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书名:红橙树下 分类:穿越 作者:马文侯 更新时间:2025-03-24 05:14:20
第二天,微凉的阳光洒落,李沃睁开眼,实际上他整夜都未真正睡着。看到母亲苍老的身影在厨房打转,他赶紧爬起来,餐桌上的碗筷已经摆放整齐,他咬了一下嘴唇,转身走进厨房,端出了热气腾腾的包子、稀饭和一碟早已酥好的花生米。
与母亲共进早餐后,他拿起桌上的手机,时钟屏保显示正好七点半。他帮母亲收拾了碗筷,披上风衣,斜挎上背包,正准备出门。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从书架上取下一个桃红色的储钱罐,轻轻摇晃,那清脆的钱币声依旧悦耳。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角泛起一抹满足的微笑。片刻后,他打开钱罐底部的小盖,将里面崭新的一元硬币一个个倒出,小心翼翼地装进口袋,然后轻手轻脚地将钱罐放回书架。这才下楼,沿着厂区的泥路,一直走到北城公园。
书店外已经撑起了两幅宣传易拉宝,上面展示着他和他的新书。油绿色的店门上方,一条鲜红的横幅迎风飘扬,上面写着“欢迎莅临著名心理学教授李沃新书《红橙树下》现场签售会”。昨晚打烊后,营业员还加班精心布置了会场,他对书店和营业员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推开玻璃门,一股暖流迎面而来。书店内,两个堆头之间用气球搭起的拱门上写着“李沃教授签售会”,金色的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书店上方挂满了吊旗,全是他的新书《红橙树下》的海报,书店对这场签售会的准备可谓用心良苦。
他穿过书店,来到书吧。这里已经被布置成了一个会场,咖啡桌被整齐地排成了六排,每排五张,每张桌前放两把扶手椅,四十多个现场嘉宾刚好坐满,五个营业员站在后排。场面虽小,却紧凑而热烈。
李沃走进会场,四十多双期待的眼神向他投来,让他不禁有些紧张。他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中年人,出版情感类小说,来现场促销,心里难免有些尴尬。
一位身穿褐色西服套装,梳着发髻的利落年轻女性迎了过来。
“李教授,您好!我是韩冰,您一路辛苦了!”
“哪里,哪里,您们辛苦了,也感谢韩经理的邀请!也感谢大家,大家辛苦了。”李沃向韩冰表示感谢,同时向大家抱拳致意,一边向台上走去。
“欢迎李沃教授,同时也感谢各位书友对记忆书店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是本店的经理,也是本店的创始人韩冰,再次欢迎大家!”主持人韩冰朝台下深深鞠躬后,起身伸手迎向李沃。
“欢迎李教授,请入座。”韩冰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沃脱下风衣搭在藤椅的靠背上,在台中央坐了下来,面前的长条桌上摆放着一支“牧歌”牌钢笔,旁边堆着一个高高的书垛,全是自己的新书。
书店的活动组织能力毋庸置疑,在疫情紧张的背景下,今天仍能吸引四十多人到场,这已经大大超出了李沃的预期。书店的展示和会场布置营造出浓厚的氛围,每一个细节都明显经过了精心策划,既周到又不生硬。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签售,书友们在营业员的引导下,有序地从书架上取书、付款,然后排队等待李沃的签名。李沃认真地为每位书友签名,四十多本书签完后,他的手心竟然渗出了汗水。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二个环节,李沃教授和书店主办方对各位书友的感谢,同时欢迎各位积极与李教授互动。”
随着桌子的撤去,李沃站起身接过韩冰递来的麦克风,轻轻拍了拍确认无误。
“首先,我要感谢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在这个特殊时期来支持我。我深知我的故事讲得并不吸引人,因为我主要做学术研究,不擅长用华丽的辞藻来讲述故事……”他高大的身影,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文化人的儒雅,又带着几分不善言辞的朴实。说实话,很难将他与眼前那本封面设计充满诱惑力的小说联系起来。
昨天接待他的营业员,在他停顿时帮他续水,并走下台来,面带微笑地邀请大家提问,她来回走动,为大家传递麦克风。当李沃上台时,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常态,开始面带微笑地与他点头致意。那种在服务中磨练出的机敏和亲和力,让人感到恰到好处的舒适。
“李教授,您好,我很好奇,作为一位在心理学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您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部典型的言情小说?能分享一下您的创作初衷吗?”一位瘦高的年轻女学生站起来提问。
“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我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自然不能声称是因为我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创作的冲动是在与生活的各种碰撞中逐渐形成的,而我恰好擅长文字表达,因此,撰写这本书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教授,那么小说中的故事是否是您亲身经历或您客户的经历?”女生似乎想要进一步探究。
李沃沉默了片刻,然后继续回答。
“是的,这部小说记录了我过去的一段生活,而非我客户的经历。我绝不会使用客户的经历来进行交流或创作。我通过这种方式与自己的过去告别,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坦白和交代。”李沃的坦诚让他自己感到有些愧疚,但说完后他又感到一种释然。作为心理学教授和专家,他太清楚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了。
女生果然没有料到李沃如此直接,一时有些慌乱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坐下还是继续问下去。
