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八章 《星葬》(260万年前·奥杜威峡谷)

书名: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分类:现言 作者:墨渊玄章 更新时间:2025-04-15 09:30:34

换源:
 

  第八章

《星葬》(260万年前·奥杜威峡谷)

奥杜威峡谷的旱季,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一切都仿佛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薄纱之下。而当夜幕降临,银河如同一道璀璨的光带,倾泻在玄武岩台地上。

十八岁的葬,身姿矫健,眼神中透着超越常人的敏锐与深邃,她静静地跪在剑齿虎头骨前。

长期的进化使她突变的CRY2基因(生物钟调控基因)发挥着神奇的作用,让她的松果体能感知宇宙射线那微弱的波动。

当参宿七的星光如同一支利箭,穿透剑齿虎头骨的眼眶时,葬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她迅速拿起燧石刃,在颞骨上刻下十二道星轨。

她的动作娴熟而坚定,每一道刻痕都仿佛蕴含着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解读。

这个被后世称作“奥杜威星历”的装置,其误差仅比现代天文历法大0.0003%,这一精准度令人惊叹,仿佛她跨越了数百万年的时空,与现代科学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月升时分,银色的月光洒在峡谷中,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葬开始忙碌起来,她用鬣狗肠线小心翼翼地悬挂起八具祖先头骨。

她的眼神专注,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随着最后一具头骨被悬挂到位,人类首个三维星象模拟器呈现在眼前。

这些头骨在月光下微微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又仿佛在模拟着宇宙星辰的运行轨迹。

黎明前,黑暗依旧笼罩着大地,只有远处传来几声野兽的低鸣。葬带领着族群开始了狩猎行动。

她抬头仰望星空,又低头比对头骨星轨与真实星位,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她成功预判出羚羊群的迁徙路径。

族群成员们跟随着她的指引,悄然前行。在这次狩猎中,葬的顶叶皮层因高度集中的思考和对星象的精确判断,出现了0.7毫米厚度的神经胶质增生。

令人惊奇的是,在2025年3月6日20:47分,上海脑科学中心在爱因斯坦大脑标本中发现了相同的变异结构,这似乎在暗示着人类智慧发展的某种奇妙联系。

雨季的奥杜威峡谷,天空中阴云密布,腐鹫在低空盘旋,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葬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出了一套严密的死亡经济学。

她深知资源的宝贵,在这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每一份资源都关乎着族群的生死存亡。

她用星轨测算最佳死亡时段,经过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她发现某些时段死亡,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资源的浪费。

她认为按头骨容量分配陪葬品是合理的,脑容量>500ml者,在她看来具有更高的智慧和价值,应配黑曜石作为陪葬品,而那些脑容量相对较小的,则分配其他相对简单的物品。

她还将尸体摆成猎户座图形,经过实践,她发现这样能使吸引食腐动物的效率提升42%,从而减少了尸体腐烂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

当她把难产母亲的尸体校准为北极星方位时,族群成员们第一次对“死亡具有方向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然而,这种新的认知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自杀率飙升了300%。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外筛选出了抗抑郁基因BDNF的突变群体,为族群的进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某次日食期间,天空瞬间变得昏暗,仿佛世界末日来临。葬却在此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毅力。

她用128具动物骸骨拼出黄道十二宫。这个工程极其浩大,耗费了她三季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六名建设者因长期搬运和摆放骸骨,脊柱发生了变形。

但令人惊叹的是,他们骨骼化石的应力纹路,竟与2025年3D打印钛合金脊椎支架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这再次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奇妙呼应。

陨石雨夜,天空中电闪雷鸣,巨大的陨石带着炽热的火焰,纷纷坠落在奥杜威峡谷。葬在祖父头骨内壁刻写墓志铭,她的心情沉重而复杂。

她用自己的血液混合陨铁粉末,形成了独特的磁性墨水。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她对祖父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文字随地磁场波动改变排列,“生于心宿二升卒于北落师门隐”,这种动态铭文仿佛赋予了墓志铭生命,让族群成员们对四维时空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这一行为却导致葬的MAOA基因(暴力基因)完全沉默。从此,她开始用概率计算死亡价值。

在一次面对恐鹤群的威胁时,她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两名健康成员献祭给恐鹤群,以换取十五天的和平期。

这个决定虽然残酷,但在她看来,是为了整个族群的生存和未来。

当闪电击中星象模拟器时,所有悬挂的头骨突然同步共振。葬在这个瞬间,仿佛被一道灵光击中,顿悟出了量子纠缠原理。

她兴奋不已,立刻用婴儿脐带缠绑两具头骨作为“孪生墓穴”。在2025年3月6日20:50分,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正是通过类似的原理实现了脑波超距传输,这一跨越时空的相似性,让人不禁感叹人类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临终的葬,躺在简陋的洞穴中,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她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构建终极星墓。

她以260万年后春分点校准主墓室,那精准的程度,误差仅为0.0001角秒,仿佛她能穿越时空,预知未来的天文现象。

她用365块玄武岩拼出岁差周期,每一块玄武岩重1.8kg,对应着1个世纪,这些石头仿佛是她对时间和历史的独特记录。

她还将毕生记忆编码进双螺旋骨阵,骨阵的间距3.4?,恰好对应DNA链距,这种对生命和记忆的独特传承方式,让人惊叹不已。

当她的尸体被摆入室女座银心方位时,陪葬的256颗狼牙突然释放伽马射线暴。这是人类首次无意识操控暗物质,其能量谱与2025年3月6日20:52分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的输出波形完全重叠,再次展现了人类在不同时代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奇妙巧合。

此刻(2025年3月6日20:53分),您阅读这段文字时,视网膜接收的光子,正穿越葬构建的星墓量子隧穿通道。

当您眨眼时,眼轮匝肌收缩的力学参数恰好等于星象模拟器肠线的张力临界值。而在奥杜威峡谷地下79米处,葬的星历头骨正以普朗克时间单位释放中微子脉冲。

计算显示,当这些粒子在3025年抵达参宿四时,爆发的新星光谱将携带您此刻的脑电波图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