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四章 姜志远学成荣归姜家庄 李满林打野猪人狗遭殃

书名:姜家庄往事 分类:穿越 作者:l天高云淡 更新时间:2025-04-05 16:50:39

换源:
 

  姜志远从特训班毕业,随同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特派员,尹尚雄一起回到金竹县,向特派员告了几天假回家探亲。三年没有回家的姜志远,看不到家乡有啥变化,唯一能看到的是,乡民穿的更破烂了,一个个饿得黄皮寡瘦,像行尸走肉,没有一点生气。连小时候的玩伴姜志明、姜志亮、姜志英见了自己也像躲瘟神一样,说不上三句话就跑了。回到家,爷爷姜明福还是三年前的老样子,抱着水烟袋,喝着茶,嗑着瓜子。见孙子回家,姜明福从椅子上一头站起,还怪模怪样的,向姜志远行了军礼说:“大将军好,可算把你盼回家了。”惹得孙子笑弯了腰。志远老娘也埋怨儿子,三年不归家,让人担心。姜明福说:“我孙子干大事情的人,还能天天呆在家里。”听说姜志远授了上尉军衔,姜明福就说:“上尉好,上尉好,总算比你那个不争气的哥哥姜志高官大。”姜志远说:“那能和人家志高哥比,人家是正规军少校营长,我才跟着特派员,做了个伺候人的上尉副官,差一大截子呐。”姜明福说:“他再能干,不识时务,投了匪军没啥说头,你可是家里的盼头,出不得差池的。”姜志远说:“你们在家,也不知道外面都乱成啥了,东洋鬼子快占领半个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现在都合作打小日本。志高哥投奔的匪军,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都归蒋委员长统一指挥打日本人呢,再不要叫人匪军了。”姜明福嘱咐说:“不管咋说,乡下人都是一些势力小人,特别是那个吴乡长,最是狗眼看人低的小人。在人面前,切莫要说啥伺候人的话,反正你早晚是要做官,都是让人伺候的人,该装大的还是要装点。”果然,庄子里几个大户人家,听说姜志远荣归故里,都来恭贺,见志远没有像当年姜志高回家一样,带一个挎枪的护兵,就打探:“志远少爷就一个人回来,也不带个随从?”姜志远还没顾上答话,姜明福抢着说:“我家志远,现在是省里派到县上的特派员,干的是机密大事,不敢招摇。再说志远特训班出来的,一身功夫了得,三五十人都近不了身,还用得上护兵,带着还嫌碍事。”正说着话,吴世昌来了。进门就喊:“听说志远贤弟回家来了,特来拜会。”辈份也不要了,和姜明福称兄道弟,又和人孙子呼弟喊兄。吴乡长进屋,先和姜志远打招呼,抱着的双拳还没有放下,姜志远就走出了房门。吴世昌尴尬的笑了一声,对姜明福说:“志远少爷荣归故里,这么大的喜事,也不告知我一声。”姜明福说:“有啥大喜的,不就是做了个省里的特派员罢了。”吴世昌说:“你没有问一下特派员是个多大的官,管啥的?”姜明福信口开河的说:“说是管一县大小做官的,也包括县长。”吴世昌砸了舌头:“我的个天,连县长都管,那不是高官吗?”姜明福回答:“不是高官,是高官派来替他管事的。你不想想,一个省那么多个县,高官一个人能管过来?不得派人替他操心管着点。”吴世昌这才明白,难怪姜志远对自己待理不理,趾高气扬的样子。然来人家做了这么大的官,幸亏自己没有啥失礼的地方。忙从怀里掏出红绸布包裹的二十个大洋,递给姜明福说:“来的匆忙,也没有顾上买点心,区区二十块大洋不成敬意。”姜明福双手接过:“又不是外人,客气个啥子。”姜志高再进屋,吴世昌一头竖起,给志高让座,端茶,姜志远也不知道,爷爷给人灌了啥迷魂汤,一个乡长,竟然对自己这个听差的少尉,如此恭敬有加。姜志远有人管辖,身不由己,在家待了一天,就急匆匆的要走。姜明福想留孙子多玩两天,姜志远说:“东洋人把北平都占了,我和特派员此行,就是到各县监督办理,抗击日本鬼子的准备工作。军务在身,能回家看一眼,都是特派员额外关照。”姜明福叹口气说:“那个蒋委员长,不是连大清朝老佛爷都赶下台了吗?还怕他东洋鬼子。当年八国洋毛子兵都没有占住北平城,最后还不是乖乖的交回到老佛爷手上。如今蒋委员长统的兵,拿的都是洋枪洋炮,还怕小东洋。早晚都是要走的,北平城他又搬不走,着急忙慌干啥。”姜志远回到金竹县城,见了尹尚雄特派员,特派员笑眯眯的对姜志远说:“小姜呀,家也探了,亲也访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正式开展工作。我们此行的任务你可清楚?”姜志远立正回答:“监督地方政府作为,宣传动员全民抗战!”尹尚雄招手示意姜志远坐下说:“错是没有错,我们此次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执行蒋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战略方针,虽是统一抗战时期,也不能由着共产党胡作非为!”尹尚雄喝了一口茶水,又接着说:“你还年轻,有些事情,还只能看个表象,我就和你说的明白点吧,光是宣传抗日,地方政府也就绰绰有余了,还用得着让我这个少将处长,带着你这个中央特训班的优等生,满世界乱跑。上峰的意思是,怕共产党假借抗日之名,趁机扩充自己的武装,形成势力后,搞地方割据,和政府对抗,破坏委员长的统一领导。当然,现在是国共统一战线、合作时间,对共产党的斗争,自然要讲究策略,不能授人以柄,给委员长找难堪。现在首要任务是,先把各县忠于党国的大户人家组织起来,政府财政困难,要利用土财主的钱财,让他们养人,政府武器装备支持就好了。各县组建国民政府抗日自卫总队,各乡成立大队,各自然村庄设小队。都要选用可靠得力的自己人把控,不给共党可乘之机。金竹县是个鸡鸣三省的要塞之地,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马虎不得。听说你老家锦屏乡更是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那里是你老家,开展工作更容易些,你就在家乡,先树个模范乡做试点。”

