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陈骏应对秦李白挑战,谋划反击策略
书名:港岛:开局打造金钱帝国 分类:都市 作者:直播不直 更新时间:2024-08-31 19:34:00
一方面,他为股东们的团结一致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这场股权争夺战,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秦李白的策略,既直接又不留余地,显示出他对鳄鱼恤未来规划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暴露出他在资本市场上的老练手腕。
股东大会结束后,陈骏回到办公室,沉思良久。
他知道,要想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上风,必须找到反击的策略。
他开始着手联系其他股东,试图集结更多力量,共同对抗秦李白的强势进攻。
同时,他也考虑寻求法律援助,确保股东权益不受侵害。
然而,秦李白的下一步棋,似乎早已布局妥当。
在陈骏忙着联络股东的同时,秦李白通过梁安德,迅速启动了并购计划,瞄准了几家港岛中型服装公司,意图快速扩张鳄鱼恤的业务版图。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了秦李白在资本运作上的敏锐嗅觉,也让他在与陈骏的博弈中占据了先机。
陈骏意识到,这场股权争夺战,已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较量,而是关乎公司未来走向的重大决策。
他必须更加谨慎,不仅要保护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到公司长远发展。
于是,他开始深入研究秦李白的背景,试图找出对方的弱点,同时积极寻找外部合作伙伴,以增强自身实力。
随着双方角力的升级,港岛商界对这场股权争夺战的关注也日益升温。
不少媒体开始追踪报道,将这场较量视为一场资本市场的精彩对决。
股东们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有人开始动摇,担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有人则坚定地站在陈骏一边,誓要捍卫自己的权益。
最终,这场股权争夺战的结果,将取决于双方的智慧、勇气以及对鳄鱼恤未来愿景的共识。
车门重重合上,车内瞬间成了陈骏的宣泄场。
年过半百的他,此刻再无外界的从容,双手如猛兽般撕扯着座椅,发出阵阵闷响。“他怎敢如此!”
“真是个混账东西!”
“气死我了!”
咒骂过后,陈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就在不久前的股东大会上,陈骏还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向股东们保证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承诺会为他们争取权益。
然而,一转身,面对现实,他明白事态远比想象中棘手。
秦李白,这个电风扇大王之子,出乎意料地难以对付。
电风扇秦,是对已故秦父在商界的一个绰号。
通过梁安德传来的信息,陈骏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李白的意图,那是对全体股东,尤其是对他个人的明确警告。
梁安德的第一句话,显然不切实际。
用十亿总市值收购所有股份,简直是天方夜谭。尽管鳄鱼恤的市值已从秦李白接手时的十八亿跌至十四亿,但十亿与十四亿之间仍有巨大差距,无人愿贱卖股份。
第二句话,既是威胁,也显得多余。
鳄鱼恤的实际市值在十亿到十一亿之间,其资产价值约八亿,多出的二至三亿源于股市的泡沫。
维持十亿左右的市值,鳄鱼恤勉强能做到,但若无强劲业绩支撑,市值必然下滑至十亿左右。
从第三句话开始,秦李白的态度变得强硬,直接威胁到了股东们的利益。
抽走现金流,取消年底分红,直接影响了大家的收益。
而以秦李白%的持股比例和董事长的身份,他在法律和公司层面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除非他私吞资金,否则陈骏和其他股东对此束手无策,这是控股股东的优势所在。
紧接着,第四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指股东们的软肋——注资。
正如梁安德所言,秦李白将以各种名义向公司注入资金,若股东们不按比例跟进,他们的股份将被稀释,持有比例不断下降。
即使跟进注资,由于秦李白的主导地位,资金流向仍受其控制,若非用于个人私利,即便造成损失,秦李白在法律上也无需承担责任。
这意味着,即使股东不愿股权被稀释而选择注资,这些资金也可能被秦李白随意挥霍,最终导致持续亏损。
简而言之,作为控股股东和董事长,秦李白只要不怕公司亏损或股价下跌,就能随意操控公司,使其他股东,包括创始人陈骏在内,眼睁睁看着手中的股票价值日益缩水。
在此情况下,陈骏和其他股东所能做的,唯有两件事:一是监督秦李白是否挪用公款;二是借助舆论压力,迫使秦李白在道德和公众形象上有所顾忌,不敢过于放肆。
思考片刻,陈骏迅速制定了两项策略。
这两项策略虽无法帮助他夺回股份和控制权,但或许能阻止秦李白在鳄鱼恤的
“乱来”行为,防止公司价值进一步受损。
行动派的陈骏,立即着手联络媒体,寻找盟友,准备展开反击。
在港岛,名声是经商的基石。陈骏坚信,秦李白不会无视自身的声誉受损。
同时,他还计划寻求外援,给秦李白一个下马威。
陈骏深知,要想在商战中取得优势,光靠正面冲突远远不够,必须多管齐下,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于是,他迅速回家,开始联络各大媒体,希望能借助舆论力量,让秦李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