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九十七章 曹操退兵再让徐州

书名:魂穿汉末,三造大汉 分类:历史 作者:大老虎呢 更新时间:2025-05-15 16:32:49

换源:
 

  曹操正在营帐中,与诸将商议着如何攻破徐州,忽有人匆匆来报:“主公,徐州有战书送到!”

曹操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股不悦,他伸手接过战书,拆开一看,竟是刘备的书信。只见信中写道: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

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

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

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读完,脸色瞬间阴沉,怒目圆睁,将书信狠狠摔在地上,大骂道:“刘备算什么东西,竟敢写信来劝我!这信里还暗藏讥讽之意!”说罢,他喝令将信使推出斩首,同时下令全力攻城。

这时,戏志才赶忙上前劝阻:“主公且慢!刘备远道而来救援徐州,先以书信劝和,此乃先礼后兵。主公若此刻斩杀来使,反而显得我们气量狭小。不如用好言回复他,让刘备放松警惕,然后再全力攻城,徐州城必破。”曹操听了,觉得有理,便强压怒火,命人将信使留下,准备写回信。

就在曹操与戏志才商议回信之事时,一名探马如流星般冲进营帐,大声禀报:“主公,大事不好!”

曹操心中一紧,厉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探马喘着粗气说道:“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

曹操听闻,顿时大惊失色,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原来,吕布自遭遇李傕、郭汜之乱后,逃出武关,先去投奔袁术。

袁术嫌弃吕布反复无常,拒不接纳。吕布又转投袁绍,袁绍起初接纳了他,还与他一同在常山击败张燕。

但吕布得志后,变得傲慢无礼,对袁绍手下将士肆意羞辱,袁绍因此起了杀心。

吕布得知后,只好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

张杨收留了他。当时,庞舒在长安城中,偷偷藏起吕布的妻小,并将他们送还吕布。

李傕、郭汜得知此事,怒斩庞舒,还写信给张杨,让他杀掉吕布。

吕布无奈,只好又离开张杨,去投奔张邈。

恰好此时,张邈的弟弟张超带着陈宫前来拜见张邈。

陈宫劝说张邈道:“如今天下大乱,英雄纷纷崛起。您拥有如此广阔的地盘和众多的人马,却反而受制于人,难道不觉得耻辱吗?如今曹操东征徐州,兖州空虚,而吕布是当世勇士,若您与他一同夺取兖州,霸业指日可待!”

张邈听后,大喜过望,当即让吕布出兵,一举袭破兖州,占据了濮阳。

兖州境内,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以保全,其余地方尽被吕布攻破。

曹仁多次出战,都无法取胜,只能派人向曹操紧急求援。

曹操听完探马的禀报,惊恐地说道:“兖州若失,我便无家可归了,必须立刻夺回!”

戏志才见状,趁机说道:“主公正好借此机会卖个人情给刘备,退兵去收复兖州。”

曹操权衡再三,觉得这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便立刻写了回信给刘备,随后拔寨退兵。

再说徐州这边,信使回到城中,见到陶谦,呈上曹操的回信,告知曹兵已退。

陶谦大喜过望,连忙派人去请刘备等人到城中大会。

饮宴结束后,陶谦将刘备请到上座,然后起身,对着众人拱手说道:“老夫年事已高,两个儿子又才能平庸,实在不堪承担国家重任。刘公乃汉室宗亲,德高望重,才华横溢,正可统领徐州。老夫情愿告老养病,将徐州相让。”

刘备听后,连忙起身推辞:“我来救援徐州,是为了大义。如今若无缘无故占据徐州,天下人定会认为我是无义之人。”

糜竺在一旁劝道:“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徐州富饶,人口众多,刘使君若能统领此地,万不可推辞。”

刘备坚决地说:“此事我绝不敢答应。”

陈登也劝道:“陶府君体弱多病,已无法处理州中事务,明公就不要再推辞了。”

刘备想了想,说道:“袁公路出身四世三公,天下归心,他如今就在寿春,为何不把徐州让给他?”

陈登不屑地说:“袁公路不过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天赐徐州于明公,若不接受,日后定会追悔莫及。”

刘备依旧坚决不肯接受。

陶谦急得老泪纵横,说道:“君若舍弃我而去,我死也不能瞑目啊!”

刘备再三推辞说:“此事容后再说”。

席罢,回到住所。

关羽对刘备说:“既然陶公诚心相让,兄长暂且权领徐州州事又何妨。”

张飞也在一旁嚷嚷道:“又不是我们强行索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刘备严肃地说:“你们这是想陷我于不义吗?”

此时,典韦凑到赵云身边,低声嘟囔道:“子龙,俺就不懂了,这徐州送上门来,为啥不要?”

赵云微微摇头,轻声回应:“恶来,主公向来重义,此次来徐州是为救援,而非抢夺。若此刻接受徐州,岂不是违背了主公的初心?日后定会被天下人诟病。”

典韦挠挠头,憨笑着说:“俺就是觉得可惜,这么好的地方。不过俺也信大哥的决断,他肯定有他的道理。”

赵云微笑着点头:“正是,主公仁义之名远扬,这也是我们愿意追随他的原因。他的抉择,定是为了长远的大义。”

一直沉默的郭嘉此时向前一步,恭敬地对刘备说道:“主公,嘉以为众人所言,皆有其利弊。徐州之地,战略要冲,富庶繁华,若能据之,确实可为日后成就大业打下根基。但主公坚守仁义,不愿乘人之危,此乃大善之举,亦是主公得民心之根本。”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以嘉之见,当下不接受徐州,可彰显主公仁义之名,令天下人敬仰。且曹操虽退,但其心不甘,日后必定卷土重来。徐州如今久经战乱,百废待兴,接手徐州,便要承担起徐州百姓的安危和重建之责,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不如先回北海,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届时天下归心,徐州百姓或许会再次恳请主公统领,那时接手,名正言顺,也更能稳固根基。”

众人听后,皆陷入沉思,刘备听闻郭嘉之言,心中甚慰,点头说道:“奉孝所言,正合我意。”

陶谦再三推让,刘备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陶谦只好作罢。刘备在徐州休整了几日后,便准备返回北海。

徐州百姓听闻刘备要走,纷纷前来挽留,哭声震天。

刘备心中也十分不忍,但他坚守自己的道义,不为所动。

最终,刘备带着人马,告别了徐州百姓,踏上了回北海的路途。

而徐州的局势,依旧波谲云诡,不知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