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刘秀家道中落(二)
书名:汉光武帝传奇 分类:现言 作者:作家lCXNdB 更新时间:2025-04-17 14:49:13
刘秀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刘钦死在南顿县任上,大哥刘演便带着全家人扶灵回到老家南阳郡蔡阳县,然后举家投奔叔叔刘良。
此时的刘演是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已经娶妻生子。作为长子长兄的刘演本该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但是刘演生性豪迈,喜欢舞刀弄枪交朋结友,不愿意操心家族里的琐事。
好在他的妻子是个非常贤良的女人,替他分担持家过日子的重任。
刘演的大妹刘黄许配给胡珍为妻,刘黄嫁给胡珍没有多久,胡珍就患病去世。
刘黄和胡珍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胡家人嫌弃刘黄命硬克夫,对她非常刻薄。
刘钦听说女儿在夫家举步维艰,便把刘黄接回家。
刘黄回到娘家没有多久,父亲刘钦又感染风寒去世。好在娘家人并没有嫌弃于她,让她依旧在娘家生活度日。
刘钦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积蓄。如今刘钦不在了,全家人都失去了依靠。
刘樊氏虽然是富家小姐出身,但是柴多米多,日子更多。全家失去经济来源,坐吃山都会空。虽然刘良会帮衬着他们养家过日子,但是刘良他自己还有一家人要养。
刘樊氏和儿媳妇商量,决定大家做些针线活拿出去卖,挣点小钱贴补家用。
刘樊氏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嫁给刘钦后依旧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如今日子过得寒酸,丫鬟小厮基本上都遣散了,只留下贴身丫鬟草儿一个人陪伴着她。
刘樊氏在小叔子家住了一段日子,觉得小叔子微薄的薪水养二家人也艰难。为了长久安居过日子,刘樊氏和儿子媳妇商量好之后决定举家回老家居住。
刘良尽力挽留,奈何刘樊氏去意已决。刘樊氏和刘良坐在外室交谈,刘樊氏说:“娃他叔,这段时间托你的福,让我们全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只是你微薄的薪水养这么一大家子人也艰难,我和你哥早年在老家乡下置办了一大片土地,我们全家人回老家也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刘良说:“嫂子,秀娃仔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他跟着我比较好点,最起码他在我身边能学到许多知识。”
刘樊氏说:“娃他叔,呆会我问他,如果他愿意的话,就让他留在你身边。”
刘良见刘樊氏去意已决便没有再强留她,于是说:“嫂子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就这几天里,已经开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行,如今天下不太平,容我派人护送嫂嫂回乡。”
刘樊氏想了想,家里有未出阁的女儿,虽然几个儿子都会武艺,但是有人护送安全点。于是她说:“多谢孩儿叔父!”
刘樊氏把刘秀喊过来,说:“秀伢仔,你叔父说你还年幼,正是学知识和武艺的时候,他希望你能留在他身边学知识,你愿意留在他身边吗?”
刘秀才十二岁,个头确比同龄人要高许多,只见他跪在叔父和娘面前说:“孩儿从小跟着先父和哥哥们在私塾和军营里长大,军营里的各种兵器用法都了然于胸。只要孩儿精心苦练,在哪里都一样可以学习。如今父亲离开娘亲,孩儿更应该陪在娘亲跟前尽孝才是。”
刘良见他说得合情合理,便没有再多劝说。
刘樊氏把行李收拾打包好,六辆马车载人和物在十几个军人护送下回乡。
刘演三兄弟加上堂弟四个人都骑马走在前面开路,六个军爷分别充当车夫,还有六个军爷骑马走在后面护卫。
刘樊氏和二个小女儿丫鬟草儿坐一辆马车,刘演媳妇带着儿女和刘黄坐一辆马车,刘嘉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刘钦身边跟着刘演一起长大,他的媳妇儿女也跟着刘樊氏一起辗转坐在第三辆马车上,后面三辆马车载的都是行李。
王莽夺权称帝初始,社会还算正常。
几天的行路也曾遇到山匪拦路抢劫,但是刘演几个人武艺高强,山匪们不是众人的对手。刘演几个人打败了山匪并没有赶尽杀绝,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们只是路过此地而已,山匪见刘家兄弟如此仁义,对他们非常敬佩。没有人天生是恶人,占山为王也只是想活命。
路途虽然不算远,但是马车上有家眷幼童,日出而行日落而休。
走了五天才来到老家蔡阳县oo镇oo乡,老家有庄园和土地。十二个军爷把刘樊氏一行人安全护送到目的地后便告别刘演众人回去复命。刘樊氏拿了一些银两给军爷们当盘缠,军爷们推委了一下还是收下。
待军爷们走后,女人们都开始收拾打扫自己所住之处,刘演则到村里四处拜访村人去了。
待太阳下山了,刘演才回来。家里收拾齐整,热饭热菜端上桌。以前家大业大仆人丫鬟多,如今除了草儿和她的家人没有别的仆人随从。
草儿和阿才是夫妻,刘钦去世后,草儿依旧跟在刘樊氏身边伺候。阿才和刘演几兄弟扶灵回乡后就带着儿女留在乡下。
草儿一家人留在厨房里吃饭,大厅里只有刘家人,三个女儿也不用避嫌。
男人们自然坐在桌子边吃,女人小孩们则在大厅里散坐着吃。
刘樊氏是一家之主,如今刘钦不在没有薪水养家,刘樊氏坐在桌子上和儿女们商量该如何维持家人的生活?