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姜正贵一家正在吃饭,吴世昌乡长派人到姜家老庄,通知他去乡公所开会。临行姜明福嘱咐儿子:“许是姓吴的耍手段,又想出啥幺蛾子招数要钱了,到庄子里说,怕我坏了他的好事,故意叫你个没有心劲的族长去,好蒙哄。他说啥,你只推说做不了主,还得回庄子里同族人商量就行,可不敢胡说乱答应!”到了乡公所,会场里保长、族长、乡绅挤满了一屋子人,不说座,站的位置也忒挤。姜正贵一眼瞧见儿子姜志远,端坐在案桌正中,吴世昌坐在旁边,正在登记到会人数,姜正贵挤到案桌前,姜志远见父亲来了,站起来拉父亲坐自己的位子,吴世昌忙起身说:“特派员你请坐,姜族长坐这里吧。”姜正贵谦辞说:“吴乡长办公事的官案,我一介草民,何德何能,只怕是座不得。”吴世昌说:“看你老弟说的,我一到姜家老庄,你就像招待贵客一样招待,到了乡公所,让你坐个椅子还客气的不行。今天乡公所最大的长官是贵公子,还能让你占着,成何礼仪,只管放心座就是了。”姜正贵见人没有到齐,会没开始,瞅个空子小声问儿子:“你在县府干的好好的,跑到乡公所弄啥来了?”姜志远说:“受上峰委派,到锦屏乡协助组建保安队来了。”姜正贵心里直犯嘀咕:“从县府一骨溜下放到乡公所,莫不是做错了啥事,被贬了,可看吴世昌对儿子毕恭毕敬的样子,又不像。”还想打问,又不知如何开口,正在犹豫时,人已到齐,吴世昌开口说:“这个,这个,今天是这样一个事,把大家召集到一起,首先给大家介绍县府,不,是省府派来公干的姜特派员。姜特派员家就在锦屏乡,我锦屏乡灵山秀水,出了特派员这样的青年才俊,也是我锦屏乡父老乡亲的骄傲。下面就先请姜特派员给大家训话!”说完率先鼓起了掌,台下也响起了“噼里啪啦”有气无力的掌声。姜志远缓缓站起,向大伙行了军礼,大声讲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有日寇大举进犯我中华疆土,抱有灭我华夏,亡我泱泱大族之野心。又有各种地方势力,鱼龙混杂,更有地方流氓,假借抗日之名,抢占山头、扩充队伍,各自为政,骚扰地方。为了维护政府,政令统一之权威,姜某人奉命协作金竹县组建抗日自卫总队,到锦屏乡试点组建抗日自卫队,乡设大队,保设中队,各自然大村庄设小队,由县抗日自卫总队统一节制、指挥。以后地方合法武装,只有一个抗日自卫队,其他草莽流寇等非法武装,都要依法取缔。乡自卫队员由政府发饷供养,各个保、村自卫队员,在家不误耕种,参加训练或者执行事务时按日支付报酬。村庄自卫队由各村庄自筹资金组建,人员核定后,上报县府及县自卫总队,由自卫总队节制并配发枪支弹药。为鼓励积极性,各个村庄自卫队每年考核一次,选取优秀者,直接进入县总队或者乡大队,按时领取军饷。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锦屏乡精英人士,值此国难当头之时,大家都应该精诚团结,带头做出表率;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敢敷衍搪塞,误了事谁也不好过!”吴世昌最后说:“这个,这个事特派员都说的很详细了,我就不再啰嗦。