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金陵族亲有人才(2/6)
书名:红楼:心愿悬赏,开局惜春骑大马 分类:历史 作者:码上开花 更新时间:2024-07-31 01:55:34
陪同拜祭王熙凤的父母,只是顺路。
贾蓉真正的行程终点,是贾家的祖坟核心圈。
这里埋着老太公,埋着初代二代的宁、荣国公。
贾珍死后,也埋在这里。
等贾敬和贾赦死后,必定也是要埋在这里。
至于贾政,没资格。
金陵各家的族老,早已汇聚在老太公坟前。
祭祖,不仅是出于孝心,也是巩固权势的需要。
“私盐之利,金陵各房陷得多深?”
在守灵人的小屋,贾蓉开门见山:“同行的有几家,敌对的有几家,分别是谁?”
神京的新老勋贵集团,甚至是皇家,都牵扯进了盐务里。
金陵支脉的族亲,作为江南地区的土霸王、坐地虎,不可能不进场分一杯羹。
朝堂派出盐务调查团下江南,必定要查出点名堂来,才能回京交差。
大老虎不敢碰,小苍蝇肉太少,和盐务衙门勾连谋利的地头蛇,不大不小正好用来祭旗。
族老们交换过眼色,推举威望最高的贾珰上前答话。
“好让族长知晓,我等从珍族长在位时,已经从私盐买卖中抽身了。”
贾珰的语气中有苦涩,也有庆幸:“珍族长不支持我们掺和进盐、铁买卖,没有两府的助力,金陵各分家没资格进场夺利。”
贾蓉的眼神冷了下来。
不来金陵不知道。
金陵分家的族亲,掌权的一个个都肥成猪了!
穿金戴银只是等闲。
刚才祭祖时,地上铺的不是石板,不是麻布,是红色的丝绸!
薄如蝉翼的上等丝绸,铺在地上垫脚。
视线一扫,甚至无法透视。
没有十几层打底,达不到这种效果!
单是铺地的丝绸,价值都超过万两银子,加上其他的摆设和用度,这场祭祖的总花销堪称惊人。
银子从哪儿来?
不涉盐铁,靠种田?
“看来金陵各分家确实经营有道,如此,我就放心了。”贾蓉不咸不淡的回应一句,端起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茶。
替族人兜底,紧要关头拉一把,是族长的责任。
是责任,不是义务。
可担,可不担。
“族长一片好心,我等岂能不知?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也没必要瞒着啊,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能混到族老的位子,都鬼精鬼精的,察觉贾蓉的不满后,连忙解释:“我们不卖盐铁,只贩运盐铁。
帮官府运,帮勋贵豪门运,只要付银子,都帮忙运。
盐铁利润高,保费高,运费也高,不少赚银子。”
贾蓉追问道:“私卖盐铁是违律犯法的事儿,谁家不是偷偷摸摸的秘密进行?还能从外面找运力?”
盐铁专营,供给了国库近半的税收。
私卖盐铁被逮住,要是上纲上线,足以抄家。
哪有让外人插手的道理?
这不是将把柄往别人手里送吗?
贾珰笑的得意,恭敬抱拳:“二十多年的老字号,从未失手过。现在各家每年最大的进项,是向边疆运输赎罪用的盐铁银粮。
涉及盐铁买卖的,随时都可能出事,提前把赎罪的物资运到边塞,出了事儿也能少受点罪……边军可不在乎是官盐还是私盐,货物能运到就行。”
人才啊!
贾蓉忍不住感叹。
借朝廷的赎罪律,贩卖焦虑。
干抄家杀头的买卖,可不得多留点后手。
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儿孙们考虑。
万一事发,总不能被满门抄斩吧?
罪不至死的,与其流放千里,不如花物资赎罪……抄家后没钱?可以提前预备好物资送到边疆藏起来,需要用到的时候,直接向边军交割。
贾蓉坚信,金陵族亲们为了生意兴隆,肯定到处游说过这一理论。
“是谁的主意?人在不在场?”
片刻后,一身青衣的读书郎走进小屋:“九房贾芝,拜见族长。”
“还是个秀才,不错。”贾蓉笑吟吟的点头,“简单谈谈你对家族事务的见解,有好想法,大胆提。”
贾芝的视线,从族老们的脸上一一划过。
有期待,有鼓励,有漠然……无人反对。
贾芝鼓足勇气,朗声道:“敢问族长,元妃娘娘为什么要参与这次省亲?芝以为不妥。”
“咚——”
“嘭——”
“啪——”
拐杖敲地声,念珠砸地声,手掌拍桌子声,此起彼伏。
族老们震惊于贾芝的大胆,想呵斥,想帮忙求情,终究是没开口,都把视线集中到贾蓉身上。
贾蓉的语气颇为玩味:“你觉得哪里不妥?说说。”
“其一,刚刚晋升为宫妃,当谨言慎行,先站稳脚跟。”
“其二,听闻勋贵老亲们刚刚联合起来示威,省亲的时机不对。”
“其三,省亲的名单有问题,没有一位出自文官之家的宫妃,这不合理。”
“其四,窃以为,盐务调查团出现的时机太巧,很可能不只是奔着盐务衙门来的,搂草打兔子,也要寻找各位宫妃娘家的错漏。”
贾芝俯身拜下,条理清晰的解释,末了又补上一句:“娘娘出自荣府,姓贾,能得到陛下的宠爱已是侥幸,有建园子的银子,不如送入宫中打点一二,富贵才能长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