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祥瑞土豆(2/6)
书名:红楼:心愿悬赏,开局惜春骑大马 分类:历史 作者:码上开花 更新时间:2024-07-31 01:55:34
当今并不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长于深宫的糊涂天子。
恰恰相反,他对农事有不浅的认知。
亲自下过地,还曾向老农取过经。
当今虽然是上皇的嫡子,乃先皇后所出,但前面有好几个哥哥,按理说皇位是怎么都落不到他的头上。
所以,在年轻时,选择种地少折腾,是自保之道。
不仅仅做表面功夫,是实实在在的打理土地和皇家田庄。
农家常说:猪能吃的,人也能吃。
灾荒年间,树皮都是好东西,只要能饱腹,管它是盆栽还是花卉,有一口吃的就要马上塞进嘴里。
土豆熟食既然能送进承乾殿,肯定是试过毒的,贾蓉吃了那么多年都没事儿,当今也不怕谋害……
承乾殿里,肉香四逸。
大太监无舌分装出三碗,摆在桌案上。
贾蓉先动手,吃的香甜又迅猛,一碗吃完又自己动手挖,还专挑牛肉块儿……牛是重要的牲畜劳力,随意杀牛犯法。
宁府几场宴会下来,因意外而死的牛太多,已经有差役上门求情,年前万万不能再有耕牛摔死了。
其次是无舌,抱着英勇就义的心态开吃,肉汤伴着土豆下肚,发现味道意外的不错……
当今开始品尝时,特意将牛肉划拉到一旁,甚至沥干了肉汤,将土豆块放进茶水中涮了涮,才送进嘴里细嚼慢咽,闭着眼睛品尝滋味。
等贾蓉将海碗清空后,当今才睁开眼睛,赞道:“好粮食!当赏!挑不挑地?亩产多少?可有三五担?”
因为粮种、肥力、灌溉等因素的限制,现在的主粮亩产也就两三担,杂粮辅食产量会高一点,一般也很难超过五担。
一担,大概就是一百斤上下。
“土豆种植不太挑地,旱田能种,砂地也能种,”贾蓉笑吟吟的回答,想了想补充道:“对灌溉也要求不高,有点水就行。”
以前当成盆栽养,有时候忘记了,三五十天都不浇水,‘灌溉’全靠老天爷赐下的雨水。
贾蓉指向四分五裂的花盆,缓声道:“亩产……就盆栽这种苗,一亩地能种两三千株。”
话音落地,承乾殿里落针可闻。
良久后,无舌失礼的呻吟出声:“二十担?”
他也是农家子出生,灾年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被卖掉,兜兜转转进了皇宫,熬了几十年才熬出头。
亩产二十担,做梦都不敢想。
贾蓉却还嫌不够,补充道:“要是肥力足,一亩地种四五千株,也是可以的。”
后世有良种,科学施肥,科学管理,土豆亩产动则五六千斤,有的甚至八千斤上万斤……
“爵爷,君前无戏言!”无舌好心的提醒,又替当今问出最想问的话:“可有实据?”
贾蓉笑呵呵道:“我家田庄种着呢!种子不多,只种了几十亩地,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丰收了。”
“好!”
“好!”
“好!”
当今连赞三声,赞一次,拍一次桌案,激动的起身,按住贾蓉的肩膀:“宁府的小子,你,很好!”
兴奋的在殿里踱步,等到情绪稍显平静后,才缓缓说道:“贾元春,晋为宫妃,赐号为元妃。贾政,升司农郎中。”
贾蓉眼巴巴的,询问道:“陛下,微臣呢?你怎么赏赐荣府,不管我宁府啊?先父曾经说过,宁国府是宁国府,荣国府是荣……”
“闭嘴!”
当今的视线电一样的扫过来,冷笑道:“贾秦氏,赐郡主封号,宫人四队,教养嬷嬷两人,就住在你宁府,不另外修建郡主府。”
贾蓉歪头想了想,追问道:“有名无实?有实无名?
不限制我另娶平妻和妾室吧?
先父曾经说过,要多娶妻,多纳妾,多子多福……宁府就我和小姑姑两根苗儿,开枝散叶可全靠我了。”
“滚蛋——”
当今没赞成,也没反对,笑骂出声,挥手赶人。
等到贾蓉一步一挪的往殿外走时,当今平淡的声音传了过来:“划出一半的土豆田,让司农寺接手,半个月后,朕要看看亩产到底有多少。”
贾蓉转过身,期期艾艾的道:“收完了土豆,那田,还是我宁府的吧?”
“滚!”
等到贾蓉走远了,当今抓起桌上的土豆,小心的把玩。
“亦菜亦粮,好东西啊!别说四五十担,只要亩产超过十担,天下百姓在灾荒年景都能多几口吃食。”
无舌凑趣道:“这才是国朝的大祥瑞,是陛下当政的大功绩,足以宣告祖庙。”
“不急,等收获了再说,半个月而已,朕等着!”
当今嘴角带笑,很是满意:“宁府的小子,还是不错的,种地还真种出名堂来了……到底赏点什么,朕要好好思量思量,太年轻,性子不稳容易飘,也不能一下子赏太重。”
无舌闭嘴不言。
恩赏出于上,不是他做奴婢的能多嘴的。
伴君如伴虎,有分寸才能活得久。
当今念叨半晌后,轻声道:“去宣旨吧,元妃,贾郎中……父女两人,一个告密,一个示威,荣国府的,可真是一脉相承啊!
拿小本本来,朕要再添两笔,一个个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