诸位都是明白人,上命难违,都知道厉害的,回家都抓紧点,早早把事定下为好。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等到政府动了真格才服软,做个驴粪蛋子也不光彩!”散会后,姜志远留下老子一起吃饭,吴世昌献殷勤说:“姜族长,你这次可要把握住机会,借着姜特派员做主办,好好把姜家老庄的自卫队搞起来,上面给发枪,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情。以往富家大户,请几个看家护院的,人好找,最难办的就是枪支弹药,一花好多钱,也买不到像样好使的家伙,成立了自卫队,我向上面保荐,姜家庄的保长,你就兼任算了,免得我又物色别个,族长兼保长,权大着呐,以后有你吃香喝辣的,别忘了老兄我的好处就是。”吃过饭,姜志远送老子回到姜家老庄。姜明福听说,吴世昌许下正贵做保长,又骂人:“他娘的吴世昌,为了让你做这个保长,我没有少在他身上花钱,老是拖着,只拿钱不办事,现在要办自卫队花钱了,倒是想起来让你做保长。自古拉队伍、抗土匪,都是官府该操心的事,干我姜家人何事?还要自己花钱管饭养着,傻子才会干的事!”姜志远说三爷:“爷爷,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今天这话可说错了,连所说的共匪,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为啥不乘着机会,把我老姜家自己的武装搞起来,在人前说话也硬气点。乱世里银元、黄金,都是靠不住的没用东西,只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你有再多金银、财宝,别人一把枪杆子顶住你脑门子,给人不?舍命不舍财的不给,人家一扣扳机,啥都不是人家的。”姜明福听了恍然大悟,忙说:“没有想到我孙子,现在说话都是一套套的道理,特训班没有白上!办自卫队有这么多好处,问题是,花费银元从哪里来?没有银元拿,那个又愿意干自卫队呢?”姜志远说:“这个也不难,其他县早有现成的套路可以借鉴,眼目前,先组织本庄青壮年报名参加训练,本庄人家,没姜没地的佃农每户收一元,大户人家依照姜租,按一定比例收取护庄费。参加训练人员,考验合格者,发枪并发一元奖励,政府发枪的事先不要说出去。不合格者就算凑钱买枪了,为了庄子里的安全,有啥不情愿的,除非不想在庄子里住了,又能到哪里去?何况各地都一样,到处都在组建基层自卫队,再说,干得好了,还可以去乡公所或者县府吃官粮,这么好的差事还会缺人手?”召集庄子里的人到小学堂前开会,姜明福亮开嗓子说:“这几年,土匪猖獗横行事小,听志远说,小东洋也打到了家门口,保不齐那一天就闯进庄子里,志远担心,到时候庄子里应付不了吃亏,从队伍里托人情找了几十杆枪,想让大家拿起枪杠子,免得外人欺负。现在本庄子里,挑选几十个精干后生训练好,组成我姜家老庄护庄自卫队,自卫队员平时没有啥事情,除训练以外,还种地做自己营生,有事为庄子里出了力,由庄子里集资发饷,干的好的优等队员,还有可能去县里吃官粮。做了自卫队员,还有五条优待:

