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名:回龙观记忆之城北市场 分类:都市 作者:汶东先生 更新时间:2025-04-15 21:19:49
2002年10月的北京,风里带着土腥味。
孙宇明蹲在铁皮棚子门口,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租赁合同,指腹磨得发红。父亲孙广林蹲在旁边抽旱烟,鞋底碾着地上的麦茬,咔嗒咔嗒响。
“三万块一年,比咱老家县城贵十倍。”孙广林突然开口,烟锅里的火星明灭。
孙宇明没抬头:“北京租金就这价,李主任说头批入驻的商户能拿A区大棚。”
“A区?”孙广林哼了声,“图纸上A区是中间那排,离主干道近,车能直接开进去卸货。”
“所以得抢。”孙宇明捏紧合同,“咱从寿光拉菜过来,运输损耗大,要是卸货方便,能省不少人工。”
铁皮棚子漏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啦响。远处传来推土机的轰鸣,黄褐色的土堆上飘着“回龙观城北商品交易市场”的红色横幅,边角被风掀起,像面褪了色的旗子。
“小李,你过来!”
棚子里突然传出吼声,穿蓝工装的中年人掀开门帘,正是市场管理处的李主任。他手里夹着图纸,鼻梁上架着半框眼镜,镜片上蒙着层灰。
孙广林赶紧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麦秸:“李主任,咱那摊位...”
“摊位号还没定。”李主任打断他,目光扫过孙宇明手里的合同,“你们是山东来的?做蔬菜批发生意?”
孙宇明点头:“家里种了十亩大棚,现在想搞产地直供。”
李主任笑了,露出半颗金牙:“产地直供好啊,市场就需要你们这种源头商户。不过规矩得说清楚——租金一年一付,水电费另算,摊位不得转租,违约扣押金。”
“知道知道。”孙广林赔着笑,“就是想问问,A区的大棚能不能给咱留两个?我们拉货的车都是九米六的冷藏车,得...”
“留不了。”李主任突然冷了脸,“摊位按抽签来,公平起见,明天早上八点,管理处门口抽签。”
孙宇明心里一紧:“抽签?可我们昨天来的时候,您说首批商户能优先选位置...”
“政策变了。”李主任把图纸往腋下一夹,“区里刚下文,所有摊位公开抽签,防止暗箱操作。”
看着李主任转身走进棚子,孙广林的旱烟杆在手里攥得咯咯响:“肯定是有人塞钱了,昨天还说A区给老商户,今天就改抽签。”
“爸,别急。”孙宇明盯着远处的工地,推土机正在推平最后一片麦田,土块里翻出几株没拔干净的玉米秆,“明天抽签,咱提前去排队,看看有没有门道。”
棚子外的空地上,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操着各地口音的商户聚在一起,有的蹲在地上抽烟,有的对着图纸比划。穿皮夹克的东北汉子嗓门最大,正跟旁边的河南人掰扯摊位大小。
“哎,你们听说没?这市场是从大钟寺搬过来的。”河南人压低声音,“以前大钟寺的摊位,转让费都炒到二十万了。”
东北汉子吐了口痰:“那咱可得抓住机会,听说这市场能辐射整个昌平,以后望京、海淀的菜贩子都得来这儿拿货。”
孙宇明凑过去:“大哥,您也是做蔬菜的?”
东北汉子上下打量他:“咋,小兄弟?我做土豆大葱,老家黑龙江的。你呢?”
“山东寿光,主做绿叶菜。”孙宇明递了根烟,“您觉得这抽签靠谱吗?”
东北汉子冷笑:“靠谱?我早上看见李主任收了个胖子的红包,鼓囊囊的,少说一万块。”
河南人捅了捅他:“别瞎说,小心被听见。”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一辆黑色桑塔纳驶进工地,车门打开,下来几个穿西装的人,李主任赶紧迎上去,腰弯成九十度。
“看见没?”东北汉子低声说,“那是开发商的人,听说这市场背后有区里的关系,不然这么大块地,哪能说批就批。”
孙宇明没说话,目光落在桑塔纳的车牌上,京A开头,尾号888。他突然想起家里的存折,母亲把三万块租金缝在枕头里,说这是砸锅卖铁凑的本钱。
天擦黑的时候,铁皮棚子里亮起了灯泡。李主任搬来张桌子,开始登记商户信息。孙宇明排在第五位,轮到他时,看见桌子上放着个红本本,封面上写着“商户入驻登记表”。
“姓名?”李主任头也不抬。
“孙宇明,孙广林。”
“身份证号?”
