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闻奏事,不是构陷!我们御史也是将理法的!
书名:家父朱元璋:你侯亮平查我?剥皮 分类:历史 作者:无证炼药师 更新时间:2024-06-14 16:40:58
第7章风闻奏事,不是构陷!我们御史也是将理法的!
洪棢看到侯亮平愈发黑的脸色恍然道“不是说前辈,前辈堪称天人,乃是仙官下凡。”
侯亮平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以前辈的姿态教导道“不管怎么样,能有为民为国的觉悟,就是极好的
行吧,今天就这样,巡按的行台就在凤阳
所以你也别太大意,一有机会我们就会来监察你。”
说完之后,侯亮平就直接转身,带着其他人准备离开。
身为地方县官,如果不刻意去了解,还真不知道巡按这样的大官具体是谁
侯亮平没说庐州新任巡按是谁,洪棢也没问。。。
只是他看向侯亮平背影的眼神多了几分嘲弄
“候公,既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这家伙了,那为啥不多问点?”
“对啊,你应该不会相信他的鬼话了吧,不会觉得他还真是一个清官吧?”
跟班文书看着侯亮平忍不住开口问道,他们实在是有些不解。
在他们看来,刚才他们就应该痛痛快快的训斥那家伙一顿,然后该下狱下狱,该用刑用刑
开玩笑,一个巡按弄一个知县,还不跟拍蚂蚁一样简单
侯亮平呵斥道“你们以为大明还是原来那个大元吗?而且我侯亮平是构陷的人吗?
第7章风闻奏事,不是构陷!我们御史不是疯狗,也是很讲究逻辑的!
再说,你们不会真以为这个洪棢就是没有心机的棒槌吧?”
文员互相看了看,说实话,刚才一面,洪棢刚才的表现,和那些棒槌勋贵还真没太大区别,文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丘八了。
御史都是清流,不用经历朝堂上那些勾心斗角,反正看谁不顺眼咬就完事了
理由?借口?证据?都不用
什么是风闻奏事啊~
侯亮平敲了敲脑袋,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苦口婆心道“见面第一句洪棢就说了,朝堂有奸人行那秦桧之事,祸害忠良。”
有御史文书不以为然道“可是我们御史风闻奏事,皇权特许,他洪棢一个小小知县,难道还真敢上书状告我等?
再说我等又不是那汉唐的酷吏,胡乱构陷,我们也是讲究理法的!”
其他人也附和道“是啊,朝堂盈盈诸公,焉能让其胡搅蛮缠?”
我看你们才是棒槌
侯亮平心里暗骂,反问道“那么请问,洪棢这肱骨知县从哪儿来的?”
“当然是陛下御笔亲口承认,呃……”
刚才还斗鸡一样耻高气昂,瞧不起某小小知县的御史和大理寺官员都愣住了
侯亮平看到他们发憷,内心有点暗爽,没有傻子怎么才能衬托天才的聪明?
侯亮平笑了笑“这位是陛下那儿挂过号,露过名的,所以不能跟以往一样,更不能直接构陷,得拿出实事证据证明那洪棢是个表里不一,欺骗天子的奸邪。
”
大理寺官员咬咬牙道“那我们就暗地里将他押下,假装是那乱民所为,在大牢里拷打一番,不怕他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大明刚经历乱世,文人都还没有后世那么多想法,很多时候,也是能直接动手绝不哔哔。
侯亮平叹了口气“不能,最起码在这儿临淮动不了他。
你们也看到了,人家现在的确是在为百姓做事,自己都亲自下田干活了。
你们没看到那些更是的佃户全程盯着咱们看吗?
洪棢治理水灾,补种秧苗,是下了死力气的,已经深得民心,洪棢说朝堂有奸人害他,不仅是说给我们听的,也是说给那些百姓听的
一旦洪棢有什么不测,我敢说,临淮县百姓就敢直接造反……
”
侯亮平一番话,说的众人瞠目结舌
这事儿细细一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
毕竟凤阳周边白莲教一直剿不干净,堂堂一省总督居然都是白莲教护法,这些百姓一上头,造反真的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毕竟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造反真的没什么代价。
至于为什么?说出来可能没人信
因为朱元璋太仁慈了!
没错,朱元璋对于百姓总是非常宽容,造反的百姓屁事没有,还会给予盘缠原地遣返回家,一般造反只诛首恶还有严惩当地官员
在老朱朴实的价值观里,老百姓造反了,肯定是因为有官员贪腐欺辱百姓,群情愤慨之下才会如此,所以只要把当官的杀一批就没事儿了。
令人比较意外的是,这样做的确是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会让官员比较心寒,一些棘手的案子和人比较难办。
就比如明知道洪棢这个知县不对劲,但没办法用强硬手段弄他,一个弄不好,百姓造反,桌子一掀,老朱砍官员那是真的手都不带抖一下的。
“那我们这样就算了吗?该不会这就要打道回府吧?”
“对啊,这人实在是有些太装了,还什么一心为百姓,我觉得他肯定有问题。”
“像这样的人,咱们只要用心的查一查,肯定连他的底裤都能给他扒出来。”
旁边的人看着面前的侯亮平再次开口。
最主要的是刚才洪棢说的话,让他们的心中也有些不舒服。
没有几个文人想被比作秦桧
没有几个御史想被骂做疯狗,他们堂堂御史,六部尚书,朝廷大佬都对他们客客气气的
什么时候居然被人指着鼻子骂过疯狗胡乱攀咬的?
再说一遍,那叫风闻奏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