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我卖豆腐养的书生

书名:锦书十二笺:百盏相思灯 分类:穿越 作者:闹闹树苗 更新时间:2025-03-24 21:30:55

换源:
 

  柳如眉将最后一板豆腐从木模中倒出,雪白的豆腐在晨光中泛着莹润的光泽。她擦了擦额角的汗,将豆腐一块块摆进竹篮里。

天还没大亮,巷子里已经传来零星的脚步声。柳如眉将竹篮挎在臂弯,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湿润的空气里飘着槐花的香气。

“豆腐——新鲜的豆腐——“

她的声音清亮悦耳,像春日里第一声黄莺啼鸣。街坊们都知道,柳家豆腐坊的姑娘生得标致,做的豆腐更是滑嫩可口。不一会儿,她的摊子前就围了不少人。

“柳姑娘,给我来两块。“

“好嘞,张婶您拿好。“柳如眉用竹片轻轻一划,两块方正的豆腐就落入油纸中。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柳如眉抬头,看见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书生匆匆跑来,他的衣襟有些凌乱,发髻也歪在一边,却掩不住眉目间的书卷气。

“姑娘,且慢收摊!“书生气喘吁吁地停在摊前,“可否卖我一块豆腐?“

柳如眉看了看已经见底的竹篮,又看了看书生额角的汗珠,抿嘴一笑:“只剩最后一块了,公子若不嫌弃,就拿去吧。“

书生连连摆手:“这怎么行,我...“他在袖中摸索,却只掏出几枚铜钱,顿时涨红了脸。

柳如眉将豆腐包好,轻轻推到他面前:“公子先拿去,改日再给钱也不迟。“

书生接过豆腐,深深作揖:“在下李修远,多谢姑娘。改日定当加倍奉还。“

柳如眉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注意到他的青衫下摆已经磨得发白,鞋尖也露出了线头。她的心莫名地揪了一下。

第二天,李修远果然早早地来了。他不仅还了昨日的豆腐钱,还多给了两文。柳如眉执意不肯收,两人推让间,指尖不经意相触,又慌忙分开。

李修远每日都会来买豆腐。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傍晚。柳如眉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常常就着一碗豆腐对付一餐。渐渐地,她会多留一块豆腐,或是偷偷在他的油纸包里多放一些。

一天傍晚,柳如眉正在收摊,忽然听见巷子里传来喧哗声。她探头望去,只见几个地痞围住了李修远。

“穷书生,欠的钱什么时候还?“

“再宽限几日,等我抄完这批书...“

“少废话!“为首的汉子一把揪住李修远的衣领,“今天不还钱,就别想走!“

“住手!“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发抖,“你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地痞们愣了一下,随即哄笑起来:“哟,这不是豆腐西施吗?怎么,想替这穷书生出头?“

“他欠你们多少钱?我替他还!“

柳如眉将最后一块铜板递给地痞,看着他们骂骂咧咧地走远,这才转身扶起李修远。他的嘴角有一丝血迹,青衫上沾满了尘土。

“公子,你没事吧?“她掏出手帕,想要替他擦拭,却又觉得不妥,将手帕塞进他手里。

李修远接过手帕,却没有擦:“多谢姑娘相救,只是...这钱我一时半会儿怕是还不上。“

柳如眉摇摇头:“公子不必介怀,倒是你的伤...“她顿了顿,“我家里有些跌打药,公子若不嫌弃...“

“不必了。“李修远连忙摆手,“已经给姑娘添了太多麻烦。“

柳如眉看着他倔强的样子,心里又急又气:“公子何必如此见外?你每日来买豆腐,也算是老主顾了。再说...“她声音低了下去,“我见公子总是就着一碗豆腐对付一餐,这样下去身子怎么受得了?“

李修远闻言一怔,随即苦笑:“让姑娘见笑了。实在是...实在是家道中落,不得不如此。“

“公子可曾想过参加科举?“柳如眉问道。

李修远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自然想过。只是...连买笔墨纸砚的钱都没有,更别说进京赶考的路费了。“