孙宇明递上复印件,突然注意到李主任面前的笔记本上,A区的摊位号已经被划了好几个勾,其中18、19号旁边写着“张总预留”。
“李主任,这A区的摊位...”他话没说完,李主任就把登记表推回来:“明天抽签,别问那么多。”
出了棚子,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孙广林蹲在墙角叹气:“要不咱找个中间人,给李主任塞点钱?”
“爸,咱哪有钱塞?”孙宇明摸了摸口袋,只剩几十块零钱,“再说了,万一被人举报,连摊位都拿不到。”
“那咋办?”孙广林急得直搓手,“咱大老远从山东来,总不能在这儿喝西北风吧?”
孙宇明望着工地远处,那里搭着几个临时工棚,灯影里有人在搬钢筋。他突然想起村东头的老陈叔,去年在县城菜市场靠给管理员送年货,拿到了黄金摊位。
“明天早点去排队,盯着抽签箱。”孙宇明咬了咬牙,“要是有人动手脚,咱就闹,这么多商户看着呢,他们不敢太过分。”
夜里的风更冷了,父子俩挤在租来的面包车上睡觉。车窗没关严,灌进的土腥味让人睡不着。孙宇明盯着车顶的铁皮,听着父亲的呼噜声,想起临出发前母亲说的话:“宇明啊,咱农民这辈子,就盼着有块自己的地。”
第二天早上六点,管理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孙宇明和父亲挤在最前面,看见李主任抱着个纸箱出来,箱子上写着“摊位抽签箱”。
“都安静!”李主任拍了拍桌子,“一共一百个摊位,A区20个,B区30个,C区50个。每个商户抽一张纸条,按号选位置。”
东北汉子在后面喊:“李主任,先打开箱子让我们看看!”
“看什么看?”李主任瞪了他一眼,“区里派了监督人员,公平公正。”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孙宇明看见一个穿制服的中年人站在李主任旁边,胸前挂着工作牌,写着“回龙观街道办”。
抽签开始了。第一个上去的是个河北来的水果商,抽中B区15号。第二个是河南的粮油贩子,抽到C区38号。
轮到孙广林时,他的手在箱子里抖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条,展开一看:A区18号。
孙宇明心里一紧,这不就是昨天笔记本上“张总预留”的号吗?
“等等!”他突然冲上去,“李主任,这个号昨天就被划掉了,是不是早就内定了?”
全场安静。李主任的脸瞬间涨红:“你胡说什么?抽签箱是密封的,监督人员在这儿呢!”
穿制服的中年人咳嗽一声:“这位同志,有问题可以向街道办反映,但现在请遵守流程。”
东北汉子突然挤过来,一把抢过抽签箱,倒过来一抖,十几张纸条掉出来,其中好几张A区的号上都有暗记——小小的三角形记号。
“操!”东北汉子怒吼,“这他妈是提前做了手脚!”
人群炸了锅。商户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骂起来。孙宇明看见李主任偷偷往后退,赶紧拽住他的袖子:“退租金!我们不跟你们玩这套!”
“别别别!”李主任声音发抖,“有话好说,摊位可以调整,A区还有几个空号...”
