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四章上门求娶

书名:汉光武帝传奇 分类:现言 作者:作家lCXNdB 更新时间:2025-04-17 14:49:13

换源:
 

  刘秀从京师赶回家乡,用在京城挣的钱给家里每个人都带了礼物。

刘樊氏看到儿子已经二十三岁,便让刘演立马陪着刘秀动身去新野跟阴家人商量结婚的事情。刘樊氏想过年前把阴丽华娶进门,这样说不定来年就能抱上孙子。

刘秀心里也有这个想法,如今阴丽华已经十四岁了,他大嫂跟大哥结婚的时候比阴丽华还要小一岁呢?

刘演几兄弟带上聘礼骑马日夜兼程,因为离年关很近了。

刘演几兄弟赶到新野先到邓晨家,刘元夫妻看到刘秀惊喜万分。

四年前的刘秀还是个清秀的美少年,四年后的刘秀成了真正的汉子。脸上满是胡须,人也变得壮实高大。

刘元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都九岁了,二女儿七岁,小女儿四岁。

几年没有见到姐姐,过去的美妇人长胖了许多,脸依旧很美,但是眼睛里却带着忧愁。

邓晨看上去更成熟稳重了,看到刘秀便迎上去拥抱住他。“回来了,看上去在京城过得还不错。”

刘秀笑说:“我一切挺好,姐夫和家人一切可好?”

“好,挺好的,你看我的女儿们一个个都像她妈妈,将来上我们邓家提亲的人恐怕连门槛都会踏破。”

邓晨笑得很爽朗,说:“此次回来是打算留在家里还是……”

刘秀说:“在京城呆了几年觉得没啥意思,便打算回家乡长住。”

刘元让下人去帮忙准备酒菜招待娘家兄弟,刘秀从行李中拿出礼物,给邓家老太太买的是一只玉镯子和玉麒麟,听说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

给邓晨买的是澄泥砚和玉簪子,邓晨出生在名门望族,自然看到过许多珍宝。他看到刘秀送给自己的砚是朱砂红色,细润光滑,雕刻精美,是研中精品。他非常喜欢,说:“这个很难得,你破费了。”

“姐夫,我当时在典当行看到这个就立马想买下来送给你,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

“花了不少银子吧!”

“钱财身外之物,我这几年在京城也没有闲着,挣了许多钱。”

刘秀给姐姐和外甥女们买的礼物是玉,都是上等的高古玉,颜色和形状各有不同。

刘秀此次从京师带回来最多的就是玉,因为玉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刘家兄弟姐妹多,玉也比较小容易携带。

他送给家人的都是玉,所以他送给姐姐外甥女们的也是玉。

因为临近年关,刘秀给邓晨的父亲母亲都送上玉。

邓老夫人本来有点不待见刘家人,原因是因为刘元嫁到邓家十多年都没有给邓晨生下一个男丁。没有生下男丁还能让老太太接受,最不能让老太太接受的事情是邓晨不肯听从老太太的意思纳妾。

邓晨不纳妾,老太太便怪罪到刘元身上,认为是她善妒阻止邓晨纳妾。

当年,她女儿嫁给阴祝生下阴识后就没有再怀孕。尽管阴祝和阴邓氏非常恩爱,为了能够让阴家多子多孙,阴邓氏主动帮阴祝纳了一个美艳的小妾。

小妾生阴丽华难产死了后,过了几年阴邓氏又接连生下了几个儿子。

邓老夫人觉得刘元也应该主动帮邓晨纳个小妾,让邓家香火旺盛起来。其实刘元劝过邓晨纳妾,自己一连生了三胎都是女儿。邓老太太又经常在她耳朵边点她,她心里的压力很大。

邓老太太跟孙子提纳妾的事情都被孙子拿话怼回去,邓晨说:“元儿又不是没有生,嫁给我衣不解带地生了一胎又一胎,总有一天会让奶奶抱上大胖曾孙子的。再说,我哥已经帮你生下几个曾孙子,我帮你多生几个曾孙女不也挺好。我们家又不是没有钱养不起,我和元儿还年轻,以后还会一个接一个地帮你生下一堆孩子。”

邓老太太疼爱孙子,自然舍不得逼迫他,但是她对刘元的态度从开始宠爱有加到渐渐地语露嫌弃之意。刘元自然有感觉,好在丈夫依旧疼爱她,所以在邓家的日子还过得挺不错。

刘秀送给老太太的东西非常合老太太的心意,对刘家兄弟笑意吟吟的,吩咐管家好酒好菜好生招待刘家兄弟。

刘演兄弟和邓晨说明此次来新野的目的,邓晨觉得表妹已经长大成人,姑母应该会同意把阴丽华嫁到刘家去。

邓晨说:“表妹如今出落像天仙似的,阴家的门槛都踏破了。不过,姑母并没有答应把表妹许配给别人,应该不会反悔。”

刘演说:“三弟到京城求学并未求得一官半职,阴家老爷又去世多年,阴老夫人若不肯把丽华嫁给三弟,我们也无可奈何。”

邓晨说:“如今阴家当家做主的是表弟阴识,我很了解我表弟,他不是出尔反尔的人。”

刘秀说:“如果岳母愿意把丽儿嫁给我,我很感激于她。就算她不同意把丽儿嫁给我,我也不强求。今天已经来到新野,无论如何都要去见见岳母和丽儿。”

邓晨说:“不要齐人忧天,我姑母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三弟如今都二十多岁的人,姑母没有道理不同意三弟和表妹结婚的事。”

“既来之,则安之。”刘秀说:“上门求婚必须要选个吉日才行,哥哥你看看通书,哪天才适合?”

