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迎娶郭圣通
书名:汉光武帝传奇 分类:现言 作者:作家lCXNdB 更新时间:2025-04-17 14:49:13
郭主回府后便把女儿喊到身边,郭主说:“通儿,如今你已经十八岁了,母亲在你这个年纪早已当人妻为人母。近些年来一直都兵荒马乱的,母亲一时半刻也没有相中适合你的人,所以才让你拖到十八岁还待字闺中。”
郭圣通听到母亲的话,便知道母亲已经有中意的人选。
郭主握着女儿的手说:“今日在你舅舅家看到一个人,觉得只有他才能配得上我的女儿。”
郭圣通有些娇羞地看着母亲,郭主说:“那人身材高大魁梧,眉粗眼大中庭饱满,一脸的贵气相。他坐在你舅舅的议事厅里从容淡定,一看就非常有大将风度。母亲一眼就相中了他,想把你嫁给他为妻,不知女儿你意下如何?”
郭圣通一脸娇羞地说:“女儿的终身大事全凭母亲做主。”
郭主见女儿没有意见,便说:“你回房好好休息,不出几天就会传来好消息。”
“嗯,女儿告退。”
郭圣通之所以拖到十八岁都没有嫁出去,一是战争,二是郭主眼光高太挑剔。郭圣通长得如花似玉,被人称赞为真定第一美女。慕名上门求娶的名门望族数不胜数,一些人连郭主这一关都过不了,更不用说得到郭圣通的青赖。
郭主不仅挑眼缘,还挑人品和地位。没有想到她一眼就相中了刘秀做女婿,不得不说她眼神毒辣。
刘秀决定娶郭郡主,第二天就带着冯异众人去面见真定王。
真定王本来还犹豫不决,被姐姐郭主点醒后便下定决心站在刘秀这边。
刘秀众人上门提亲,刘扬说:“我外甥女身份尊贵自然不能屈尊降贵,她嫁给将军决不做小。”
刘扬的话就是点明来说,虽然郭圣通比阴家小姐后嫁入刘家,但是她不会屈尊降贵当小妾。他要刘秀当众表态免得日后有争议。
刘秀坐在那里没有说话,真定王盯着他等他开口。冯异眼看气氛不对,忙笑说:“男人三妻四妾乃常事,将军肯定不会让郭郡主受委屈的。”
刘秀见了才说:“我娶丽华进门在前,如果郭郡主愿意嫁给我,我也不能让她压丽华一头。今日当着所有人在场,我表明我的态度。郭郡主进门和丽华为平妻,不分大小。”
真定王听到很不高兴,说:“我外甥女是郡主,怎么能和阴家小姐平起平坐?”
刘秀不卑不亢地说:“王爷,凡事都讲究礼数,我娶丽华在先,按礼数郭郡主应该为妾。正因为她的身份尊贵,我才没有让她为妾。我已经做了让步了,王爷如果不同意,那就算了。”
刘秀说完起身就告辞,把真定王气得就想把刘秀抓起来送给王朗。
郭主一直坐在那里没有说话,此时站起来说:“将军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我愿意把女儿许配给将军当平妻。”
真定王说:“姐,咱通儿又不是嫁不出去,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
郭主说:“扬弟,假如刘将军一口答应贬妻为妾,我还不把女儿嫁给他呢?”
真定王说“姐姐最好问一下通儿看她肯不肯?”