柳如眉咬了咬唇:“公子若不嫌弃,我...我可以资助你。“

“这怎么行!“李修远连连摆手,“我怎能用姑娘的血汗钱...“

“就当是我借给你的。“柳如眉打断他,“等公子高中,再还我不迟。“

李修远还要推辞,却见柳如眉已经转身收拾摊子:“公子明日早些来,我...我给你留些热豆腐。“

从那天起,柳如眉每日都会给李修远准备些特别的吃食。有时是加了红枣的豆浆,有时是裹了肉馅的豆腐丸子。李修远推辞不过,只得接受,却坚持要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他帮她劈柴、挑水,有时还会教她认字。柳如眉学得很快,常常让他惊叹不已。

“姑娘天资聪颖,若是生在书香门第...“李修远话未说完,就见柳如眉神色黯然,连忙改口,“不过姑娘的豆腐做得极好,将来定能开一家大铺子。“

柳如眉勉强笑了笑:“我哪敢想什么大铺子,只盼着...“她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年关将至,柳如眉特意做了些年糕。她将年糕包好,犹豫再三,还是来到了李修远租住的小院。

院门虚掩着,她正要敲门,却听见里面传来咳嗽声。

“你莫要骗我。“老妇人叹了口气,“我听说你每日都去豆腐坊,那柳姑娘...咳咳...她是个好姑娘,只是...只是咱们现在这般光景...“

柳如眉的手僵在半空,年糕“啪“地掉在地上。

年糕落地的声响惊动了屋里的人。李修远快步走出,看见柳如眉站在门外,脸色苍白。

“柳姑娘...“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柳如眉弯腰捡起年糕,强笑道:“我...我路过,想着给公子送些年糕...“

屋里传来李母的咳嗽声:“是柳姑娘吗?快请进来。“

柳如眉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李修远进了屋。屋内陈设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李母靠在床头,虽然面色憔悴,却难掩大家闺秀的气质。

“柳姑娘,坐。“李母示意她坐在床边,“这些日子,多亏你照顾远儿。“

柳如眉连忙摆手:“夫人言重了,我只是...只是尽些绵薄之力。“

李母握住她的手,叹了口气:“好孩子,你的心意,我都明白。只是...“她看了眼站在一旁的李修远,“我们李家如今这般光景,实在不敢耽误你。“

柳如眉的手微微发抖:“夫人,我...我不在乎这些。“

“可我们在乎。“李母的声音温和却坚定,“远儿他爹在世时常说,读书人要有气节。如今我们虽然落魄,却也不能连累他人。“

李修远上前一步:“娘,柳姑娘她...“

“你住口。“李母打断他,“柳姑娘,你是个好姑娘,将来定能找个好人家。远儿他...他配不上你。“

柳如眉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夫人,我...我只是想帮帮公子...“

“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李母从枕边取出一个荷包,“这里有些银两,是远儿抄书攒下的,你先拿着...“

柳如眉猛地站起来:“夫人这是要赶我走吗?“

李母别过脸去:“柳姑娘,请回吧。“

柳如眉踉跄着跑出院子,李修远追了出来:“柳姑娘!“

她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公子不必送了。从今以后...我不会再来打扰了。“

李修远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拳头攥得发白。他回到屋里,跪在母亲床前:“娘,您为何要这样?“

李母抚摸着他的头:“傻孩子,你可知道柳姑娘为了帮你,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做豆腐。你可知道街坊们都在议论,说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整日与男子来往?“

李修远愣住了。

“你若真为她好,就该离她远些。“李母咳嗽了几声,“等你考取功名,若还有缘...“

李修远重重磕了个头:“娘,儿子明白了。“

李修远不再出现在豆腐摊前。只是每天清晨,柳如眉都会在摊子上发现一个荷包,里面装着几枚铜钱,还有一张写着诗词的纸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如眉的豆腐摊生意越发红火,她研制的新品——五香豆腐干在城里打响了名号。每天天不亮,就有客人排队等候。

