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关楼对(上)
书名:姜维转世扶大明 分类:历史 作者:昉溪老许 更新时间:2024-07-10 09:53:37
演武训结束后,姚广孝的剑法在将士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棣对姚广孝的表现极为满意,决定摆设盛大的宴席,以示对他的赞赏和尊重。
然而,姚广孝却婉拒了朱棣的邀请。
他向朱棣解释道:“殿下,您的盛情我心领了,但我并非追求虚名之人。我生性体寒,吃不惯山珍。”
朱棣听后,心中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姚广孝所说的不只是吃饭,而是不求荣华富贵。
他又问道:“姚先生,小小方桌,三菜一汤,能否赏光?”
姚广孝沉吟片刻,读懂了朱棣的心思。不如和他谈一谈看看情况。
于是姚广孝点头同意了。
半个时辰后,已经听得见城楼上桌椅的挪动声,来人已经款款下楼。
“立国十余年,金戈铁马的痕迹犹在。”李次阶感慨道。
虎踞关不同于常规城门,垛口离地面接近十三丈,因此上下楼也需要较长的路途。
李次阶突然想到:朱棣朱权请客吃饭是什么意思?何况身边这人(指姚广孝)刚写出几近谋反的策卷,万一要是连累到自己……万一朱棣朱权两位皇子是来捉拿姚广孝的呢?自己和他扯在一起,不也是反贼吗?
李次阶心里开始后悔,刚才不应该停留,应该上马赶路才对。
瞬息之间,姚广孝哪里知道李次阶已经动过这许多念头。
想到这里,李次阶突然失了刚才的镇静,凑到姚广孝旁边小声说:“广孝,这二人,我们——”
“次阶,姚某家传风水,相面断字无一不通。
不瞒你说,我尤其善于听音识人术,听声音就能辩出来人的性格甚至是家风从业。”
不待李次阶发问,姚广孝接着说,“前面说话的这位,年轻,家道必然殷实。”
李次阶找到话锋,忍不住问道:“你怎知他家道殷实?”
其实从声音语调判断人的性格,本是常人都具备的能力。而且朱棣朱权是皇子,怎么能不家道殷实呢?
姚广孝虽然不知道李次阶已经动了这么多心思,但他心思敏感,能感觉到李次阶的不安,把分析性格套上相术的名头,也能安李次阶的心。
“十七殿下言语之间率性洒脱,开口就是让我们上去,并不是不知礼,而是上位人惯了,可见他不用为吃饭发愁。至于四殿下——”
姚广孝听到楼梯侧的脚步声隐约,顿了顿,道,“四殿下,音色带几分金石之声,腹有光华,可亲而不可犯。”
他本来想说第二位是“胸有城府,渊渟岳峙,深不可测,有狼顾之态。”只因听到脚步声接近,故意改口。
话音刚落,来人已到。
朱权率先开口:“两位学兄,果然不凡。我和五哥想请二位,小饮几杯。”
“大将军客气了。”李次阶忙拱手回答。
“扯他娘的什么大将军,关口小,吃不下睡不下那么多兵。您看,演武完毕,这些兵都要还回去的。蓝玉大将军让我守关,我这拢共不过五百人。”朱权拍了拍李次阶,笑骂道。
的确,盛大的仪式刚过,士兵们大都已经散去,整队离开了关口。整座关就剩下数十面旗帜飘舞了,哪里有演武时旌旗铺天盖地的气象。
“姚学兄,我们兄弟俩在这里守着这关口,整日餐风露雪。古人道‘关山难越’,这里是真正的关山,两山一谷,每天耳边都是些马嘶,所见都是荒山鬼谷,飞鸟也难渡。
方才听到你们谈心,又遇姚兄在演武场虎威一震,才晓得您能文能武,颇有侠客之风。实不相瞒,我兄弟二人也识点字做些诗,在这里很久没有遇到有学识的老师了,务请指教。”
姚广孝仔细端详着朱棣,这人雍容华贵,眉型微蹙。像是掌权者端架子久了,常年皱眉的习惯所致。
李次阶已经平复了心情,知道朱棣朱权的目的不在于他,而是姚广孝,他心里不免生出一阵醋意。
到了城楼上,垛口边放着一张方桌,上面几样小菜,有鸡有牛有鱼,唯独没有素菜。
朱棣说:“让二位见笑了,牲畜好养,供些杂草和兵士的泔水就行。只是水土不肥,养活蔬菜极难。”他随手一指,又说道,“二位瞧我这些兵,个个肉食驯养,火气正盛。”
姚广孝和李次阶这才看见,垛口的阴影里,立着一个个兵员。他们绷着身体,笔挺得像一尊尊铁塔。
朱棣指到的兵士,有挎刀的,有托弩的,有持着长枪的,大多表情肃穆。其中有个年少青涩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童真和羞怯,随即恢复严肃,目光炯炯盯着城楼之外,像是有敌来犯,随时都能扑杀出去。
原来安静得只听得到桌椅声,并不是因为人少,而是军纪严明。姚李二人一时间肃然起敬。
这才是虎胆的士兵,不同于演武场的那种热血和豪气,这些兵个个沉寂如同凡铁,却让人望而生畏。
朱棣冲着兵士们说:“赵松鼠,去,再搬两把椅子过来。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一个娃娃般的士兵马上转身去搬椅子回来。朱棣和朱权分别拉开椅子,请姚李二人坐下。
朱权说:“四哥说的是,我们这里的兵士,也是顿顿肉,平日简单处理,烤着吃得多,火气旺。牙龈出血的,口中溃疡的,也是极多的。想不到能碰上二位,也是运交华盖了。”
“哈哈哈哈哈!”
听到这,朱棣和姚李二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十七弟这书读得好哇,运交华盖,咱们得相识真是天意冥冥注定。”朱棣笑着揶揄他。
听得朱权满脸疑惑,不解地望着众人。
“十七公子误用啦!运交华盖说的是倒霉透顶的意思。”李次阶忍住笑意,解释道。
“李兄所言极是。但十七爷说得也对!”
姚广孝是大汉姜维,统兵出身。他从治军中已看出二人不凡,不像是寻常皇子养尊处优。
他知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道理。这沉默如铁石的士兵,比那些喊杀冲锋的士兵似乎要更强大。
于是,姚广孝顺着话说道:
“华盖星原本是天上星辰,华盖伞也是帝王銮驾配制,我二人遇上您二人,好酒好菜招待着我二人的辘辘饥肠,我俩可谓幸运之至。
至于二位殿下嘛,摊上了我们两个落第考生,尤其是我这个疑似‘钦犯’,保不齐顺天府的传票过会儿就到了。这样看来,您二位可谓是倒霉透顶!”
姚广孝从来就不擅长于说笑,这席话他故意想活泛一下气氛,却也说不好。
这样一插科打诨,两边人顿时变得熟络。“顺天府,怕他个球。”朱权一边倒酒一边说,“二位只管踏实吃踏实住,有我五哥和我在,不用担心。”
姚广孝默不作声,瞥了朱棣一眼。此时朱棣也正在观察他。二人相视一笑,各自举杯。
【这是过渡章节,姚广孝如何能得到朱棣的赏识,朱棣又如何能被姚广孝看作是救世之人呢?求鲜花,求收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