一、凡是参加自卫队的家户免除护庄费;

二、凡是参加自卫队的佃户由东家减免两成田地租金;

三、参加自卫队家户娃娃上学免除学份钱;

四、参加自卫队家户每逢大忙季节庄子里安排五个义务帮工;

五、自卫队员免除政府征集壮丁。

还有四条对不愿做或者做不了自卫队员的约束:

一、庄子里凡是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青壮年无故不参加自卫队训练的,每人罚出大洋五元;

二、训练合格,拒不参加自卫队的驱逐出本庄,不得在姜家庄居住;

三、家里没有合格人员做自卫队员的,每年交护庄费两元;

四、家里没有合格人员做自卫队员的,每年出义务工两个,帮助自卫队员家属种田。

乡民们听到,不做自卫队员有这么多麻烦,做了自卫队员,又有这么多好处,特别是最后一条,免除壮丁太诱人,能躲过扛炮灰的风险。啥都不想,光这一条,做自卫队员的理由就够充足了。一下就报了六十多人,姜正旺家两个儿子姜志明、姜志亮都报了名,姜明福呵斥说:“你一家就占了两个,别人家咋办?便宜也不能让你一家全占了。”姜志明让了兄弟,万一派壮丁到家,自认倒霉,留下兄弟照顾老子、老娘就是了。大户李金山掏钱买下名额,让姜志明顶下自己一户之数。李金山少掏护庄费,姜志明也没有了被抓壮丁的风险,各是各的算计,皆大欢喜。训练一月,考核合格三十二名,由族长姜正贵领队,去乡公所领了枪支弹药,高高兴兴的回了家,一辈子没有摸过枪的庄稼汉,很是新鲜稀奇。十月发枪,安宁了一个月,冬月间就闹出了事情。拿枪打鸟就罢了,姜志亮、李满林、李老五、张金海等六个自卫队员嘴馋,想吃肉,趁着农闲,瞒了保长姜正贵,扛枪进山打野猪,六个人,带着五条没有见过阵仗的看家护院土狗子,“哼哼唧唧”在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不说野猪,野兔子也不见一只,看到树上蹦蹦跳跳的小松鼠,枪法最好的姜志亮卖弄手艺,一枪打掉了一只松鼠尾巴。年龄最大,脾气也大的李满林,跟着转了一天,腰酸腿痛,窝了一肚子火,正没处出气,找到了爆发口,吼叫:“我说土狗子撵不了仗,都不信,害得一大伙人,跟着林子里瞎转悠,玩得没有事干,还打起老鼠来,要吃老鼠肉啊?”姜志亮一下就恼了,还嘴:“土狗子撵不了仗,你家喂的好猎狗呢?只怕是连土狗子也喂不活!我打老鼠关你屁事!嫌累谁请你来的?还不是自己好吃,跟着一起凑人数,想吃野猪肉了!”李满林仗着自己年龄大,骂骂咧咧:“没有见过你这个小杂种,我说狗不行,你发个啥恼,狗子又不是你大爷!”两人扑到一起就要动手,大家拉着劝开,说李满林:“你又不是不知道,姜志亮心痛他家大黄狗,打老鼠费子弹,又不是你家的,呕那闲气干啥。”又说姜志亮:“李满林也算你的异姓长辈,凑在一起是为了热闹好玩,你说人家好吃就不对,他说狗不行,又不是你家一条大黄狗,犯不着伤和气。”到了下午,累得人困狗乏,林子里快看不清人,刚想回家,野猪还真被狗轰出来了,一头三百来斤的老公猪,被土狗子吵得发了恼,咧着獠牙,咆哮着冲向土狗。