郭主听到便说:“也行。”
刘扬让人把郭圣通请来,郭圣通蒙着面纱在丫鬟的陪同下来到大厅。
“通儿见过舅舅母亲大人。”
郭主招手,郭圣通便走过去站在母亲身旁。
“通儿,这位就是破虏将军,今日他和随从是上门来求亲的。由于他在宛城已娶阴家小姐丽华为妻,所以他这次来真定是想娶你为平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郭圣通含羞看向刘秀,见他果真像母亲说的一样长得特别有福气,坐在那里气场十足。
郭圣通看刘秀的时候,刘秀也在看郭圣通,四目相对的时候郭圣通如同触电般,脸更红了。
“母亲,女儿一切听你的。”
郭主看到女儿那样子,便知道她同意了。
刘秀和郭圣通的婚事敲定便择吉日举行婚礼,战争期间婚事从简。刘秀之所以同意娶郭圣通,也是因为信都的任光与王朗的军队已经打起来。
刘秀先派人回信都传递消息,说他和郭圣通完婚后就会择日带着真定十万大军赶回去支援信都。
信都,邓禹带着任光众人和王朗的军队交战多日,虽然王朗的人多,但是邓禹的军事能力很强,所以王朗的人和任光相持不下。
不过,王朗的实力强太多,任光的人也不敢走太远,就在信都周围跟王朗的人打。
刘秀和真定王结盟成为郭主女婿的消息带回信都,信都的人一下就信心十足了,和王朗的人对战也敢追着他们跑远点打。
真定王把外甥女嫁给刘秀的事情传到邯郸王朗那里,把王朗气得大发雷霆,把上朝的文武百官骂得狗血淋头。真定王本来口头答应刘林归顺王朗,幽州的上谷渔阳二郡尚处在观望之中。一旦真定王和刘秀结盟的事情传出去,上谷渔阳就必定会倒戈向刘秀,一旦他们联合在一起,他的皇位就岌岌可危。
于是王朗派出大量的兵力意图在刘秀新婚之际把信都拿下,这样就不会变得太备动了。
王朗的算盘是精,可是他没有想到人家刘秀根本就不傻。新婚三天就把老婆丢在真定,带着一支先锋部队赶回信都。
刘秀和邓禹里应外合把围攻信都的王朗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只有四下逃窜的命。
如今有了真定的十万大军做后盾,刘秀和邓禹不再死守信都而是趁胜追击跟在王朗的部队后面撵。
耿弇从蓟县和刘秀分开后就连夜骑马回上谷。
耿况看到儿子一个人灰头土脸地回来,便问他:“弇儿,你不是带着他们二个去洛阳了。怎么一个人灰溜溜地回来了?连行李都没有。”
耿弇说:“别说了,爹我都快饿死了。”
耿况看到儿子那样心里也不好受,便让他先去洗漱吃饭。
等儿子吃饱睡足,耿况把儿子喊到根前问:“一路上咋回事?他们二个人呢?”
“爹,你不要跟我提起那二个人,要不是他们背信弃义?你儿子会如此狼狈不堪回到上谷。”耿弇对父亲说:“我们三个人一路往洛阳赶,到了邯郸的时候刚好遇到王朗在邯郸称帝。那二个鼠目寸光之人听说王朗在邯郸称帝便劝我跟着他们一起去投奔王朗,王朗不过是个靠算命营生的江湖骗子,算哪门子真命天子,我肯定不会去投奔他。可是他们竟然趁我夜里熟睡,把所有的盘缠都偷了投奔王朗。没有盘缠我哪里还去得了洛阳,刚好听说更始帝派的破虏将军在邯郸,我寻思着去不了洛阳就去找破虏将军。于是我找到在邯郸的刘将军,刘将军被王朗下令通缉呢?正准备逃难。听说我找他,他还真的见了我。他知道我的情况后,给我钱让我回上谷。”
“那你咋这样子回来?”
“爹,你听孩儿说完。”耿弇说:“刘将军为人够仗义,逃难之际还愿意帮助孩子,孩儿肯定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孩儿提议让他们跟着孩儿一起来上谷。”
耿况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呢?等着他说下去。耿弇说:“孩儿便跟随着刘将军一起逃亡,到了蓟县,将军认识蓟县的刘接便想留在蓟县招兵买马。爹爹也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强,跟着将军逃难也不能好好玩,好好看。孩儿趁将军休息的时候便溜到蓟县街上逛了逛,没有想到刘接也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他投靠王朗派人来抓刘将军,就这样孩儿和刘将军就走散了。”
毕竟是自己生的儿子,耿况没有过多责备于他,说:“人回来就好,如今到处都一样,你还是留在上谷爹爹身边。”
耿弇说:“爹爹,刘将军肯定会来我们上谷,他们没有地方可去。孩子让他们来上谷,然后带着我们上谷的骑兵一起去打王朗。”
“你这孩子……”耿况觉得儿子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自己手下的骑兵再厉害,也无法跟王朗相抗衡,但是他不忍心责备儿子便什么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