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真相
书名:观苍海 分类:幻侠 作者:谢太宗 更新时间:2024-03-03 15:27:15
经过这次的瘟疫,我和朱天镇结下了一定的友谊,我从此开始把他叫做老朱,有时候兴起就把他戏称为朱可爱,而他也像老牛那样的把我叫做老李。
从东莱村回来的一路上,众人皆是春风满面,笑谈风生。当回到通天阁的时候,阁主早已和其他三位堂主领着众人出来迎接我们了,只见阁主欣慰地对着师父说道:“丹青啊,你们辛苦了,恭喜你们凯旋归来,这次又是积下了圆满功德啊!”
师父笑着说道:“多谢阁主的关爱,这次总算是挺过去了,也不枉大家辛苦一场。”
随后各位堂主也来向师父道贺并慰问了几句,一时之间众人也是欢乐连连,谈笑不断。接着师父把朱天镇带到了顾堂主的面前笑着说道:“顾兄,我给你收了一位好徒弟啊,你看看。”说着便看向了朱天镇。
顾堂主听着甚是不解,满脸疑惑。这时朱天镇拱手作揖说道:“晩辈拜过顾堂主。”
施礼作毕,接着说道:“晚辈叫做朱天镇,东阳建文村人,素来仰慕顾堂主已久,今日得以见面,还恳求顾堂主能够收晚辈为徒拜入神机堂。”
“建文村?”这个名字听着怎么有点熟悉的感觉啊,我的内心稍微为之一震但很快就过去了,而且站在一旁的李阁主听了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心里好像是有什么疑虑一般,只是一时不能通明,便暗暗的上下打量着朱天镇。
我看顾堂主眼丝微微发亮,脸露诧异,心里十分忧忡,不知道顾堂主会不会收朱天镇为徒,故我便又是满怀期待地看着顾堂主,希望朱天镇能如其所愿拜入神机堂。
顾堂主在听到朱天镇的一番说辞后显然有些无所适从,便困惑的说道:“你这是……?”
师父看出了顾堂主的不解,接着解释道:“顾兄,你有所不知,这位小兄弟为了拜入你的门下,不远千里而来通天阁,就在途经东莱村休整的时候,不幸染上了瘟疫,还因此被东莱村的村民当作了祸源,并被隔离关禁了起来。后来我才查实了他不是祸源,而且在我们对瘟疫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来当起了自愿病人,协助殊同一起研制治病的药方,这样才使我们战胜了瘟疫。”
顾堂主听到师父这么一说后才恍然大悟,转而微笑的对着朱天镇说道:“原来如此!小兄弟勇气可嘉啊,你有资格进入我顾海楼的门下了,但是学机关术不仅仅是需要勇气就行的,还需要有过人的天分。”
顾堂主的允诺顿时让朱天镇感到异常的兴奋,于是他便自信地说道:“师父请放心,弟子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说完,在一旁听着的众人都为此番情形动容,欢快地笑了,而我也由心底里为朱天镇感到高兴,他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依然像往常一样在五行堂里一边研读医书一边磨制药物。这一天的中午,李阁主突然遣人来找我,我甚是愕然,李阁主平常很少找过我的。按理说,我与他之间也没什么交集,更是没有什么话题可聊。
于是我就有些纳闷地去见了他,去到后只见他在重阳殿里站着,背对着大门,目光凝重地看着大殿的厅墙。
我步履踌躇的走过去,心下有些不解地问道:“阁主,找我有什么事么?”
李阁主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炬,他稍微掂量我一番,满意的点点头,便慈和的说道:“殊同啊,你随我来。”
然后他就把我带到了后院的一个叫做太史殿的地方。太史殿的规模不大,但是里外都很精致,而且门外还有四个人手执武器在重点把守着。进入太史殿的时候要经过三道门,第一道门为铁门,第二第三道门则为机关石板门。
我一路随着李阁主进入到太史殿的后厅,然后李阁主在后厅的墙柱上摁了一下,地下突然就传来了砖石挪动的声音,只见后厅的右侧地上蹦出了一个洞口,洞口的里面顺着一转石楼梯。
李阁主回头示意了我一下,让我跟着他从楼梯口下去,虽然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也还是跟着李阁主下去了。
还没有走尽石洞口的时候,洞道中的景象就已经是让我倍感震惊了,当我完全下到石洞中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石洞中全是道家之物,石洞的上方是一个八卦阵图象,左右两侧刻的是天罡地煞,左边刻着七十二地煞,右边刻着三十六天罡,而中间则刻着九天玄女,九天玄女娘娘面前摆放着道家三祖:黄帝、李聃、张道陵,在这三祖面前则又供奉着一把宝剑。
扫视四周,正是惊叹不已,可这时,李阁主却神情内疚的对着我说道:“殊同啊,实在是抱歉,我们欺瞒了你。”
我听着甚是诧异,便问道:“阁主为何这么说?”
