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茶肆戏说宁国府(6/6)
书名:红楼:心愿悬赏,开局惜春骑大马 分类:历史 作者:码上开花 更新时间:2024-07-31 01:55:34
神京居,大不易。
一块板砖砸下去,不是高官,就是膏粱子弟。
平头百姓日子过得恓惶,天天夹着夹着尾巴尖儿过活,时间久了容易憋出毛病。
堵不如疏,总要给百姓一个发泄的渠道,酒馆茶肆应运而生。
说东边的寡妇偷人,
说西边的妓子从良,
说豪门贵女私会读书郎……
想让话题引爆全场,就得往‘肉食者鄙’上面套。
就比如今天,人群中央,消息灵通者在高谈阔论、唾沫横飞。
聊的是什么呢?
富贵百年宁国府,神京荒唐第一家。
初代宁国公没得黑,随太祖追亡逐北,恢复中华,谁都要赞一声好男儿。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其实也不尽然。
二代宁国公就是虎父犬子,老爹征战一生换来的超品国公爵,被他弄成了不入流的一等将军。
也不知道老公爷泉下有知,会不会死不瞑目。
旁听的闲汉不乐意了:戏说不是瞎说,咱家祖上跟着二代宁国公,也在北疆牧过马、杀过敌。
他老人家回神京,担任京营指挥使几十年,神京安定无人敢放肆,称得上豪杰人物。
消息灵通者嘴硬道:二代宁国公死前,爵位是不是被一棒子打成一等将军了?
守不住家业,是不是不孝?
到底你说还是我说?爱听不听。
闲汉闭上嘴,话题在继续。
到了宁府第三代,更是离谱。
好好的武勋豪门子弟,不练武不从军,非得往文官圈子里凑。
侥天之幸科举混了个进士,又抛家舍业去当道士……于国不忠,于家不孝,于亲朋故旧不义。
这可没得洗,谁还有异议?
消息灵通人士高傲的扫视全场,嘿嘿笑道:都别急,一代不如一代,他的儿孙更离谱。
第四代的荒唐事儿,不必多提,只要说出名字,懂得都懂。
谁呢?姓贾,名珍。
没错,就是宁荣街的贾珍大老爷。
闲汉听众默契的‘哦——’出声:色中恶鬼,惯常抢女人的败类。
贾珍的破事儿,在茶肆里都说烂了。
名声比煤球还黑,根本没得洗。
消息灵通人士直接跳过,手板一拍,吸引注意力:当当当,论荒唐程度,宁府第五代,不逊父祖!
先说名字:贾蓉。
他干过什么事儿呢?
茶肆里一片安静,闲汉们静待下文。
老色胚贾珍死后,就是独苗贾蓉上位。
先说婚配:
贪图姑娘美色,不管门当户对。百年富贵的宁府少主,迎娶娶五品小官家的女儿当正妻,离谱不离谱?
然后说爵位:
宁府的爵位,到老色胚截止。贾蓉这厮为了留在勋贵圈,大肆搜刮族亲故旧,凑足纹银百万送入皇家求买爵。
为了不入流的二等将军爵,闹得贾氏族亲揭不开锅,勋贵老亲大出血。自私不自私?
再说行事:
当家做主后,不学文不习武,跑去田间当二百五。
不种五谷,不种菜蔬,把盆栽种子扔在地里,说是高产作物。
可怜三五田庄数百农户,丰年被糟践,天天稀粥配米糠。
可恨不可恨?
等到闲汉们义愤填膺,气氛烘托起来后,消息灵通人士的视线,瞟向茶肆最里面。
一道竹帘,隔开了贵贱。
帘外的小厮,微微颔首。
消息灵通人士掏出两页纸,嘲讽笑道:诸位诸位,听我独家爆料!
最大的荒唐事,来啦!
宁府的蓉老爷在书房翻找,竟然发现了老色鬼贾珍的遗作!
几首诗词,几篇歌赋。
兴冲冲的装订出版,要给亡父正名。
一字一句土得掉渣,也不怕贻笑大方之家。
大家且听我念两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茶肆里很快就吵了起来:
有的闲汉说:这诗听着挺好。
旁边的就骂了:你肚子里有几滴墨水?还能听出诗词好不好?
马上有人反驳:朴实通俗的诗,就不能是好诗词?珍老爷人品值得商榷,但写的诗,还真不错。
青衣长衫,轻摇纸扇,原来是落魄秀才郎。
低声吟诵两遍,越念越有意境。
举目四望,想要探听全部篇章……消息灵通人士,早就溜了!
“说一段闲话,收三份银子,不跑不成啊。”
竹帘后面,贵人享受着漂亮丫鬟揉捏肩膀,嬉笑道:
“日常抹黑宁国府,王夫人按月给赏钱。
暗中嘲讽当今卖官鬻爵,不知是哪位宗室王孙出的银子。
咱们送银子找骂,就是为了最后的几句诗……骂得越狠,流传越广,总有酸秀才那种识货的,认可诗词的含金量。”
净街鼓响,闲汉散去。
面如冠玉的贵公子,领着丫鬟小厮走过宁荣街,进入大宅门。
正门上有鎏金的牌匾,上书:
敕造宁国府!
【悬赏已完成!】
【贾珍:我想有个好名声。悬赏金:15体质。】
【悬赏描述:我可是宁国府的第四代家主,还是贾氏族长,为什么不能有个好名声……憋一辈子,难道憋不出来一首绝句诗词?我不甘心!】
【悬赏金已发放!】
“谁说死人就不能扬文名了?”贾蓉感受着体内的勃勃生机,心情愉悦的道:“人死了,名声照样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