“谢谢您的提问,还有其他想问的吗?”韩冰看着小姑娘,温和地问道。
女生轻轻地摇了摇头。
“来吧,咱们接着来,把话筒传下去,和李教授来个互动时间……对,就把话筒给后面的胡大记者。”韩冰兴冲冲地走向一位站在柱子边,短发齐耳,脖子上系着条红围巾的中年女性,看起来精瘦又精致。李沃有点意外,没想到韩冰会把记者也给拉进来,所以他聚精会神地等着那位女士发问。
“李教授,您好!我是‘南山日报’的记者胡兰,久仰您的大名,今天能见到您,真是荣幸之至。我以前也是南大的学生,跟韩老板还是同学呢,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得到您的指点!今天我想请教您两个问题:首先,您既搞心理学研究,又是临床专家,这两个角色您怎么切换呢?换句话说,您会不会没经过病人同意就拿他们做实验?第二个问题,我们报社有个助学基金会,想帮助乡镇的孩子们,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加入,给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我可是那个基金会的负责人,真心希望您能支持一下。”说完,女子把话筒递给韩冰,然后上台,双手递给李沃一张淡紫色的名片。
李沃接过名片,心里有点不爽,觉得这位女士有点太直接了,这两个问题好像不那么单纯。但他也没法拒绝,只好说:“我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我的研究确实受益于我的临床经验,但我们绝对尊重患者的意愿,不会未经同意就进行研究。至于第二个问题,我很感谢胡记者的邀请,也很愿意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别人。具体能不能参与,我们回头再细聊。”
接着,十几个人也提了问题。韩冰看了看手机,决定结束提问环节。
然后是签售时间,书友们跟着营业员指挥,从书堆里挑书、付款,排队等着李沃签名。李沃认真地给每本书签名,签了四十多本后,手心都有点冒汗了。昨天接待他的营业员赶紧给他续上水。李沃上台时,她虽然有点惊讶,但很快恢复过来,微笑着点头示意,那服务态度真是练出来了,让人感觉既自然又舒服。
十一点,签售结束,大家要求加了个二十分钟的交流会,一起深入探讨了心理学话题。
“好啦,今天的签售会就到这儿,让我们再次为李教授鼓掌,感谢他的不懈努力,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如果大家想跟教授进一步交流或者咨询,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愿大家的生活就像今天的活动一样圆满。”韩冰宣布活动结束。粉丝们纷纷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关注李沃的公众号“沃享时分”。
书店的员工都表现得特别专业和认真,李沃对他们每个人都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签售会在友好的气氛中,十二点半圆满结束。
“教授,走,咱们去尝尝城北招牌机车鸭!”韩冰系好围巾,一边说一边给李沃推开了店门。
“机车鸭,真不错!我已经好多年没尝过了。”李沃面带微笑,跟随韩冰步出店铺。
“教授,您以前是北城人吧?”韩冰微笑着稍微退后一步,与李沃并肩走向记忆公园的南门。
“是的,我是在北城棉纺厂长大的,从小学到高中都在那儿的子弟学校就读。我对这一带非常熟悉。”李沃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怀旧之情,回忆起那时的北城,作为南山市的骄傲,它富裕而先进。人们都渴望能进入北城的厂区工作,哪怕只是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北城的厂矿企业包括制造雷达的、生产飞机的,还有纺织厂,子弟学校里全是这些厂矿职工的子女,毕业后都有稳定的工作等待着他们。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走到了公园正门的一家特色鸭店。这家店以朱红色的大门和两台老机床为标志,屋顶覆盖着茅草,门上用蓝漆写着“机车鸭”。小院里摆放着方桌和长条凳,服务员们身着蓝色的机车服。
“菜来了!”他们刚坐下不久,一只烤得金黄油亮的鸭子就被端上桌,放在中央的铁石盘上。服务员倾倒了一大碗糖汁在鸭子上,鸭子发出滋滋的响声,鸭皮在糖汁的作用下开始分离。接着,椒麻汁被浇在鸭肉上,随着铁石盘的逐渐冷却,汤汁的味道慢慢渗入肉中。
“尝尝这个,这可是老味道,这家店已经开了二三十年了!”韩冰切了一大块鸭肉递给李沃。
“这家店最初是由一名机车厂的职工停薪留职后开设的,最初叫张烤鸭,当时人们都开玩笑地称它为‘机车鸭’。”韩冰注意到李沃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教授了,对吧?我听说以前很多南大的男生,甚至教授都特别喜欢来这里,因为这里的兼职服务员都是南大的美女。”李沃愣了一下。
韩冰感到有些尴尬,便迅速转换了话题。
“这里还是老样子吗?”
“店面扩大了,那个舞台是以前没有的。”李沃指向前面的舞台,一群穿着机车服的年轻人正在那儿表演机车舞。两人相视而笑,聊了许多,从北城的老区到南山大学。随着话题的深入,两人都感到越来越愉快。李沃毫无架子,让韩冰感到非常放松;同时,韩冰的见识和见解也让李沃喜欢与他交谈。不知不觉中,一顿饭吃得很晚了。
饭后,韩冰提出开车送李沃回家。
“不用了,我想去东音巷逛逛,今天已经很感谢你了。”李沃向韩冰道谢后,便朝东音五巷的方向走去。
不知何时,细雨开始飘落,雨丝轻拂过脸颊,带来阵阵凉意。李沃紧了紧风衣,抵御这突如其来的寒冷。
路边店铺透出的灯光,从木板墙缝中漏出,照在空旷的石板路上,雨中的景象显得格外孤寂。
李沃独自一人在小巷中行走,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那个女孩的声音,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就这样一直走着,从东音五巷走到东音三巷的尽头,到达了民俗街的尽头。再往前是两条老居民街,石板路不规则,屋檐相连,灯光昏暗,偶尔有雨水滴落。
他昏沉沉地继续走着,右手紧紧握着风衣口袋里的东西,仿佛那双柔软冰冷的小手又回到了他的手心,那串轻快的脚步声又在他耳边响起,那是他永远也忘不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