李阁主说道:“当初,你刚来通天阁之时,我们对你有所戒备,怕说出真相之后你会图谋不轨,现如今经过东莱村瘟疫这一事件后,我们知道了你是一个心善可靠之人,故不想再隐瞒真相于你。”
李阁主说着脸上便表露出了抱歉的神色,接着说道:“其实我们确实知道穿越之法,而且我们也有穿越的钥匙。”
“钥匙?”我疑问道,心下的激动已悄然涌起。
李阁主注意到了我脸上的神情变化,但他知道这是人的正常生理表现,也没有想要隐晦什么,而是接着说道:“没错,只不过这把钥匙三年前便被人给盗走了,而盗走这把钥匙的人正是我的女婿上官景隆,上官景隆在盗走它之后就杳无踪迹了,后来我的女儿红颖还因此在一年后郁郁而终,而我的外孙女上官雨格为了帮我拿回这把钥匙,便下山去追寻她爹爹,至今仍未归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你存有戒心了。”
李阁主回忆起往事脸上的伤感之色油然而生,接着李阁主指着那一把宝剑说道:“这把宝剑称为龙泉剑,是欧冶子和干将所铸,当年他们二人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呈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为七星铸剑阵。宝剑铸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故将宝剑名为龙渊剑。到了唐高祖时期,这把龙渊剑流入皇宫中,为避高祖李渊名讳,便把渊字改为了泉字,最终名为龙泉剑,是李唐传世之宝物。”
“后天宝祸乱,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城,众人庇护圣人出逃避乱,行至马嵬驿时军士发生了兵变,随行将士处死了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贵妃自尽,圣人为保护贵妃性命,便将龙泉剑赐予献王李苍,让献王李苍另带贵妃逃难,并嘱托献王要力护贵妃周全。”
说到这里,李阁主便停了下来,转而语重心长的说道:“哎,往事已矣,宇宙万物皆有对立之存在,往复循环,不休不止,没有绝对的控制,只有短暂的改变。”
“天地日月,光明黑暗,毁灭造就新生,生的尽头是死,死的尽头是生。如果你站在生的那一头,可以说是开始,也可以说是结束,无论怎样都会走向死亡。物极必反,对立相近,如果你站在死的终点,那么就会有生的开始。”
“既然有生必然有死,有上也自然有下,有左自然有右,有东自然有西,有男自然有女,有阴自然有阳,世界均也是如此,有阴无极世界与阳无极世界之分,而我的先祖与你均是从阳无极世界而来,阴阳无极世界其实也就是世人所说的阴间与阳间,只不过真实的阴间世界并不是世人所以为的鬼魂地狱世界,而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阴无极世界。
上古时期,九天玄女受命于西王母来到阳无极世界,以助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九天玄女将玄法传予黄帝,是为《玄经》,《玄经》作为圣经相传于世代人王。后来黄帝根据《玄经》著写下了《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传于后世,对道教之影响甚为深远,故后世便把黄帝称为道教的始祖。《玄经》共有九本,后武王伐纣,朝歌失火,《玄经》被毁了六本,留世三本,传到道祖李聃手中,李聃便依此悟道写出了《道德经》。
过了几百年后,几经转辗到了东汉,《玄经》又落到了教道张道陵张天师的手上,然而当时这三本《玄经》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后来张天师参悟残剩的《玄经》,写下了《天道经》,这本《天道经》能窥见天机,暗道人世。
张天师深知此经的重要性,要是沦落人间必然会掀起人世间的风腥血雨,于是便想在仙逝之后把它带入道陵墓中,并给门人留下祖训:“天道有常,人道无常,道法自然,天机道世,可预而不可泄,违之必遭天遣。”故此后道家常言:天机不可泄露。
九天玄女在传授玄法之后并将阴阳玉殒石制成了天玺和地玺赠予黄帝,天玺与地玺便是打开阴阳无极世界的钥匙,黄帝在大败蚩尤之后便用天玺和地玺打开阴阳玄门,把蚩尤关进了阴无极世界,使其无法再战。
到了李唐时期,太宗皇帝李世民为了推算大唐国运,命袁天罡与李淳风洞察天机,预测未来。袁、李二人受命之后便开始着手研著《推背图》,但是他们苦于知识有限,无法推算千年之后世。在得知张天师著写的《天道经》中有预言之法后,他们两人便联手去了龙虎山的道陵墓中将其取出,并且他们还在墓中带出了天玺和地玺。”
正说着李阁主向我走近,语气更为庄重的说道:“宇宙混沌初开后,阴阳无极世界就此形成,阴阳玄门作为此结界的间门,是两个世界唯一的通道。而阴阳玄门不只限于天玺和地玺来打开,还有天法可开。”
“天道轮回,一道轮回一花开,一开一落一世界。”
“三千世界,大同小异,一切众生,种种幻化。事物好轮回,繁华有尽时,缘生缘灭,种种因果。在《推背图》写成之后,其分为上卷与下卷,上卷秘文窥见天道,下卷绘图暗寓人道。而在《推背图》的预言当中,其中就有一则预言是关于你的。”
听到此处,我大为震惊,疑惑的问道:“关于我的?这些与我也有联系么?为什么?”
李阁主点了点头,其面容稳重庄严,似乎早有准备。接着,李阁主缓缓与我道来:“没错,而这一切的联系都要从天宝十四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