刘樊氏手里还有些积蓄,但是这么多人吃喝拉撒,有道是柴多米多日子还更多,总不能坐吃山空。
刘演是个豪爽的汉子,他一心只想干大事,家里的琐事就不愿意多费心。
家里有几十亩良田出租给村人,也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垦。出租给村人的良田肯定不能毁约收回来,人得守信才行。
刘嘉和刘仲跟刘樊氏商量,想把荒地开垦出来,种不了水稻种上花生瓜果蔬菜也行。
此提议得到所有人赞同,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们负责洗衣煮饭做家务,男人们负责开垦荒地。
刘演说:“你们愿意开荒种地不要算上我,我不干这些琐事。”
全家人除了刘樊氏就他最大,所以刘演不干没有人敢说他。
十二岁的刘秀从小就养成了早起锻炼的习惯,天没有亮就来到河边空旷处练武。
天色明亮后,刘秀已经满头冒汗,但是他依旧在练习武艺。
一年过四十的汉子牵着一头牛来河边吃草,看到刘秀长得斯文秀气,便问:“细伢仔你是何人?怎么在我们村的荒地旁练武?”
刘秀见他问自己,于是停下来行礼说:“大伯,我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人。”
汉子说:“别忽悠我,你是我们村子里的人,我怎么会不认识呢?”
刘秀说:“在下刘文叔,乃刘钦家的小儿子。”
“哦,原来是刘钦家的三公子难怪长得如此秀气。”
“大伯,你牵着牛来此吃草?”刘秀笑问。
“嗯,这里草好又靠河边,牛吃饱了就会下河去游玩,不用人专门照管。”
刘秀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军营里有许多战马,马吃草他自然知道。于是笑说:“这里的草是非常丰盛,是个放牛的好地方。”
汉子因为常年劳作,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他见自己在刘秀家的荒地上放牛并没有被责怪,心安不少。于是他坐在地上和刘秀聊天:“三公子你们此次回乡是探亲还是长住?”
刘秀笑说:“大伯不必拘礼,你比我年长,喊我文叔即可。由于家父早逝,此次回乡是打算长住于此。日后,你我就是同村而居的邻居了。”
听说他们家打算久居于此,汉子怕他们会把租给自己种的田收回去。于是试探地问:“你们打算种地为生?”
“确有此想法。”
“那不行,你们把租给我们的田收回去,我们怎么办?”
刘秀见他着急,忙解释说:“大伯放心,已经出租给你们的田不会收回来的我们打算自己开垦荒地种点花生蔬菜。”
汉子听到后心安许多,于是说:“其实眼面前这片荒地开垦出来会是很好的良田。”
刘秀听到后说:“愿闻其详?”
汉子说:“别看这里很荒凉,只须从河里挖一道深沟引水过来,这片荒地就会变成良田,种上水稻就行。”
刘秀听到后有所思,他仔细观察了四周,觉得老汉的话很有道理。于是笑说:“多谢老伯指点!”
汉子说:“你真的打算种地?”
“嗯。”
“你会种地吗?看你也不像下地干活的人。”
“没有人天生就会,只要肯用心学就行。大伯,我看你像个种地的能手,你可以教我吗?”
“没问题。文叔啊!叔跟你说,这里紧挨着河边,你们只须从河道口挖出一条沟把河里的水引导过来,这些荒地都能变成良田。不过,挖沟需要大量的人手,没有钱不行。”
刘秀坐在汉子旁边和他聊起来,从汉子口中知道他的名字叫刘勇,和刘钦是同族兄弟。他家里只有一点点良田,租了刘秀家十来亩田种,勉强能够解决一家人的生活。
刘勇和刘秀很是投缘,刘勇告诉刘秀,如果打算种地就必须趁早把沟挖出来,只要肯花钱,他能帮刘秀请到人。
刘勇说:“种田得有牛和许多农具才行,把草除了就因牛把地犁翻出来,过了清明就能种上水稻。”
刘秀说:“勇伯,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要不你帮我上集市挑选所需的一切,我给你出工钱。”
刘勇听到后一口应允,他是农民,对农具非常熟悉。现在才开春,没有农活干有闲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