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7600亿日元,被盯上了!
书名:港岛:儒商家族,从掠夺日岛开始 分类:都市 作者:雨夜里的尘... 更新时间:2024-02-14 22:10:05
常生借贷的所有筹码都是日元。
还款自然也是还日元。
日元还在升值。
美元还在贬值。
常生自然不会傻到兑换成美元。
平仓金额624亿日元。
当前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160日元。
常生借贷港岛中信证劵117万美元。
日债1170万美元。
平仓远期外汇2.47亿美元。
合计2.5987亿美元。
相当于415亿日元。
平仓结束。
扣除所有费用。
常生手中还有208亿日元。
折合1.3亿美元。
港币和美元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
1美元约合7.71港币。
也就是说,常生手中的资金已经增加到10亿港币。
前后3天时间。
1000倍的涨幅。
暴利中的暴利。
这也是国际市场的魅力所在。
也是无数资本。
宁愿多年积蓄有可能付之东流。
也要搏一搏的原因所在。
成了铸就神话。
败了登上高楼,一跃而下。
当然,1985年对常生来说时间太过久远。
这样发财的机会并不多。
但是。
也绝不少。
最起码,金融大事件常生还是记得的。
比如:
1992年的英国货币贬值。
1994年的墨西哥汇率贬值。
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这几天的时间,常生的二叔常浩民内心也坐了数次过山车。
从港岛中信证劵10倍杠杆开始的无所谓。
到日债的10倍杠杆的凝重。
到远期外汇20倍杠杆的骇然。
直到现在的千倍盈利。
可以说。
常浩民已经被常生的魄力所折服。
从最初的时时刻刻汇报给常浩然。
到最后的麻木。
看的常生也是哭笑不得。
常浩然知道常生参与到了日元升值中。
可并不知道常生的具体盈利。
看到常生完成平仓,常浩民好奇问道:
“我们回港岛?”
常生摇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虽然有了可观的盈利。
可要想实现盈利最大化。
显然现在离开不是最佳时机。
广场协议签订。
日岛央行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日元升值也把国际资本的热钱吸引到日岛。
毕竟只要将美元兑换成日元。
坐等升值就是躺赚。
而在等待升值的这段时间。
国际热钱也不可能闲着。
股票、楼市的高收益、短期限就成了他们最好的投资目标。
市场定律是。
买方大于卖方价格上涨。
日岛房价、股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在常生记忆力。
日岛的股市和楼市涨幅绝对到了骇人的地步。
1985~1990年。
现在东京繁华地段,只有区区150万日元/平。
平均房价也只有区区11万日元/平。
可1990年日岛资产泡沫被捅破时。
日岛东京普遍房价都在800万日元/平。
几十倍涨幅!
这样的投资收益。
常生怎么可能放过?
至于常生只有208亿这个问题。
他也有办法。
只要手中有了房产。
就可以重复贷款。
购买房产。
贷款。
再购买房产。
而且日岛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是鼓励这种操作的。
这就给了常生可操作的机会。
9月24日,常生注册常氏不动产管理公司。
常浩民任职董事长。
常浩民占股10%。
9月25日,常浩民和常生在港岛中信日岛分公司总经理的帮助下。
联系上了金融动员会。
金融动员会是国际炒家联合成立的。
管理者是国际炒家联盟。
专门服务于国际炒家的金融业务。
业务范围很广泛。
凡是金融领域的业务都有涉猎。
贷款、融资、介绍业务包括投放消息等等。
从1934年成立。
现在金融动员会的服务对象已经覆盖全球。
已经成为各国之外的独立机构。
效率很高。
同样。
费用也相对较高。
在金融动员会的帮助下。
9月25日,以198亿日元的价格拿下一个刚建好的小区。
新宿区御宛前公寓。
总面积16500平。
以8折的价格拿下。
9月26日,在金融动员会的操作下。
以新宿区御宛前公寓为抵押。
拿到198亿日元的贷款。
9月28日,再次拿下新宿三丁目公寓楼盘。
再以新宿三丁目公寓楼盘为抵押。
进行贷款。
10月2日开始,从都心六区开始向整个东京辐射。
随后是大阪地区。
直到12月中旬。
常氏不动产管理公司手中已经有了38块刚建好的楼盘。
总值在7600亿日元。
也是常生贷款的额度。
至于偿还银行利息。
常生没有任何压力。
在常生记忆里,日岛直到1990年仍在实行宽松政策。
随着时间推移。
日岛央行还在不断下调利率。
偿还压力会越来越小。
也在这时,常生收到了日岛银行的警告。
没办法。
日岛银行不敢贷款了。
两个月时间,在金融动员会的帮助下。
常生将常氏房产管理公司更改为常氏控股集团。
两个月时间,面试招纳超过百名员工。
里面超过大半都是操盘员和集团高层。
人员众多。
常生第二家集团公司也随之成立。
常氏金融公司。
由常氏控股集团100%控股。
常生来日岛的第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
那就是之前租赁的公司,规模太小。
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员工。
只能分在各处办公。
不利于管理。
以至于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
而常生不知道。
他从无到有两个月时间,打造偌大一家巨无霸集团的事情。
也被日岛内阁成员盯上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