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二十四章重修洛阳宫

书名:汉光武帝传奇 分类:现言 作者:作家lCXNdB 更新时间:2025-05-01 07:31:43

换源:
 

  曹竟能成为左相必定有他过人之处,他现在是刘玄身边的红人,刘玄非常信任他。

更始帝在刘演攻破宛城之后,便定都宛城。随着更始帝的人攻城掠地,周边的城市一个个被更始帝的人收复。

洛阳是个好地方,比宛城更大更繁华。洛阳的地里位置比宛城更适合定都,所以更始帝身边的人决定移都到洛阳。

刚经历过战争的洛阳城满目疮痍,尤其是洛阳宫殿破坏得更不像样子。

众人商量好后,决定先派一个官吏去洛阳城重修洛阳。等洛阳宫重修一新后再搬迁到洛阳去。

重修洛阳宫没有那么容易,更始帝身边的人大多都是草根出身,有文化底蕴的不多。他们翻身农奴把歌唱后就只顾着享乐和敛财,都不愿意去趟这浑水。

重修洛阳宫是个肥差,但是也是个送命的差事。没有那金刚钻,谁也不敢揽这瓷器活。

曹竟向刘玄推荐刘秀,刘玄对刘秀的能力是非常清楚,看到身边的人都没有反对,便下旨把刘秀宣招进宫。

刘秀听到刘玄宣自己去面圣,便知曹竟推荐自己去洛阳修宫殿的事情有消息了。

刘玄问:“曹相推荐刘爱卿去洛阳修洛阳宫,爱卿意下如何?”

刘玄之所以把刘秀宣进宫来问他,他是有自己考虑的。他怕刘秀不愿意去,他身边的人一直都在找刘秀的错,假如刘秀不愿意去做,他就另选人。

刘玄还是想保护刘秀,他把刘良刘演几个人杀了,心里非常愧疚。

刘秀说:“臣愿意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刘玄又说:“爱卿考虑清楚来,修洛阳宫是件大事,所有的人都盯着呢?办好没事,办不好人头落地。”

“皇上放心,臣会竭尽全力把事情办好,不会出差错的。”

听到刘秀的话,刘玄颁旨下去,让刘秀全权负责重修洛阳一事。

朱鲔等人集聚在一起,申屠建问:“右相你为什么不反对刘文叔去洛阳修宫殿一事?”

朱鲔说:“重修洛阳一事责任重大,只要刘秀犯下一丁点儿错,我们不就可以定他的死罪。”

申屠建觉得朱鲔说得有理,只要刘秀重修洛阳宫有一点私心,贪污一点银子,就可以定他的死罪。

申屠建说:“刘文叔去洛阳之后就脱离了我们的掌控,右相就不怕他勾结他哥哥的旧部?”

朱鲔说:“刘文叔心计太重,我们盯梢这么久都没有发现他的破绽,还不如放出去。离开我们的视线,他才会放松开来,才更容易被我们抓住他的把柄。”

“右相高见,我自愧不如。”

“右相高见!”

“右相高见。”一群溜须拍马之辈,远见没有见风使舵的本领被用得得心应手。

刘秀带着家属来到洛阳,此时的洛阳到处都是残破不堪。

刘秀先在洛阳宫附近找到一个像样点的房子把家安顿好,便带着冯异众人马上去视察洛阳宫。

刘玄所给的经费有限,时间又不充足,为了能够花最少的钱办成事,他和众人都是亲自动手。

刘秀没起兵之前种地经商,风餐露宿的生活经常性的。跟着他一起做事情的民工看到刘秀一个当官的都光着膀子抗木头拣砖头瓦片,干活都非常买力。

刘秀知道民工大多数都缺衣少食,所以他在伙食上不亏待民工。刘秀和追随他的人吃住在一起,又不苛待民工。

被官吏压榨剥削惯了的民工第一次看到待民如子的官员,人人都称赞。

有些人并不相信,觉得刘秀只是作秀而已,怎么可能真的和民工一起干活一起吃一起睡?用不了几天就会现原形。

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日三,三日九。刘秀天天都如此,让所有人都倾慕敬佩他。

刘秀的性格随和,追随着他的人有话直说有意见也会直接提,刘秀很虚心,好的建议就采纳,不好的建议就当作没有听到。

刘秀的行为让洛阳的老百姓深受鼓舞,主动加入到重见家园的行动中来。有钱的出钱,有力气的出力气,这使得刘秀的修复工程速度快很多。

朱鲔等人肯定对刘秀不放心,派人去盯梢回报都是刘秀每天起得比鸡早,每天都亲自动手抗木头拉砖瓦,跟民工同吃同住,深得民心。

经过几个月的修整,洛阳宫终于重新修整好,焕然一新。

朱鲔众人想从账本上查出蛛丝马迹,可是拿回来的账本记录得非常详细,连一文钱的用处都记录在账。

朱鲔众人觉得刘秀这个人太可怕了,因为他太优秀了,优秀到让人找不到缺点抓不到错。

朱鲔随着更始帝迁徙到洛阳,洛阳的老百姓都主动出城迎接。老百姓觉得能有刘秀这样的清廉官吏,更始帝肯定是个好皇帝。

可是当他们看到跟随着更始帝一起的随行官吏,穿着奇葩的不伦不类,便有些失望。

更始帝进入洛阳并没有为洛阳老百姓办实事,天天吃喝玩乐扰民抢掠,让刚经历过战争的洛阳民众心寒。

此次刘秀修整洛阳有功,让举荐他的曹竟对刘秀刮目相看。

王莽兵败自杀,赤眉军占领长安拥新帝刘盆子。刘盆子只是个放牛娃,之所以能被赤眉军的人拥立为新帝是因为他也是出身于刘氏家族。

刘盆子和刘玄一样都是傀儡皇帝,真正发号司令的人是樊洪。

如今的天下局势是一分为二,北有赤眉军拥护的刘盆子皇帝,南有定都洛阳的更始帝刘玄。

河北群雄割据局势不明,有人云:“得河北者得天下。”

更始帝便和朱鲔众人商量,派人去河北游说河北群雄归顺于更始帝。

派谁出使河北呢?更始帝头疼,因为没有人毛遂自荐去河北。别看围在更始帝身边的人一大堆,但是谁都不愿意去当出头鸟?

