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紫苑(七)

书名:浮生药铺 分类:穿越 作者:乖乖不吃肉 更新时间:2024-05-29 11:30:22

换源:
 

  1932年1月,“积极抵抗”的孙科政府垮台,由蒋介石和汪精卫组成联合的南京政府,他们希望与日本妥协。1月28日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进攻。国民党驻军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市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罢工,动员各界群众大力支援十九路军抗战。蒋介石、汪精卫联合掌权的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极力破坏淞沪抗战,镇压抗日运动。5月5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与日本签订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在上海至苏州、昆山地区无驻兵权。但日军可在上述地区暂驻“若干”军队。9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通电反对《淞沪停战协定》。23日,国民党政府军委会下令调第十九路军到福建“剿共”。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1932年9月1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和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在长春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许念慈每每听到这些电报,内心极为忧愤。距离他实现梦想还有两年,再此期间他必须全力以赴的学习,因为紫苑的照料许念慈的咳疾已经趋于稳定,发作次数愈来愈少。

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

1934年5月,许念慈与紫苑完成学业启程回国,只不过目的地是上海。许念慈和紫苑在上海的一家医院工作,许世青对此毫不知情。

此时的SH市暗流涌动,国民党的剿共行动愈加频繁。

许念慈一直暗中委托同学捐赠物资用来抗日,也因此结识了梁木,梁木本是在沈阳做教书先生,打听紫苑的下落,一直没有找到。随后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梁木便逃离了沈阳。而后逃难时救助了一名新思想的革命人士,在他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许世青此时一直以为许念慈在日本学习,并未思虑过多。只因当时许念慈的那封电报,许世青内心才有了松动,他不想让儿子有个汉奸爹的称号,只是当下他没有什么法子,他所想的后路便是只能偷偷捐赠物资抗日。说是汉奸,他扪心自问并未出卖祖国,只是日军侵占,他需要生活手下有工人,他儿子在日本,在他眼里他只是识时务者。

1937年,许念慈在上海开了一家名为慈济堂的餐厅,餐厅每年的营业额会抽出百分之十用于慈善,紫苑则是慈济堂的经理这家餐厅也是地下组织的联络站。

许念慈和紫苑此时已经是共产党员,为了任务他们需要扮演为夫妻,许念慈给许父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他已和紫苑结为夫妻,并告知已经回到上海但是不便联系。

许世青收到电报的瞬间是既高兴又有些悔恨。傍晚,他抱了一坛酒去找沈正豪了,两个人的恩怨是该解决了。

“沈兄,今日咱们两家有件大喜事,你女儿和我儿子结婚了”

并未收到沈正豪的回应。许世青已经习惯了,便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喝醉了。

“沈兄,我知道你怨恨我囚禁你,怨恨我把你女儿送到日本给我儿子做陪读,可是我没有办法啊,念慈他自小体弱有咳疾,我对他有些娇惯,当时的紫苑是最好的陪读人选,我虽囚禁着你,但也确实没亏待你也没亏待你女儿。在家国大义面前你以我为耻,念慈来电报也说如若我是汉奸他便与我断绝父子关系,可是沈兄你知道我多难吗?日本人侵占东北三省,守城的军队是弃械任由的,这样的政府如何保全国家保全百姓!”

“别人都说我是汉奸,儿子回国去了上海,我已经几年没有见他了,沈兄,今日起,你想去哪去哪吧,当初我抢了你的药铺,现如今也没有任何意义,你也收走吧,我已经跟管家说过了,我不能让儿子的家庭破碎,也不能让他恨我。”许世青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说完便走了,把沈正豪药铺的钥匙放到桌子上。

沈正豪夫妇听完后沉默了些许,最终还是沈夫人开了口“正豪,你怎么看,怎么看待紫苑和许家儿子的婚事,方才听许世青说已经结婚了”

“还能怎么办,已经结婚了,咱们俩的事就先不要告诉紫苑了,面的她担心,刚刚听下来许家儿子倒是个有血性的孩子,至于许世青咱们就不要再打交道了”沈正豪长叹一声。

如果世界上有神,那父母就是神。

紫苑与许念慈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婚礼,如果非要找出一点遗憾那么就是双方的父母都没有到场。紫苑性格稳重温和,许念慈也比之前更加谦逊温和。婚后两人依然是像往常一样各自住在各自的房间。许念慈下班之后便是往厨房跑,都知道慈济堂真正的老板做的一手好菜,但从未有人真正吃过,因为这菜只烧给紫苑。

紫苑一直把自己放在丫鬟的位置上照顾许念慈,殊不知在许念慈心里她早已是他的太太。两人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心意,但是两人的默契更能体现出两人的情谊。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紫苑和许念慈便是如此,哪怕在出行任务中遇到各种危机,他们总是能默契的知道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要如何去化解,甚至连借口都是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