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3章 翻盘,监国参政!

书名:开局成了万人嫌皇子,我靠模拟苟住命 分类:历史 作者:天庭小混子 更新时间:2025-04-10 14:08:30

换源:
 

  “小心你说话的分寸。”

楚啸真听到这话,眼皮抬起,盯着晋王的目光陡然冷了几分。

“晋王,你怕是忘了,北狄密信的内容指向了东宫,与我何干?至于这信如何而来……”

他话锋骤转,“恐怕幕后的主使,便是晋王你!”

晋王楚啸冲猛地一震,他简直无法相信楚啸真竟敢如此猖狂,当面污蔑他。

“胡说八道!”

晋王的怒火几乎要让他失控,他指着楚啸真喊道,“这密信与你有关,有何证明能牵扯到本王?四弟,你究竟是指鹿为马还是疯了?”

楚啸真却不理他的咆哮,只淡然地回击:“晋王莫急,子虚乌有的指控我不会施展。事实上,我能明确告知父皇,有关晋王私吞漕银的证据早已汇入过母后之处,只是碍于大势未敢追究。今日既然晋王主动挑起议端,那不如便将一切真相堂而皇之地摆出来,对诸位臣子也算有所交代。”

“什么漕银证据?”

晋王眉头骤跳,面色从青转白,又从白转赤,如同烈火焚毁过后的满地尘灰。

他死死瞪着楚啸真,声音生涩,“妄言!一派胡言!”

楚啸真却没有搭理他的疯狂辩驳,而是转向皇帝,干脆利落地说:“事涉朝堂大罪,儿臣内心难安。既然今日殿上有如此风波,不如请父皇彻查漕银流向。时间、地点以及参与人员,儿臣早已详细记录,随时可以呈上书面证据。”

皇帝楚祥眉头微皱,只见他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呈上。”

楚啸真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一名侍从从殿外步入,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给了皇帝。

皇帝打开文书时,所有朝臣屏气凝神,仿佛连时间都暂停了几瞬。

片刻后,他的脸缓缓沉下来,目光扫向晋王楚啸冲。

晋王显然也明白了,那份证据竟然详尽到细节,甚至连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的名字都一一列出,根本无法抵赖。

“荒唐!”

晋王勃然大怒,竟不顾一切地冲至龙椅前,激动地扑通跪倒,“父皇,儿臣绝无如此行径!这必是二弟捏造出来的骇世谎言。儿臣忠诚无二,天下可鉴,还请父皇明察!”

楚祥却像是未听到他的话,只不动声色地闭上眼。

他沉默了足足三息,随即冷声宣道:“来人,将太子与晋王软禁,彻查漕银案,若事属违律,依律处置,无论人臣!”

一个命令,掀起了整个朝堂上的惊雷。

楚啸真依旧站在原地,悠然地微微垂首,眼底闪过一抹难以捕捉的冷笑。

太子楚啸胜和晋王楚啸冲暂时被软禁,但这两人背后的势力未必会就此收手,波涛已起,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步步惊心。

他悄然低头理了理袖口,似乎很平常地退了一步,向皇帝再次恭敬一拜:“父皇明鉴,儿臣愧不敢居功,只愿天下清理而后太平。”

这话听起来谦逊至极,可其中隐隐含着不露痕迹的试探:太子、晋王倒下后,皇帝的目光会不会转向捧圣军的统领——楚啸真自己?

整个殿内的气氛仿佛凝固,连空气中的微尘都像是不敢随意飘动。

所有的大臣都在暗自揣度局势的变化,有些人的目光开始若有若无地扫向楚啸真,而更多的人则紧紧注视着皇帝楚祥,试图从他脸上捕捉一丝怒意或决断。

但楚祥此刻的脸色却让人完全无法诠释。

他并未再说任何话,而是抬了抬手,示意黄耀将密信和漕银案的文书收起。

一切刚刚揭开的谜题,似乎又被摆回棋盘之中,等待发酵。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时,楚啸真微微抬了抬眼皮,又抬着声音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想禀告。捧圣军统领这份重职,儿臣能力浅薄,实有愧于众臣与父皇的信任。请许儿臣辞职,并请另择贤者。”

他这一声,似一滴开水落入滚油里,瞬间让死寂的朝堂炸开锅。

有人皱紧眉头,眼神多了一丝惊讶和警觉。

有人双眼微眯,试探般上下扫了一番,像是在试图扒拉楚啸真话中的玄机。

而楚祥也收回目光,端坐朝堂之上,一双深不可测的眸子,直定在楚啸真脸上。

“辞职?”

皇帝幽幽地重复了一遍,语气微带轻蔑,“怎么,你嫌朕给的权力太重了,承受不住?”

他的声音极轻,可这淡淡的讽刺却扎得众臣心头骤缩。

楚啸真却没有任何犹豫或慌乱,他低头沉声道:“儿臣并非此意。捧圣军为京城精锐,能者统领,能令其如百川归海。儿臣自知才学浅陋,恐未能将军士引领至应有之境,更怕辜负父皇赋予的期待。若得贤者辅佐,必能呈现皇恩浩荡。但儿臣不才,不愿因一己之任,拖累捧圣军,也是碍于亚圣纲纪,不敢轻慢。”

他这一场辞职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连最挑剔的朝臣都听得暗暗点头,只觉这番推托竟没有丝毫匮乏,反而显得楚啸真接地气地“忠诚老实”。

而更深的会读人心的人,却开始暗自琢磨这话背后真正的用意:以退为进?

还是另有所谋?

楚祥没有立即接口,他右手缓缓扣在椅腕上,再度沉思。

无人猜得到他的想法,更无人敢打断他的权威时刻。

几息之后,他终于沉沉出声:“既然你觉得捧圣军统领不是你该有的,那朕得挑人重选。可你楚啸真,既入朕的眼,便需随时担当其责,是否?”

这是直接将话梗塞下来的手段。

不替换捧圣军统领,却牢牢压紧楚啸真未来的自由行动权。

楚啸真听罢却依旧镇定,微微弯腰深拜:“儿臣遵旨,唯愿不负皇恩。”

他这番话说得摆得明晰,甚至若无旁人地淡然退回自己的位置,像是把人与事撇干净,竟没有半点主动争取的意思。

这种退让的姿态却让不少朝臣暗暗折服:这四皇子……

果然是油盐不进的狠人!

大殿之内,针落可闻。

楚祥听后,沉吟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