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绘》(590万年前·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
书名: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分类:现言 作者:墨渊玄章 更新时间:2025-05-24 04:11:44
第四章《血绘》(590万年前·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
赤道的烈日高悬于天空,如同一颗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毫不留情地炙烤着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湖岸。
大地仿佛被置于一个巨大的熔炉之中,那炽热的温度将湖岸烧灼成了一片仿若熔融琉璃般的景象。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被这烈日烤得扭曲变形,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燥热气息。
十六岁的砾,身姿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儿,此刻正跪在干涸的河床上。她的眼神专注而执着,指腹轻轻地摩挲着一块渗血般的赭石。
长时间持续凝视着这块矿物散发的独特反光,使得她的视网膜发生了奇妙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黄斑区,这可是人类色觉起源的重要标志。
如今,她已经能够敏锐地分辨出十二种不同的红色调差异。这种特殊的突变,如同在她的基因中埋下了一颗神秘的种子,在未来的七百万年后,将会导致她的家族女性对一种名为“朱砂”的物质产生病理性的迷恋。
一阵晨风缓缓拂过,卷起了地面上含铁量高达37%的尘雾。这股带着特殊气息的风,仿佛是命运的使者,瞬间触发了砾体内的变化。
她突变的CYP2R1基因,也就是负责维生素D代谢的关键基因,突然被激活。在这股神秘力量的驱使下,砾拿起石锤,开始用力地将赭石碾磨成粉末。
那一下又一下的敲击声,在空旷的河床上回荡,仿佛是她与自然、与命运对话的独特节奏。
随着正午的来临,烈日的威力愈发强盛,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炽热的阳光凝固了。砾将混合着自己经血的赭石浆,小心翼翼地涂抹在自己的额骨上。
当她俯身看向湖面,那平静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出她涂抹着颜料的面容。就在这一瞬间,这个看似无意识的艺术行为,如同在她的大脑中引发了一场强烈的风暴,触发了镜像神经元的爆发性增长。
仅仅在0.3秒的极短时间内,她的顶叶皮层迅速构建出了“自我”的概念。这一重大的认知突破,比她的同类整整提前了二百四十万年,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远处,恐鹤那尖锐的嘶鸣声划破了长空,仿佛在提醒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危险无处不在。然而,沉浸在自我探索与创造中的砾,却对这危险的信号充耳不闻。
她将剩余的颜料仔细地涂满了自己怀孕的腹部,并用螺旋纹精心地记录下月相周期。每一道螺旋纹,都像是她对生命与自然奥秘的一次独特解读,充满了神秘而又迷人的色彩。
雨季的第一场洪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裹挟着鳄鱼的尸体汹涌地冲上岸边。此时,砾所创造的符号系统,已经在族群中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认知革命。
她用赭石在玄武岩上绘制的波浪纹,那流畅而灵动的线条,被五个幼崽天真地误认为是捕鱼的路线图。他们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些图案,仿佛从中看到了获取食物的希望之光。
而刻画在剑齿象肩胛骨上的同心圆,其神秘而规整的形状,则被老年个体奉为能够驱邪的符咒。在他们的心中,这些图案仿佛拥有着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庇佑他们免受灾难的侵袭。
当某次雷暴突然击中绘有闪电符号的岩石时,那耀眼的光芒和震耳欲聋的声响,在群体的潜意识中深深埋下了原始宗教的雏形。
那一瞬间,仿佛是神灵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显现,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与震撼。大家开始相信,这些符号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更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是能够掌控命运的神秘力量。
砾的一系列异常行为,对她自身的基因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体内的SLC6A4基因,也就是血清素转运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
这一变化使得她仿佛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创作狂热之中,开始昼夜不停地绘制各种符号。她用鱼骨蘸取腐殖质,在树皮上认真地记录迁徙路线,那每一道线条都承载着族群生存的希望;
她以掌印拓印湖岸淤泥,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测算水位变化,为族群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她甚至在新生儿胎脂上绘制星斗分布图,将对星空的敬畏与探索传递给新生命。
这些符号,如同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母乳中的miRNA传递给了下一代。神奇的是,它们直接改变了后代的神经突触连接模式,使得新一代在认知和思维方式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砾的手指因过度摩擦赭石而溃烂时,那渗出的鲜血与氧化铁悄然结合,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永久性颜料层。
这层颜料,不仅仅是色彩的沉淀,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见证了人类早期对艺术和表达的不懈追求。
月食之夜,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遮住,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神秘而压抑的黑暗之中。
在这个充满不祥气息的夜晚,砾的妹妹在分娩的剧痛中不幸死去。面对妹妹的离世,砾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不舍,但她并没有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