在自家门前户下,狗仗人势,咋乎惯了的草包土狗,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狗挤狗,缩成一团,野猪冲进狗群,狗们一阵惨叫,惊醒看得发呆的自卫队员,才想起自己手里都有家伙。忙不迭的说:“快打,快开枪打!”姜志亮喊:“别开枪,也不长眼看看,狗和野猪搅在一起,把狗打死了咋办?”他最操心的是自家那条大黄狗,林中光线昏暗,看不清楚,怕误伤了狗儿。姜志亮着急,朝空中放了一枪,想吓跑野猪,野猪听到枪响,掉头就朝姜志亮狂奔过来,姜志亮没有想到,畜生还有这个胆量,往枪口上撞,还想打,手不听使唤,枪栓怎么也拉不动。李满林喊叫:“野猪被激疯了,要撕咬人,快上树。”占了年轻利索的光,姜志亮丢了枪,刚爬上树,野猪已经冲到树跟前,张开大嘴就啃树杆,碗口粗的桦栎树眼看就要被啃断。姜志亮操着要哭的腔调央求:“快开枪,快开枪,救命呀。”都知道厉害了,谁开枪,野猪奔谁咬。李老五和张金海两个胆小的,早扔了枪爬上了大树,远远的看着。李满林招呼另外两人说:“喊起号子一起开枪,打不死野猪,畜生也摸不着枪响方向!”只听“啪,啪”两声枪响,偏偏李满林碰上了一颗哑弹,害怕别人说自己怂包,退了膛,顶上子弹赶忙着补放一枪,前后三枪也不知道中了几枪,等到两个手脚慢的拉了枪栓,重新顶上子弹,就听一阵惨叫,野猪已经把最后响枪的李满林扑到在地,咬住就撕扯,听到李满林的惨叫,树上的姜志亮来不及想,一股溜下树,冲到野猪身前,举起枪托,拼尽力气往野猪头上砸了下去,野猪只顾咬身下扑到的,没有想到这一枪托子,头一歪放了李满林,一口咬住姜志亮大腿,姜志亮喊其他几个:“我的妈呀,还不快来帮忙,等野猪咬死人呐!”三个也顾不得死活,围起来抡起枪托就砸,姜志亮喊:“打脑袋,打脑袋,别处不顶用。”张金海胆虽小,有一身蛮力气,不敢靠近野猪头,举起枪托只管朝野猪背上砸,枪托砸掉了,野猪的腰椎也被砸断,一下瘫倒在地直吼叫。回头看两个咬伤的,姜志亮裤子被撕成破布条,咬断了小腿骨;李满林脖子快被野猪啃断,下巴都咬掉了,直瞪着双眼,人已经咽了气,手脚还在不停的抽搐,惨不忍睹。好好的人,转眼就没了,五个男子汉哭的一塌糊涂。李老五枪口顶住野猪脑袋,又补了两枪,才算打死了野猪。这一场人和野猪的较量,没有胜负。人一死一伤,还带累姜志亮家大黄狗被咬断了腿;野猪疯狂到最后,终究没有逃脱一死。张金海跑回庄子里,喊了几个帮手进山,抬了死的,背着伤的回到庄子里。李满林一家哭成一团坨,李满林老婆要和没有死的几个拼命,说是:“你们几个坏了良心的,明知道我家满林年岁大,还要怂恿他一起打野猪。被野猪咬了不知道救,看着把人咬死,你们一个个,好狠的心呀!”几个有口难辨,随她骂了出气,好歹李满林死了,自己还活着,活着的总感觉对死者有愧疚,受点委屈,心里反倒宽慰点。骂得最厉害的是姜明福,听说死了人,暴跳如雷:“几个惹祸精,好端端的打啥子野猪。不吃肉要死呀,私自动用枪弹该当何罪?坐牢、挨枪子都不为过!”回头到姜正旺家看断了腿的姜志亮,又是一顿臭骂:“我早几年就说,你是个惹大祸的根子,你还不服气。是不是你领的头?怎么样,野猪肉好吃不好吃?把人家李满林命都搭进去了,让人一家老小日子怎么过?野猪咋不把你咬死算了!”姜志亮气得翻白眼,没有应付的话,咕囔了一句:“我腿好了,他家的地,我给种就是了!”