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诚意
书名:刚成南明皇帝,二战要爆发了? 分类:历史 作者:忙忙碌碌 更新时间:2024-11-14 18:59:50
清国,京师。
身为北洋军参议和军校教官的张孝淮和姜百里同时被人约了出来。
两人不知对方也受邀,上了酒楼三楼之后彼此照面,然后都笑了出来。
“原本我是不理会的,但这些人居然找到了我家里,请动了我父亲写信给我。”
张孝淮耸耸肩膀,对姜百里道:“百里兄呢,为什么来?”
“我是妻子写信,说是有人找到了我家。”
姜百里和张孝淮暗中都是抗清义士。
两人在东京陆士求学深造时就加入了同萌会。
因为随时可能掉脑袋。
害怕连累家人的两人,根本不敢把家人接在京城,相反,都是藏在较为隐秘的地方。
结果……
前几天有南明的人过来招揽二人,都被二人先后拒绝了。
他们都是有志向和理想的志士,一心想留在国内推翻清廷。
结果就是被人先后找到了藏匿的家人。
“不得不承认,大明那边的锦衣卫不愧是和花旗国海军情报局,契卡,倭国梅机关齐名的特务组织,能力相当出色。”
“确实,所以咱们还是听听他们具体的说法吧。”
两人也是胆大如斗。
自己和家人都被特务控制着,但他们脸上都是笑容,浑若无事。
其实也是和来者是大明人有关。
这些清帝国的智识阶层,有不少人是视南明为真正母国。
最起码,也是对南明极为亲近。
转瞬间楼梯响了。
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如果不是包间,这个人走在街上,张孝淮和姜百里感觉自己都不会多看这人一眼。
不光是长相是大众脸,还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走在人群中就泯然众人,叫人提不起兴趣多看一眼的那种。
两人都心生警惕。
这是顶尖的特工才有的本事。
“两位,在下吴伯忠。”
姜百里看看张孝淮,开口道:“吴老哥,有话直说吧。”
“条件之前在信里不好明说,这一次我亲自来招揽的就是你们北洋三杰,不料蔡松坡已经在南洋了。现在二位当面,我就直说了:大明皇帝的意思是,蔡松坡拟任禁卫军第一军的军长兼师长,张孝淮任副军长兼师长,姜兄任我大明陆军部左侍郎,兼任陆军讲武堂山长,负责军官培养和新军改编,训练。我大明皇帝对三位寄予厚望,薪水方面,更是几位现在的薪饷的百倍以上。”
姜百里内心比较震惊,开始接信只是说待遇条件优厚。
他们又不图钱。
这个时代的精英都是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很多家族显赫的精英不图报酬和待遇官职,只求反清,只为了国家强大。
所以他们才拒绝了南明的邀请。
但他们没想到,南明皇帝给的条件居然是这么优厚!
直接给军长,副军长,陆军部侍郎,还专责讲武堂。
这些任命也是朱猷君考虑再三后的结果。
蔡松坡是有带兵才能的,滇军的风骨和战斗能力可以说是蔡松坡一手打造的。
在地方军中,滇军的战斗力相当强!
护法讨袁的战事,虽然有北洋军出工不出力的嫌疑。
但蔡松坡带着滇军一路北上,所向披靡也是事实。
清末民初是大时代,风起云涌之时。
文学界和科学界都出了不少大师。
军队也是在不断的动乱和交战中涌现出相当多的人才,比起清中后期将领的无能,清末民国将领的能力要强的多,并不在后来崛起的南方军校系名将的能力之下。
只是北洋一直虚弱内乱,这些将领只能在有限烈度的战事中虚度光阴,最好的年华和才能都浪费了。
北洋三杰只是这一次朱猷君寻访的目标之一。
在吴伯忠等人的主持下,锦衣卫派出若干人员,带着诚意和极为优厚的条件招揽人才。
这些人才也是朱猷君挑选过的,在清廷和北洋系里都只是中下层军官,还没有混出头。
吴子玉,孙川芳,张福来,董政国,时全胜,樊松甫,谢鸿郧……大量的后来的北洋巨头和将军现在都还没混起来,这一次锦衣卫过来带着诚意一招揽,他们都是同意了。
清国英才到南明毫无心理压力,事实上南明朝廷里有不少文官都是从清国这边出国留学,然后直接到南明出仕或担任教职。
毕竟南明这边更富裕文明,民间氛围也更宽松,不象清国就是个高压的火药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了。
当然朱猷君也不是什么人都要,那些混资历混到将领层级的庸才,肯定是一个不要。
“这是皇帝的亲笔信。”
最后关头,吴伯忠又拿出大杀器。
确实是朱猷君的亲笔信,内容和吴伯忠说的话完全一致,但皇帝的亲笔信和承诺,可信度和诚意肯定是大幅度上升了。
“本人愿意为大明和皇帝陛下效力。”
张孝淮和姜百里同时答应下来,脸上也满是感动之色。
两个英才在北洋确有名气。
但他们没人脉背景,发展很慢,而且心怀异志,不被上层认可。
现在朱猷君摆出的诚意,足够打动这两个郁郁不得志的北洋中层军官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