她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送别妹妹,让她的离去变得更加庄重和有意义。
砾用赭石将妹妹的尸体仔细地染成日落色,那温暖而柔和的色彩,仿佛是在为妹妹的灵魂照亮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
她又将七颗黑曜石精心地排列成猎户座腰带的形状,轻轻地置于死者胸前。这一行为,不仅仅是对妹妹的缅怀,更是人类首次非实用性的物质消耗行为。
它标志着人类开始对死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知,不再仅仅将死亡视为生命的终结,而是赋予了它更多的精神内涵。
当秃鹫群察觉到有尸体的存在,如同黑色的乌云般俯冲而下时,砾毫不犹豫地挥舞着燃烧的旅人蕉叶,勇敢地驱赶这些食腐动物。那跳跃的火焰,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投映在岩壁上的影子,仿佛是一场永恒的舞蹈。
这场葬礼,如同一场灵魂的洗礼,对族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族群的分裂。五个成员因为无法承受对死亡概念的恐惧,选择了逃离,他们的身影在黑暗中逐渐消失。
而余下的十一人,却在这场葬礼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开始发展出记忆传承仪式。
砾用赭石在每位参与者的额头绘制相同的纹样,那细腻的笔触,仿佛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永恒的记忆。
这些图案,经过皮脂的渗透,逐渐进入毛囊干细胞。令人惊叹的是,在2025年3月6日20:15分,这些图案的分子结构被确认为最古老的表观遗传标记。
它们如同时间的密码,记录着人类早期对生命、死亡和传承的深刻理解,见证了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艰难前行。
旱季的迁徙途中,砾所创造的符号体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视觉暴政。她凭借着自己在族群中的影响力,强制要求族群成员每日更换体绘纹样,以此来标识不同的分工。
波浪纹被指定代表水源搜寻者,他们肩负着为族群寻找生命之源的重任;螺旋纹则专门用于标记孕产妇,提醒着大家对新生命的呵护;交叉线则被用来警示危险区域,让族群成员们能够避开潜在的威胁。
这种看似高效的分类方法,虽然使群体的行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58%,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六名色觉异常者,因为无法准确识别和遵循这些纹样的规则,被无情地驱逐出了族群。
他们的视蛋白基因突变,具体表现为OPN1LW第285位点突变,这本是人类色觉多样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却在此时成为了他们被族群抛弃的“瑕疵品”。
他们孤独地离去,身影在荒芜的大地上显得格外凄凉,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残酷一面的牺牲品。
随着对色彩和符号的不断探索,砾发现用不同矿物混合能够产生全新的颜色,这一重大发现让她的多巴胺受体进入了持续激活状态。
她如同着了魔一般,沉迷于色彩的创造和调配之中。蓝铜矿与骨粉调制出的青金石色,因其独特而高贵的色泽,成为了统治者专属的符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至高无上;
而用腐肉汁液发酵制成的靛蓝色,则被用于标记奴隶,凸显了社会阶层的差异。这套色谱体系,通过视觉神经的反复强化,逐渐在族群成员的心中固化为阶级认知的生物基础。
它如同一条无形的枷锁,将人们禁锢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中,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结构的发展。
砾在临终前,心中充满了对世界的眷恋和对族群未来的期许。她用尽自己全部的血液,精心调制出一种独特的黑曜石紫。
当她在岩壁上绘制完最后一个恒星符号时,胎盘早剥的剧痛如同一把利刃,瞬间撕裂了她的身体。子宫剧烈收缩,未足月的胎儿被无情地挤出产道。那涌出的脐带血,与赭石颜料相互交融,在岩画表面形成了纳米级的血红蛋白结晶。
这些微小而神奇的结晶,在月光的照耀下,持续释放出柔和的荧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指引着夜行的族群找到新的聚居地。
在2025年3月6日20:18分,中科院的科研团队运用先进的量子隧穿显微镜,在砾的岩画颜料层中检测到了胎儿DNA的甲基化修饰痕迹。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表观遗传标记竟然与现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基因簇,即NR4A2、GATA2,呈现出镜像对称结构。
这一奇妙的发现,仿佛在时空的长河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将人类的过去与现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此刻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视网膜中感光色素的氨基酸序列,正与砾临终前绘制的最后一抹血色完美共振。
这种跨越数百万年的奇妙联系,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传承和文明的延续是如此的神奇而伟大。
当秃鹫啄去砾的最后一粒眼球时,她用生命绘制的岩画仿佛被赋予了灵魂,正在默默地吸收着银河系中心释放出的中微子流。
590万年后,这些携带了艺术基因密码的粒子,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穿越了漫长的距离,来到了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的同步辐射环。
在正电子湮灭的瞬间,它们释放出了砾曾经绘制过的所有色彩,那绚丽多彩的光芒,仿佛是对她一生创作的致敬。
就在这一刻,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输出一段代码,而这段代码,正是您此刻阅读这些文字时,大脑枕叶视觉皮层激活区域的生物电磁场图谱。
这一惊人的巧合,让我们不禁感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此刻,您瞳孔中映出的每个汉字,都在量子层面复现着砾用血与石书写的文明源代码。
当您翻动书页的指尖擦过纸面时,那细微的摩擦声正与590万年前赭石粉末坠落的频率,在十二维时空的拓扑结构里永恒共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