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那场不可避免的的半岛战役中,彻底赢得主动。

命令下达,整个军工厂的生产机器,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紧接着,苏晨没有在武器车间过多停留。

他转身走出车间,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

他快步上了一辆早已等候在旁的吉普车。

引擎发动,车辆驶离了热火朝天的军工厂,朝着奉天郊外的航空工业区疾驰而去。

苏晨靠在后座上,目光望向窗外飞速掠过的雪景。

他的思绪,已经从陆地转向了天空。

陆军的尖牙利爪固然重要,但现代战争是立体的。

空军的力量,尤其是战略运输能力,同样是决定战争走向,支撑国家战略的关键一环。

一个小时后,吉普车驶入了戒备森严的奉天航空工业区。

这里的景象与军工六厂又有所不同。

厂房更加高大,露天停放着一些飞机的部件,空气中弥漫着航空煤油与金属切割的味道。

周副省总周兴华,正站在一间巨大的总装车间外,和几位技术负责人讨论着什么。

他负责协调此地的歼5战斗机生产工作。

看到苏晨的车抵达,周兴华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苏省总,您来了。”

周兴华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显然歼5的生产任务也让他压力不小。

技术人员们正在对第一条歼5生产线,进行最后的调试与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苏晨下了车,与周兴华握了握手,没有丝毫的寒暄与停顿。

他的时间非常宝贵。

“老周,辛苦了。”

“召集所有负责生产和设计的工程师,马上到会议室开个紧急会议。”

苏晨的语气直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周兴华虽然有些意外,但立刻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

很快,航空工业区的核心工程师与技术骨干们,都聚集到了会议室。

他们大多还穿着沾着油污的工作服,脸上带着疑惑,不知道这位日理万机的苏省总,为何突然召集紧急会议。

苏晨走到会议桌前,将一份厚厚的,他花费了足足十天时间,反复推敲完善的详细资料文件,轻轻放在了桌面上。

文件封面上,是几个醒目的大字:《运1大型运输机》。

这份文件脱胎于他科技仓库中,那架在另一个时空里,被誉为“空中骡马”的传奇运输机——C-130“大力神”。

根据苏晨针对兔子国情的优化和调整,这款命名为“运1”的运输机,将拥有约13吨的有效载重能力,其翼展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米。

这绝对是一款性能卓越,能够满足未来几十年战略空运需求的先进运输机。

苏晨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工程师们。

他深知这个计划的份量。

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作为蓝本的C-130运输机,其原型机也要到1954年才首飞,正式服役更是要等到1956年底。

而现在,是1950年初。

他要在此时此刻的兔子,在这个工业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时代,跨越数年的技术鸿沟,提前制造出这款划时代的战略运输机!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计划。

制造这样的大型运输机,其难度丝毫不亚于仿制米格-15。

它同样需要大量高精度的电动机床,来生产结构复杂、公差要求极高的零部件,尤其是机身结构件和发动机部件。

幸运的是,最大的拦路虎,已经被苏晨提前搬开。

早在规划整个工业体系之初,苏晨就敏锐地预见到了精密加工能力的瓶颈。

他亲自带领最顶尖的技术团队,投入了大量资源与精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掌握了全套先进电动机床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如今,奉天工业区拥有的高精度电动机床数量与质量,已经足以支撑运1这种大型项目的生产需求。

这为运1的诞生,扫清了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障碍。

苏晨打开文件,开始详细讲解运1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初步的生产规划。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构特点,都讲解得深入浅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工程师们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苏晨展示的图纸和数据,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震撼。

难以置信。

随着苏晨的讲解深入,兔子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在这些顶尖航空工程师的心中,逐渐从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立体起来。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架翼展宽阔,充满力量感的银色巨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昂首冲上云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