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龙虎斗木华黎兵败神仙会长春子止戈(自注)
书名:封神异志 分类:幻侠 作者:清徐散人 更新时间:2024-09-04 17:27:54
一、华夷之辩:
华夷之辩指区别华夏和蛮夷,以明正朔,是古代国家民族意识的体现。其亲旨植根于《仪礼》、《礼记》等以文化礼仪为标准,强调华夷的区别和防蛮夷、卫华夏的思想,其衡量方式又分别以血缘、地缘、衣饰礼仪等多种不同标准。
其思想起源起追溯到夏商时期,而构建儒家思想的民族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是中华大一统思想的表现,其核心是“尊王攘夷,王政一统”。至魏晋,儒、道、佛三教为争夺宗教正统地位,而就华夷归属展开旷久争论,至宋亡后,华夷之辩的衡量标准从血缘、礼仪宗法转向文化认同。
成吉思汗是中国皇帝吗?由于蒙古独立,这让中国人很纠结,至今尚有异议。但由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及四大翰儿朵都在内蒙,而元朝又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追谥其为元太祖,是蒙古汗国继承者之一。因此本书中取向于他是中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面子文化:
面子是个人在社会有所成就而获得社会地位和声望,是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和思维方式,是自尊意识和人格价值的体现。它的产生与儒家思想,耻感文化、社会取向文化等有极大关系。一方面它代表了体面、人格、尊严,具有社会控制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攀比,勉为其难,有一定消极因素。
本回宋太祖放下仇怨荅应赴弭兵盟约正是面子尊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