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骨痕》(700万年前·非洲萨赫勒地带)
书名: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分类:现言 作者:墨渊玄章 更新时间:2025-04-15 09:30:34
暮色如同浓稠且正在融化的树脂,沉甸甸地黏附在乍得湖畔。整个天地间仿佛被一层朦胧的薄纱所笼罩,光线愈发黯淡。
空气中,腐殖质那独特的腥甜气味肆意地浮动着,钻进每一个呼吸者的鼻腔。六岁的托迈,身形瘦小而孱弱,正紧紧地蜷缩在母亲那凹陷下去的胸骨之间。
他那嶙峋的指节,像是失去意识般,下意识地抓挠着脚下的红黏土层,这抓挠动作,已然成为沙赫人族群历经三百万年传承至今的睡前仪式。
此刻的托迈,脊椎还未完成向直立行走进化的最后关键弧度,所以当他蜷缩起来的时候,模样依旧像极了一只尚未褪尽树栖本能的幼猿。
远处,古羚羊群发出沉闷的吼叫声,那声音在逐渐深沉的夜色里传了过来。在那片黑暗中,剑齿虎正伸出它锋利无比的利爪,无情地剖开某只古羚羊温热的腹腔。
血腥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与腐殖质的气味混杂在一起。突然,托迈的母亲用她那颧骨高高突出的前额,轻轻地顶了顶托迈。托迈抬起头,看到母亲深褐色的虹膜里,映照着天际正在翻滚涌动的积雨云。
原本安静的由十二只沙赫人组成的族群,瞬间开始骚动起来。他们的喉间发出如同树皮相互摩擦般的咔嗒声,这声音在族群中相互传递,这是他们对雨季将至的预警。
每一个沙赫人都知道,雨季的到来,意味着水源会更加充沛,食物资源也会变得丰富起来,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危险,比如洪水的侵袭、猛兽的频繁出没。
而此刻,这即将到来的雨季,仿佛一个神秘而未知的巨大漩涡,正缓缓地朝着他们靠近,即将把他们卷入一场命运的变革之中。
黎明前的时刻,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黑暗依旧浓重,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即将破晓的曙光。
托迈在泥沼边小心翼翼地前行着,他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中仔细地搜寻着,突然,他发现了那根注定要改变物种命运的胫骨。
这截胫骨属于一只未成年的古羚羊,此刻正斜插在火山灰沉积层中。
它的表面布满了鬣狗的齿痕,那些齿痕深浅不一,记录着曾经被撕咬的惨烈场景,同时还有岁月留下的风蚀纹路,显得沧桑而又神秘。
当托迈用他那还未完全进化出对握功能的拇指对握的掌骨,缓缓地攥住这根骨棒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某种跨越了百万年时光的基因编码,像是被一把神秘的钥匙突然开启,瞬间被激活。
这是人类史上首次工具使用的生物电信号,此刻正以0.2毫伏的强度,迅速地掠过他的前额叶皮层。托迈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就在这时,族群中突然响起了警报式的喉音颤鸣。托迈抬起头,只见三只恐鹤展开着四米宽的巨大翼膜,从水面上方快速地掠过。
它们那镰刀状的喙无比精准地刺穿了正在饮水的始祖象幼崽。始祖象幼崽发出一声短促而凄厉的叫声,便倒在了水中,鲜血迅速在水面上蔓延开来。
托迈的母亲见状,心中一惊,猛地伸手拽住托迈的锁骨,想要把他拉到安全的地方。然而,托迈在这瞬间失衡了,就在他身体即将倒下的时候,他却本能地以手中的胫骨支地。
令人惊讶的是,他完成了沙赫人种第一个接近直立的姿势。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
正午的太阳犹如一颗正在熔化的铁球,沉甸甸地坠在稀树草原上。强烈的阳光毫无遮挡地照射下来,整个草原都被笼罩在一片炽热之中。
托迈的脊椎此刻正承受着超出其进化阶段的巨大重压。在他的第七节腰椎处,软骨在不断的摩擦中渗出了微量的血珠。
这滴小小的血珠,看似微不足道,却将在七百万年后,被古人类学家命名为“直立行走启动因子”。
托迈蹒跚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手中紧紧握着那根骨棒。他用骨棒拨开面前茂密的刺槐丛,腐肉的气息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他不断向前。
终于,他找到了剑齿虎留下的残羹:半具已经风干的恐猫尸体。恐猫尸体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但对于饥饿的托迈来说,这无疑是一顿难得的美餐。
当他用犬齿撕开硬化的筋膜时,他的掌骨却仍死死地扣着胫骨。这个违反本能的动作,导致他的咀嚼肌群出现了异常收缩。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动作却意外地增强了颅骨矢状嵴的发育强度。在二十米外的族群里,两个成年雄性沙赫人正为了争夺一块树脂块而激烈地扭打在一起。