“柳姑娘,听说你要开铺子了?“常来的张婶一边挑着豆腐,一边问道。

柳如眉笑着点头:“是啊,在城南租了个小店面,下个月就开张。“

“真是出息了。“张婶感叹道,“要是你爹娘还在,不知该多高兴。“

柳如眉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忙碌。只有她自己知道,开铺子的钱,是她省吃俭用攒下的,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帮上那个人。

夜深人静时,她常常取出那些写着诗词的纸条,一遍遍摩挲。李修远的字迹从最初的潦草,渐渐变得工整有力,可见他一直在用功读书。

傍晚,柳如眉正要收摊,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巷口。是李修远。

他比一年前清瘦了许多,却显得更加挺拔。青衫虽然依旧洗得发白,却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柳姑娘。“他走上前,深深作揖,“明日我就要进京赶考了。“

柳如眉的手一抖,竹篮差点掉在地上:“这么快...“

“这一年,多谢姑娘照拂。“李修远从袖中取出一个荷包,“这是我抄书攒下的,虽然不多...“

“公子一定能考中。“柳如眉打断他,“我...我一直相信公子。“

李修远看着她,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只说了一句:“等我。“

柳如眉重重点头:“我等着公子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第二天一早,柳如眉特意做了些豆腐干,用油纸包好。她来到城门口,远远看见李修远背着书箱,正要出城。

“公子!“她快步跑过去,将包裹塞进他手里,“路上...路上小心。“

李修远接过包裹,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红了脸。

“柳姑娘...“他欲言又止。

“快走吧,别误了时辰。“柳如眉后退一步,“我...我在城里等你。“

看着李修远的背影渐行渐远,柳如眉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知道,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远。

回到豆腐摊,她发现摊子上多了一个荷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玉佩,还有一张纸条: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柳如眉将玉佩紧紧攥在掌心,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个人的心。

春闱放榜那日,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李修远站在榜前,看着自己的名字高居一甲第三名,心中却五味杂陈。他想起临行前柳如眉含泪送别的模样,恨不得立刻飞回她身边。

然而,还没等他启程回乡,一道圣旨就将他召入宫中。

“李爱卿年轻有为,朕甚是欣赏。“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听闻你尚未婚配?“

李修远心头一跳,连忙跪下:“回陛下,臣...臣已有心上人。“

皇帝眉头微皱:“哦?是哪家千金?“

“是...是城中一位豆腐西施。“李修远咬牙说道。

殿内一片哗然。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李爱卿,你可知道,朕本有意将公主许配于你?“

李修远重重磕了个头:“臣惶恐。只是臣与那姑娘两情相悦,实在不敢辜负。“

皇帝冷笑一声:“好一个两情相悦。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只是...“他顿了顿,“你既不愿做驸马,那就去边陲小县做个七品县令吧。“

李修远再次叩首:“臣领旨谢恩。“

与此同时,柳如眉正在新开的豆腐铺里忙碌。铺子虽然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一幅字,正是李修远临走前留下的那首《上邪》。

“柳姑娘,听说新科探花郎是咱们城里出去的?“常来的客人问道。

柳如眉手一抖,差点打翻豆浆:“是...是吗?“

“可不是嘛,听说姓李,叫什么...李修远?“

柳如眉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她强忍着激动,继续忙碌。直到打烊后,她才取出那枚玉佩,轻轻摩挲。

“公子...你终于考中了...“

然而,等来的却不是李修远衣锦还乡的好消息。

“柳姑娘...“李修远站在铺子门口,风尘仆仆。

柳如眉惊喜地转身,却看见他一身布衣,与想象中的官服大相径庭。

“公子这是...“

李修远苦笑:“我被贬为七品县令,要去边陲小县赴任。“

柳如眉愣住了:“为何?“

李修远将宫中之事一一道来。柳如眉听完,眼泪夺眶而出:“都是我连累了公子...“

“不,是我自己的选择。“李修远握住她的手,“只是...我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你可愿意等我?“