姜明福说:“还嘴硬,好大的口气,他一家五口,老的老,小的小,整天要吃要喝,你养得起?私自动用自卫队枪支弹药,如今闹出人命,腿好了,等着坐牢房吧,还有时间给人种地!”姜正旺连赔不是说:“都是我没有管教好,总惹事,给三老爷添麻烦了。”姜明福对姜正旺说:“事情出了,自认倒霉算了。还好祖宗保佑,咬死的不是我姜家人。听当时情形,李满林也是为了救这个混帐东西,才丢了性命,他老婆定会不依不饶,向你家要人,凭着良心,给人一点补助,免得旁人说闲话。”姜正旺说:“得补偿,应该补偿!还要请三老爷从中说话才好。”姜明福说:“这样吧,李满林家毕竟丢了一条命,你拿出十块大洋,我给你试着说和一下,吴乡长哪里,少了二十块大洋怕拿捏不住。”姜正旺急得直挠头,姜志亮恼火的说:“不要打理了,我去坐牢就是。三十块大洋,怕是我一辈子也挣不回来。”老娘怕他说话得罪姜明福,急得用手捂住儿子的嘴巴说:“救人是正理,可是到哪里凑三十块大洋?老大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有娶下媳妇,一家拼死拼活,攒了这么多年,才攒了五块大洋。”姜志明说老娘:“都啥时候了,救人要紧,还惦记娶媳妇的事。”姜明福说:“大侄孙这句话说得有理,娶媳妇的事,可以往后推推,这事情如何推脱得了?姜正旺苦着脸说:“理是这个理,家底倒尽,也就五块银元,能有啥办法?”姜明福叹了一口气说:“常言说,救人如救火,谁叫我们是宗亲,我一个做长辈的,看着后辈落难,还有袖手旁观的道理,我也是心软,听不得人苦处,我手头总比你们宽裕点,就自己受受紧,拉扯你们一把吧。”指着床上躺着的姜志亮说:“我是看在你们做父母的面子上,若以这个犟牛球,让他坐牢,经一下磨难更好!”姜正旺去四老爷姜明荫家,借来文房四宝,让姜明福写了借钱合约,约定借二十五块大洋,每年利钱十元,年底利钱不还转本计利。五年之内还不清楚,家产、田地任凭姜明福处置。又让叫来识字的外姓财主,李金山作个见证人,三方划了押交给姜明福。三老爷就要回家取银元,姜正旺说:“三老爷也爱多费手脚,总是要麻烦你老人家打点,何苦拿来拿去,看一眼又不长肉。”张金海、李老五、李长水、刘成四个,听说打野猪闯下这么大祸事,都吓傻了,家里老的、小的,哭的、骂的一团糟。李老五、李长水、刘成三个不算主谋,向姜明福求了情,倒了家底带借债,凑了二十块银元,请姜明福帮忙打理。张金海老子早不在了,只剩老娘,两口子生了一个儿子过活,老婆听男人闯了这大的祸事,提起菜刀,要砍了张金海的双手,不住口的骂:“抢着投胎似的要当自卫队,扛着根乱枪,就不知道自己姓啥,打野猪,野猪又没有拱你们张家祖坟头,闯下大祸,一家都不消活了。干脆砍了你的一双烂爪子算球。”姜明福赶来一顿臭骂:“一个妇道人家,不晓得三从四德。是你小户人家,搁在我姜家,一绳子绑了,拉到祠堂叫你跪香,看你还敢撒野!事情已经出了,不想办法摆平,只顾得吵,你还真的想张金海坐牢,你守活寡啊。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还会救了他们几个,不管金海?”骂得张金海老婆没了声息。