邓晨去书房翻书,然后拿出来给刘演几兄弟看,说:“明天就是吉日,今日就在我家歇息,明早我亲自陪同一起去姑母家提亲。”

第二天刘秀一大早就起床在花园里散步,他心里忐忑不安。马上就要去阴家提亲,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阴丽华?不知道她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嫁给自己?

刘演醒来没有看到刘秀,便问:“三弟人呢?”

刘仲说:“他昨天晚上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天很早就起床,说去花园里走走散散心。”

“三弟心里有事,忐忑不安。他心里很想早点和丽华成亲,又怕阴老夫人不同意。”刘嘉说。

“和三弟同龄的人儿子都上学堂读书了,就他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刘仲说。

“这次如果阴老夫人还不把丽华嫁给三弟,我一定让三弟先纳几个小妾。”刘演说。

“纳妾之事得三弟同意才行,你早几年前就劝他纳妾,他纳了没?”刘仲说。

刘氏兄弟在邓府用过餐后便带着聘礼坐马车前往阴家。阴邓二家相隔不远,没几分钟就到了。

守门的家丁看到邓晨忙进去通传,阴识带着弟弟们亲自来迎接。

“晨哥刘大哥,是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阴识笑说。当他看到刘秀微愣,随后立马迎上去拥抱住刘秀说:“妹夫回来了,长壮实好多,都快认不出来了。”

阴识和刘秀分开立马吩咐身边的小厮说:“快,快去通传给老夫人,说姑爷来了。”

阴识的一句话让刘家兄弟心安不少,这表明阴家没有悔婚之意。

阴识几兄弟把刘氏兄弟引领到会客厅,分宾主落座后便有丫鬟端来茶水果品进来。

没有多久,阴邓氏在丫鬟的陪同下来到会客厅。见到刘家兄弟便笑着说:“稀客稀客,什么风把亲家兄弟吹来了?亲家兄弟好多年没有上门来,家里一切可好?”

看到阴邓氏来了,坐着的众人都站起来给她行礼问好。“阴老夫人好!”

阴邓氏在主位落座,说:“好,托大家的福,一切都好!刘家兄弟莫要拘礼,都坐下吧。”

阴邓氏等他们都坐下又问:“晨儿,家人近来一切可好!”

“托姑母的福,家人一切都很好!”

阴邓氏又看向刘秀众人,笑说:“贤婿气色挺不错,留起胡须看上去更成熟稳重了,在京城求学多年,看来混得挺不错。”

刘秀忙站起来说:“惭愧惭愧,小婿在京城呆了四年多,蹉跎岁月没有混到一官半职便回来了。”

阴邓氏听到心里有些失望,但是她脸上依旧带着笑说:“人平安回来就好,官场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于是她问:“刘家兄弟有好多年没有来新野拜会我们家人,今日为何事而来?”

阴邓氏心里明镜似的,却故意装着不知道。

刘演便站起来说:“回阴夫人的话,三弟从京师求学回来,家母眼看年关将至,便令我等代替家母来拜见夫人。三弟在京师一直挂念着夫人一家人,特意在京师为夫人及各位兄弟带了礼物,我等便陪同他一起来送礼品。还有就是三弟如今已二十三岁了,阴家小姐也已长大,家母令我代替她来跟夫人商量一下三弟和阴小姐的婚期,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阴邓氏笑说:“贤婿有心了。”

阴邓氏说:“贤婿和丽儿的婚约是先夫应允的,丽儿也到了婚嫁的年纪,我如果再把丽儿强留在身边就有点过分了。”

刘演几兄弟听到阴邓氏的话很开心,看到阴夫人是同意嫁女儿了。

邓晨听到姑母的话说:“姑母是同意把表妹嫁给三弟了。”

阴邓氏说:“贤婿都二十三岁了,姑母不同意丽儿出嫁似呼有点不近人情。只是丽儿才十四岁,还是刚刚成年的女孩子。你们都知道我身边就这么一个女儿,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是从小就是我带大的,我一直当作亲生的养。女孩子出嫁从夫,蔡阳离新野又远,丽儿嫁去蔡阳想见都难。近来我身体不算好,老爷又去得早,身边连个贴心说话的人都没有。丽儿从小就跟我亲近,她远嫁我很舍不得,贤婿你能理解我吗?”

“文叔能理解岳母大人的不舍。”

刘演等人心说:“哪家女儿不都是这样。”

阴邓氏笑说:“谢谢贤婿的理解。文叔啊!丽儿说大也不大,这些年她在我身边帮衬着我管理家里的大大小小琐事,让我宽心不少。所以我想把她留在我身边再陪伴我一二年,等她十六七岁的时候再送到你身边,你意下如何?”

刘秀听到便说:“一切都听从岳母大人的安排。”

刘演听到心里气呀!可是他又不能多说,脸上依旧带着笑说:“既然阴夫人舍不得丽华,我们就不强人所难。礼已送到,我们就拜别回蔡阳。”

阴邓氏知道刘演心里不快,笑说:“远道而来,留在我家吃饭,我这就去吩咐管家准备酒菜。”

“不麻烦夫人,家母还在家里等我们的消息呢?”

“亲家兄弟是不是怪我没有把丽华嫁给文叔?”

“没有,没有。”

“没有就好,识儿你们陪同亲家兄弟聊聊,我去让人准备酒席。”

刘家兄弟心里不爽,但是又不能发泄。阴家并没有毁婚,只是想迟点嫁女儿。

刘秀像个没事人似的,坐在会客厅里和阴识谈笑风生。

阴家富可敌国,阴邓氏心里也知道刘氏兄弟心里不爽,酒菜非常丰盛。

刘演几人吃完便告辞,刘秀说:“此次回家再见不知何时?文叔想祭拜岳父再回乡。”

阴识说:“妹夫有心,我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