柳如眉重重点头:“我等你,不管多久都等。“

李修远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我写给吏部的辞呈。若你不愿等,我这就辞官...“

柳如眉连忙拦住他:“不可!公子寒窗苦读多年,怎能为我放弃前程?“

“可是...“

“公子放心去吧。“柳如眉擦干眼泪,“我会把铺子经营好,等你回来。“

李修远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心里:“等我。“

李修远离开后的第三个月,柳如眉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将豆腐铺交给信任的伙计打理,自己则收拾行装,准备前往李修远任职的边陲小县。

“姑娘,你可想清楚了?“张婶拉着她的手,“那地方穷山恶水的,你一个姑娘家...“

柳如眉坚定地点头:“我想清楚了。修远他在那里孤苦伶仃的,我得去陪他。“

“可是...“

“张婶,您放心。“柳如眉笑了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柳如眉终于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县城。远远地,她就看见李修远站在城门口,像是在等什么人。

当她走近时,李修远愣住了:“如眉?你怎么...“

柳如眉放下包袱,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来投奔你了,李大人。“

李修远又惊又喜,连忙接过她的包袱:“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这一路...“

“我怕你不同意。“柳如眉调皮地眨眨眼,“所以就先斩后奏了。“

李修远无奈地摇头,眼中却满是宠溺:“你啊...“

县衙后院简陋,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柳如眉放下行李,就开始忙活起来。她将带来的豆腐干分给衙役们,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豆浆。

“修远,你尝尝。“她将豆浆递给他,“我新研制的,加了枸杞和红枣。“

李修远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喝!如眉,你这手艺...“

“我想在县城开个豆腐铺。“柳如眉说道,“既能补贴家用,又能帮到百姓。“

李修远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

柳如眉摇摇头:“不辛苦。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也是甜的。“

李修远则致力于改善民生。他带领百姓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还办起了学堂。

夜深人静时,两人常常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

“修远,你看那颗星星,多亮啊。“柳如眉靠在他肩上。

李修远轻轻搂住她:“是啊,就像你的眼睛一样亮。“

柳如眉脸一红:“油嘴滑舌。“

李修远笑了:“如眉,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

柳如眉抬头看他:“说什么傻话。我们是夫妻啊,当然要同甘共苦。“

李修远心中一动:“如眉,我们成亲吧。“

柳如眉愣住了:“可是...你不是说...“

“我已经向朝廷递了折子。“李修远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请求允许我们成亲。虽然我现在只是个七品县令,但我会努力,给你一个体面的婚礼。“

柳如眉的眼泪夺眶而出:“修远...“

李修远轻轻擦去她的泪水:“你愿意吗?“

柳如眉重重点头:“我愿意。“

春日的阳光洒满小县城,柳如眉的豆腐铺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恭喜李大人,恭喜柳姑娘!“街坊邻居们纷纷道贺。

柳如眉身着大红嫁衣,坐在梳妆台前。张婶特意从老家赶来,为她梳头。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张婶一边梳,一边念叨着吉祥话。

柳如眉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恍如梦中。她想起这些年与李修远经历的种种,不禁红了眼眶。

“新娘子可不能哭。“张婶连忙替她擦泪,“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

与此同时,县衙内也是一片忙碌。李修远身着官服,却难掩紧张之色。他不停地整理衣冠,生怕有半点不妥。

“大人,吉时到了。“师爷提醒道。

李修远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出县衙。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他们自发地撒着花瓣,唱着祝福的歌谣。

当李修远来到豆腐铺前,看见柳如眉盖着红盖头,在张婶的搀扶下走出来时,他的心跳得厉害。

“如眉...“他轻声唤道。

柳如眉的手微微发抖,却坚定地伸向他。李修远握住她的手,两人并肩走向县衙。

婚礼简单却温馨。没有达官显贵,只有真诚祝福的百姓;没有山珍海味,只有柳如眉亲手做的豆腐宴。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当李修远掀开柳如眉的盖头时,他看见她眼中闪烁的泪光,也看见了自己幸福的倒影。

“如眉,我终于娶到你了。“他轻声说道。

柳如眉含泪点头:“修远,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