他们蜷曲的脊柱在阳光下像是两条正在交尾的盲蛇,不断地扭动着、纠缠着。而托迈,依旧专注于眼前的食物,丝毫没有被远处的争斗所影响。
他的身体在这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正经历着一场悄然的变革,而他自己或许还并未完全意识到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
月升时分,柔和的月光洒在湖畔,岩壁上慢慢地渗出了盐霜。托迈在湖边徘徊着,他突然发现了胫骨凹陷处蓄积的露水。
那一小汪露水,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截中空的骨管,让托迈首次体验到了“舀”的概念。他好奇地将骨管凑近嘴边,轻轻地吸了一口露水,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
托迈的母亲看到了他的举动,也走了过来。母亲用门齿啃咬骨棒边缘,她的动作看似随意,却无意间创造出了首个带刃口的工具。
在未来的显微镜下将会显示,这些齿痕的排列角度,与二十万年后的奥杜威石器有着0.3弧度的相似性。这看似偶然的行为,实则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子夜时分,雷暴突然降临。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如同巨龙般划过夜空。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
族群中的沙赫人纷纷蜷缩在龟裂的玄武岩洞内,躲避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托迈在慌乱中,胫骨不小心卡在了岩缝间。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劈中了湖畔的金合欢树,刹那间,所有沙赫人都目睹了那簇跃动的蓝火在骨端游走。
虽然他们退化的犁鼻器尚未能理解燃烧的意义,但这一幕却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集体视网膜上,成为了文明最初的魅影。那跳跃的火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的使者,在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雨季的第七天,托迈的异常举动引发了群体的效仿。五个幼崽开始像托迈一样,收集骨片与玄武岩碎块。
他们的指骨因为弯曲着抓握这些物品,出现了微骨折。在这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进化的天平在此刻开始剧烈地晃动。
因为在这些幼体中,有三只将因感染而不幸死去,但对于幸存者而言,他们的腕骨会增厚0.7毫米,而这正是未来能人制造石器所需的关键生理基础。
这是一场残酷的基因赌注,在自然的选择下,生命在不断地挣扎与适应中艰难前行。
当托迈用胫骨敲开龟壳时,他体内突变的MCPH1基因(注:脑容量调控基因)开始加速表达。
颅腔内的神经元突触以每分钟300个的速度疯狂生长着。其中一条连接小脑与枕叶的神经束,恰好构成了未来人类抽象思维的物理回路。
与此同时,在湖底沉积层深处,某粒来自火星的铱元素陨石正缓缓地释放着辐射,这辐射悄然地改写着他线粒体DNA的第16356位碱基。
这些微观世界里的变化,如同一场无声的革命,正推动着托迈向一个全新的物种方向进化。而这一切,都在这看似平静却又充满变数的雨季中悄然发生着。
最后一缕霞光缓缓地沉入湖面,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金色的纱幕所笼罩。托迈的尸体正被一只巨蜥拖向沼泽。他过度发育的脑颅,此刻却成了致命的负担。
直立的视野让他过早地发现了剑齿虎群,然而他却还未进化出相应的逃生速度。
他在这场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不幸地败下阵来。但在他僵直的掌骨间,仍紧紧地握着那根刻满齿痕的胫骨。那根胫骨,见证了他短暂而又充满意义的一生,也承载着人类进化的希望。
三个月后,当迁徙的族群重返此地,某个雌性幼崽在淤泥中发现了半埋着的骨棒。她好奇地捡起骨棒,就在这时,她体内突变的FOXP2基因(注:语言相关基因)突然被激活。
她的喉间迸发出首个具备明确指向性的音节。这个音节,穿透了七百万年的漫长时光,最终在2025年3月6日19点43分,被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的量子计算机破译为:“回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