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巡访察民生
书名:锦灰堆 分类:现言 作者:向衿 更新时间:2025-04-13 14:44:32
天障消散后的人间,处处焕发着新的生机,京城更是一片繁华盛景。宽阔的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街边店铺鳞次栉比,招牌高悬,雕梁画栋间尽显繁华。绸缎庄里,五彩绫罗在日光下流光溢彩,伙计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穿梭在店内,殷勤地为往来顾客介绍着各种款式的布料;不远处的糕点铺前,香甜气味引得孩童们围聚在橱窗前,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渴望,他们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对糕点的向往,时不时用手指着橱窗里的点心,和身旁的小伙伴小声讨论着。
秦绥宁心系百姓,深知只有深入民间,才能真正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于是,她精心挑选了一身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衫,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她将发丝随意束起,不着粉黛,整个人看起来与普通民女无异。在夜影暗中护卫下,她迈着轻盈而坚定的步伐,悄然走出皇宫,踏上了微服出访之路。夜影如同一道无形的影子,隐匿在暗处,他的目光如炬,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每一个细微的动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确保秦绥宁的安全万无一失。
刚踏入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热闹非凡的市井气息便扑面而来。秦绥宁被这热闹景象感染,眼中满是温和笑意,可她也清楚,繁华表象下或许藏着隐情。她信步走到一个卖字画的小摊前,摊主是个清瘦老者,正专注整理摊上的字画。老者身形单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中透着对字画的热爱与执着。
“老人家,您这画儿画得可真传神,想必花了不少心思吧?”秦绥宁蹲下,动作轻柔地拿起一幅山水画,细细端详起来,眼中满是欣赏。
老者抬起头,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姑娘好眼光!我自幼喜爱画画,这些都是我多年心血。虽说卖不了大价钱,可只要有人欣赏,我也就知足啦。”说到自己的画作,老者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这些字画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秦绥宁点点头,又与老者聊起城中生活。老者微微叹气,说道:“这京城看着繁华,可租铺子的钱年年涨,像我这样的小本生意,越来越难做咯。前几日,房东又来催租,还说要涨租金,我这心里啊,实在发愁。”秦绥宁心中一紧,默默将此事记下,她深知租金问题关系到无数小商户的生计。
告别老者,秦绥宁继续前行。没走多远,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传来。她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卖菜的老农正和米铺老板争得面红耳赤。老农身形佝偻,被岁月压弯了脊梁,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扁担,因为愤怒,指节泛白。
“你这米价涨得太离谱,我辛苦种的菜都换不了几升米,这日子还怎么过?”老农满脸怒容,双手叉腰,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米铺老板也不甘示弱,他身形肥胖,脸上的肉随着说话的动作一颤一颤的:“最近粮商供货少,我进价高,不涨价就得赔本,大家都不容易,你别为难我!我也得养家糊口,这米价我也是没办法才涨的。”
秦绥宁赶忙上前询问缘由。在她温和的安抚下,两人渐渐平静,一五一十道出实情。原来城外粮田丰收,可运输途中关卡收费太多,层层盘剥之下,粮食到城里价格飞涨。秦绥宁神色凝重,暗暗决定回宫后立刻整顿关卡收费乱象,她深知粮食价格关乎民生根本。
离开争吵现场,秦绥宁拐进一条幽静小巷。巷子里,一位中年妇人正坐在门口,熟练地绣着手中的绣品。妇人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她的双手上下翻飞,针线在绣布间灵动穿梭,不一会儿,一朵娇艳的花朵便在布上初现雏形。秦绥宁被那精美的绣工吸引,停下脚步。
“大嫂,您这手艺可真好!这绣品要是卖出去,肯定能得个好价钱。”秦绥宁由衷赞叹,眼中满是钦佩。
中年妇人抬起头,苦笑着说:“姑娘过奖了。这活儿看着风光,实则不易。我们把绣品交给绣坊,可价钱都由他们定,到我们手里没多少。有时候,辛辛苦苦绣了几个月,拿到的钱还不够一家人的开销。”秦绥宁微微皱眉,意识到民间手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绣工们的辛勤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
不知不觉,已近晌午。秦绥宁走进一家小饭馆,打算稍作休息。饭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食客们三五成群,或高谈阔论,或轻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伙计们穿梭在桌椅间,忙碌地为客人上菜。她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些简单饭菜。这时,邻桌几个食客的谈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听说了吗?最近城里新开的那家布庄,仗着后台硬,把周边几家小布庄都挤兑得快关门了。他们低价倾销,小布庄根本没法竞争。”一个年轻男子愤愤不平地说,脸上满是气愤。
“是啊,这世道,小老百姓做点生意太难了,上头也该管管。再这样下去,小布庄都没活路了。”另一个人附和道,无奈地摇了摇头。
秦绥宁默默听着,心中暗自思量,看来商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亟待解决,必须为小商户营造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
午后,秦绥宁来到城门口。这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却也杂乱无章。进城的百姓被守卫反复刁难,货物翻检得一片狼藉,还有人被随意索要“进城费”。一位瘦弱的大娘提着一篮鸡蛋,战战兢兢地站在守卫面前,眼中满是惶恐。
“官爷,我这真的只是自家母鸡下的蛋,想进城卖点钱,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交进城费了。我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伴等着我买药回去呢。”大娘声音颤抖,几乎要哭出来,眼中满是哀求。
守卫一脸不耐烦,伸手就去抢篮子:“少废话,没钱就别进城,这规矩可不能坏了!今天你不交钱,就别想过去。”
“为何要收这莫须有的进城费?”秦绥宁忍不住上前质问,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不满。
守卫斜眼打量她,满脸不屑:“少管闲事,上头有令,我们只是照做,想进城就乖乖交钱!你别多管闲事,赶紧走开。”
秦绥宁心中恼火,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乃当今陛下,你们在此滥用职权,刁难百姓,可知罪?”守卫吓得脸色惨白,扑通跪地求饶,周围的百姓也纷纷跪地,不敢出声。秦绥宁严令守城将领整顿风气,杜绝此类乱象,还百姓一个公正的进城环境。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京城沉浸在一片灯火辉煌之中。秦绥宁拖着疲惫却充实的身躯回宫。这一日的所见所闻,让她深切认识到人间离真正的繁荣安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个百姓的疾苦,都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她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有百姓,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间。回宫后,她没有丝毫懈怠,独自坐在书房,仔细梳理着今日收集到的信息,为后续的改革措施默默做着准备,她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未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