和刘秀一起出来打天下的刘赐站出来说:“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刘玄听到忙问:“爱卿所荐何人?”

“臣觉得破虏将军刘文叔是个好的人选。此次他修整洛阳,不辱圣命。臣觉得以他的才能必定能完成圣命。”

刘玄听到立马点头说:“爱卿所荐之人正合朕意。”

于是刘玄把目光看向刘秀,说:“破虏将军刘爱卿,你意意如何?”

刘秀一直坐在那里没有说话,他心里欣喜若狂但是表面却不露任何喜色。只见他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臣愿意听从陛下的安排!”

刘玄刚想下旨让刘秀出使河北,被朱鲔用话拦住。朱鲔说:“陛下,臣有话要讲。”

刘玄看着朱鲔,马上说:“右相有何话要讲?”

朱鲔说:“臣觉得破虏将军不可出使河北。”

李秩听到也站出来说:“臣也觉得破虏将军不可出使河北。”

一下子呼啦啦站出一大堆反对刘秀出使河北的人,曹竟是个老狐狸端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刘玄没有办法只能说:“既然诸位爱卿都反对破虏将军出使河北,那这件事改天再议。”

刘玄身边的太监得到刘玄的指示站出来说:“退朝。”

刘玄心里气得厉害,好不容易有个人愿意榄下这烫手山芋,又被朱鲔一群人阻拦。

刘玄把朱鲔众人喊到偏殿询问道:“右相为何反对破虏将军出使河北?你是觉得他的能力不够还是……”

朱鲔说:“回皇上,臣并不是认为刘将军的能力不够,臣担心的事情是刘秀出使河北,一旦得到河北群雄的支持,他就会摆脱陛下的控制在河北自立为王。”

刘玄明白了,说:“你是怕刘将军有反叛之心?”

“防人之心不可无。陛下你心里也很清楚,他的叔父和哥哥们可是死在陛下手里。刘文叔最重人情,他虽然表现得一点都没有悲痛之意,正因为他的反常之举让我觉得他在隐忍。刘文叔好比一只猛虎,一旦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呀!”

刘玄觉得朱鲔说的话有理,刘秀他了解,自己亲如父亲的叔父和大哥堂弟被杀,依自己对他的了解不可能不伤心痛哭。可刘秀的表现像个没事人似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刘玄迫在眉梢急需一个代表出使河北,朱鲔众人反对刘秀去河北,可是他们又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玄问左相,左相是个站在中立派,当刘玄问及他时,他依旧力荐刘秀。

曹竟说:“陛下,老臣觉得破虏将军是最适合的人选。这次修复洛阳城的事迹可圈可点,刘将军的人品和才能在修复洛阳的时候已经展露出来。此次出使河北代表的是陛下你,刘将军的德行和人品都是最优秀的,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皇上,河北群雄看到刘将军的人品和德行自然愿意归顺于你。”

刘玄觉得曹竟的话有道理,只是他沉默不语,良久后说:“他的叔父哥哥们都死于我手,我怕让他出使河北会不受控制。”

曹竟说:“陛下,虽然我和刘将军相处不多,但是我觉得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陛下你怕他有谋反之心,不如把他的家人留在洛阳当人质,你还怕刘将军心有二意?”

刘玄听到说:“左相的点子太高明了。”

刘玄又把朱鲔等人喊来商议,朱鲔众人都各怀鬼胎,没有人愿意出头冒险去河北。

刘玄说:“朕想到一个好主意,朕派遣文叔前往河北,朕只给他一个空职位,不给他一兵一卒。到了河北,他自求多福。他能成功,我再派人去接替他的职位,让他回到洛阳来。不成功,不正好除了心头大患。”

朱鲔众人觉得主意不错,不过他担心刘秀不会乖乖听话回洛阳。

刘玄说:“各位爱卿大可放心,我们把他的新婚妻子姐姐侄子们都留在洛阳,刘文叔最重情重义,他的亲人性命都握在我手里,还怕他不会乖乖听话回洛阳。”

第二天上朝,老生常谈。和刘演关系好的人举荐刘秀出使河北,朱鲔一群人反对刘秀出使河北。

双方在朝堂上争议纷纷,刘玄不动声色地看着。

等他们消停下来,刘玄问:“右相可有更适合的人推荐?”

朱鲔忙说:“臣暂时没有更适合的人选。”

刘玄的脸色微变,又问李秩有合适的人选否?李秩也没有话好说。

刘玄一连问及几个反对刘秀出使河北的人,都没有话可说。于是刘玄问左相曹竟,曹竟说:“回陛下,臣也觉得破虏将军是最适合的人选。”

刘玄见状说:“既然大家都觉得破虏将军刘文叔有能力代替朕出使河北,破虏将军听命,朕封破虏将军刘文叔以破虏将军身份行大司马之职,代表朕出使河北,择日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臣定不误皇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秀磕头领旨便客不容缓地回家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