张金海从家里翻了八块银元,请四爷姜明荫作保,给姜明福写了十二个大洋的借钱合约作罢。连放账带收现钱,总共一百一十块大洋到了姜明福怀里,三老爷胸有成竹的来到李满林家,李满林老婆还在吵骂:“男人都被几个害死了,一家老小可咋活呀,没有王法,没人管了,家里还剩五口人,干脆一家一个,上他们家上吊算了!”姜明福厉声说:“李满林家的,你也不要骂了,我都打问过的,打野猪的事,李满林是主谋,六个人中他年龄最大,早几年也撵过野猪,还不知道野猪的厉害?偏要带着一伙不晓得厉害的年轻人撵野猪,不是找死吗?人都不在了,私自动用枪弹的罪名就免了,其他五个,都交了二三十块大洋打点此事,看看你家里,也着实造孽,从中抽出五块大洋给你,买了棺材,好好把满林葬了吧。满林拿命换来的野猪,也全归你家,够一家吃好几个月的肉呢。”野猪伤人事件,总算处理结束。回到家,姜明福就安排正贵:“抓紧把枪收回来,再这么下去,还不定出啥子凶险事情。”叫上姜志明等三个力气好的后生,拿兜子把自己抬了,直奔乡公所,一路嘱咐几个小青年:“到了乡公所,不要多说话,在外面等着就是了。”姜明福见了吴世昌就嚷:“了不得的事情,自卫队训练,枪走了火,把李满林活活打死了,他一家子在我家里闹了两天,还说是要把死人抬到乡公所找你,怕他闹腾的没了体统,抽个空子来找你透过气,看如何个办法。”吴世昌吼叫说:“就你姜家老庄事多,训个练,还能把人整没了,这个季节,天寒地冻的,谁让你们训练自卫队的?”姜明福也亮出嗓门说:“你还和我耍起了官威,那个让训练的,姜志远让训练的!怎么的,训练自卫队还犯你的王法了?要不是姜志远说过,有事先找你,给你面子。我直接叫人抬了,到县府找县长,你要是没本事,管不了,说一声,我立马走人!”吴世昌一听姜明福提到姜志远,立马软了下来:“三老爷好大的火气,我这不是着急吗,出在我乡里的事,那有不管的道理,还能推给特派员不成。”姜明福一口咬定,给李满林五十块大洋抚恤费,才好安排。吴世昌说:“一个泥腿子,还值五十块,二十块都是多的,只给二十块,爱要不要。惹急了,定他个自卫队员携枪叛逃,被当场击毙的罪名,看他往哪里闹?”姜明福底气不足,听吴世昌比自己还黑,不便过于纠缠,改口说:“乡公所只给二十块,还得我家贴钱了事,谁让姜正贵做了族长和你们这个背时的保长。和你吴乡长交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总不能为这点小事找县长给你掉脸面。”讨了二十个银元回家,一路上当着姜志明几个骂吴世昌:“狼心狗肺的东西,几多年的酒肉,算是喂狗了。为了让他把这事压下来,费尽了口舌,说上天摆下地,还要一百二十块大洋。我前后出力讨人嫌,还搭了十块大洋,到底图个啥。”姜志明说:“三老爷别心痛了,我回家和那几家说一下,还把二十块大洋凑给你才对。”姜明福说:“人世间的事,哪里分得出对错,只要各家不骂我,记住我的好,十块大洋贴了就贴了吧,谁叫我是长辈。”李满林丢了一条命,姜明福借机赚了五十五块现大洋,还有那七十块钱生钱、利滚利,要人命的不知深浅阎王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