“不用调整!”穿制服的中年人皱起眉头,“既然出现争议,今天的抽签作废,明天重新抽,街道办会全程监督,确保公正。”
说完,他瞪了李主任一眼,转身走了。李主任站在原地,额头上全是汗,衬衫后背湿了一大片。
商户们骂骂咧咧地散开,孙宇明听见有人说要去建委举报,有人说要找电视台曝光。东北汉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兄弟,够刚啊,差点把李胖子的皮扒了。”
孙广林看着手里的A区18号纸条,突然笑了:“这下好了,明天重新抽,说不定能拿到真的好位置。”
孙宇明没说话,盯着地上的纸条,那个小小的三角形记号格外刺眼。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这个即将崛起的市场里,有人想分一杯羹,有人想守住饭碗,而他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只能咬碎牙往肚里咽。
当天下午,市场工地来了辆洒水车,开始给土堆浇水。湿润的泥土味混着柴油味,在空气里弥漫。孙宇明坐在面包车顶上,看见远处的塔吊正在组装,巨大的钢铁支架刺破天空,像头沉睡的巨兽慢慢睁开眼睛。
“宇明,吃饭了。”孙广林从车底搬出个电炉,锅里煮着挂面,飘着几片白菜叶。
父子俩蹲在地上扒拉面条,孙宇明突然看见李主任从铁皮棚里出来,正和一个穿西装的胖子说话,胖子手里掂着个信封,塞给李主任。
“爸,你盯着锅。”孙宇明放下碗筷,悄悄绕到棚子后面。
“张总放心,”李主任的声音传来,“明天重新抽,我保证您的18、19号没人敢碰。那个山东小子,我会找机会收拾他。”
胖子冷笑:“收拾什么?把他的号安排到C区最角落,让他拉的菜烂在车里。”
孙宇明捏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他想起母亲在电话里说,家里的大棚已经转包给别人,租期三年,要是在北京混不下去,连退路都没了。
回到面包车旁,面条已经凉了。孙广林扒拉着碗底:“明天抽签,咱得想个办法。”
“办法?”孙宇明突然笑了,“明天我去抽签,你盯着李主任,只要他敢动手脚,咱就把证据拍下来,送到街道办。”
“哪来的相机?”
孙宇明指了指不远处的水果商,那人正举着个傻瓜相机给摊位拍照:“借!”
夜里,孙宇明躺在面包车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车窗外,工地的探照灯亮如白昼,推土机和装载机还在作业,轰鸣声震得车身直颤。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纸条,上面是白天记下的抽签箱特征——纸箱侧面有个凹痕,是今天东北汉子摔出来的。
第二天早上七点,管理处门口比昨天更热闹。孙宇明借到了相机,藏在风衣口袋里,镜头对准抽签箱。
“今天由街道办王科长主持抽签。”李主任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大家排好队,依次抽取。”
穿制服的王科长接过抽签箱,当众打开,检查里面的纸条:“所有纸条均无记号,现在开始抽签。”
第一个商户抽中B区22号,第二个抽中A区5号。孙宇明注意到,李主任的手始终插在裤兜里,眼睛盯着抽签箱。
轮到他时,孙宇明故意放慢动作,手指在箱子里摸索,摸到那个有凹痕的位置,捏出一张纸条。展开一看:A区12号,正中间的位置。
孙广林的手在他背上拍了拍,眼里闪过喜色。接下来的抽签顺利进行,直到东北汉子抽中A区19号,李主任的脸色瞬间变了。
抽签结束后,王科长宣布结果有效,商户们可以凭号选摊位。孙宇明看见张胖子黑着脸走向李主任,两人低声争吵,李主任不停地擦汗。
“走,去看摊位。”孙广林扛起蛇皮袋,里面装着卷尺和笔记本,“A区12号,应该在中间第二排,离主干道二十米,不错。”
A区的大棚还在搭建,钢架结构已经成型,地面上用白灰划着摊位线。孙宇明量了量尺寸,每个摊位长六米,宽四米,顶棚高五米,足够冷藏车卸货。
“就这儿了。”孙广林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摊位布局,“左边放货架,右边留通道,门口装个地磅...”
远处传来争吵声,张胖子带着几个人围住东北汉子,指着他手里的A区19号纸条骂骂咧咧。东北汉子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纹身:“想抢摊位?先过我这关!”
孙宇明赶紧拉着父亲离开,他知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市场里,麻烦才刚刚开始。但至少,他们抢到了A区的摊位,离梦想近了一步。
中午时分,工地上来了辆送饭的三轮车,馒头就着白菜豆腐,五块钱一份。孙宇明蹲在钢架下吃饭,看见李主任躲在角落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张总,别急,等市场开业了,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
他咬了口馒头,面有点酸,但咽下去的时候,心里却泛起一丝甜意。不管前路多难,这个叫城北的市场,终究在他们脚下的土地上,一点点生长起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