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大唐尊设宴迎汉武承晖殿歌舞酬贵宾(下节)
书名:封神异志 分类:幻侠 作者:清徐散人 更新时间:2024-09-04 17:27:54
却见那太常寺丞萧瑀奏道:“兹有开元年间太常杂户弟子恭请二位陛下移驾承晖殿”。大唐尊起身邀大汉尊及众随从摆驾承晖殿,及至殿中,主宾依尊卑重新落座。但见那殿高台阔,布置一新,耳听得锣鼓声促,正中台上走来那宜春宫名伎公孙大娘,人唤“乐营将”,但见她头绾朱纱皂角,身穿绿绫紧襦,手执剑器,英姿飒爽,形随打令,步走飞弧,剑起寒星,穗如赤练,忽如长蛇吐信,又似鹰击长空,纵转腾挪,跃折俯仰,果真淋漓顿挫,独出冠时,难怪张旭、怀素等观之皆以为神笔,摹以行草,遂成大家。有杜甫诗单道这剑器浑脱舞之奇妙: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若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传青光。
舞至兴处,飞剑淩空,寒锋独绽,正是那有名的裴将军满堂势,剑带灵气,碾转万点,人偕剑威,冲折百端,真个惊心动胆,摄人灵魄,果然开门红,赢得满堂采。大唐尊道:“秋娘剑技,如越女倚锋,红拂神御,侠风义胆,自在其中。汉先生以为如何?”大汉尊抚掌大笑道:“唐风浩荡,侠骨昂扬,横推古今,绝无仅有。朕幸睹英姿,不胜欢欣”。果然掌声如雷,喝采如潮。
又听得鼓乐渐缓,却见那台中立起竹山,高约数丈,上结蓬莱之景。却见伶人王大娘飞步折攀,此技有名唤做都卢寻橦,全凭手脚功夫。有王建诗《寻橦歌》单道此技此惊险: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矝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娥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新解,贵欲欢他平地人。
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果然伶人好身手,手攀弱枝而不坠,脚附光杆而不滑,单倚而侧立,下翻而逆上,其轻盈敏捷虽赵解愁、石火胡不及。初时人皆延颈侧目,敛神闭气,鸦雀无声;即毕则掌声哗然,声传数里。大汉尊亦赞道:“伶人若飞猱采果,似鸾凤栖竹,寻橦险极,堪称绝技”。
正说间,却见教坊司乐工董庭兰手抚琼琴,腔依古调,音出天然,一唱三叹,却是有名的《胡茄十八拍》,词曲原是汉末才女蔡文姬归汉时所做,思乡之情,别子之苦化做浩然怨气,合拍于韵,忽而低沉哀怨,忽而凄楚激奋。董大琴操此曲将文姬内心苦怨表现的淋漓尽致。有李颀诗为证: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返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睛。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怨哀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真个情到极致,惊蓬振尘;意达昂扬,沙砾自飞。闻者凝神直眸,神飞空旷,情纵万端。能以一己万变之音而慑众心怆然者,唯董大也,以至十八拍罢,余氛尚悲。
忽又听得百鸟争鸣,啾声大做,众人张目四顾,却见梨园弟子众口学舌,音啭黄鹂,声调百灵,先声夺人。快活三郎李隆基吹起紫玉笛,其音悠扬绵长,乐圣李龟年以羯鼓相和,节次迟昂。一代名伎念奴披红挂彩,结翠鸣珰。轻启檀口,慢振纤肢,随韵而舞,果然是字正腔圆,拂拂风生绮度;声清韵美,纷纷尘落雕梁。唱得却是一曲《百鸟朝风》,其词曰:
梧桐生兮,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兮惠露酣畅。
凤凰鸣兮,于彼高冈,
雍雍喈喈兮德风张扬。
凤鸣岐山兮羽集翙翙,
凤濯弱水兮爰止汤汤。
律通八音兮三皇气象,
文合五德兮百鸟和唱。
自有艺伎众数妆做百鸟模样,相伺左右,一时叽叽喳喳,鼎沸汤喧,好生热闹。大汉尊喜道:“舞仪丰韵,歌清曲畅,曲与《经首》《桑林》媲美,人与秦青韩娥同声,虽我乐府,亦难出其右”。大唐尊吟道:“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西翥则烟氛閟色,东飞则日月腾光。化垂鹏于北裔,训群鸟于南荒。弭乱世而方降,膺明时而自芳…”(李世民《威凤赋》)
大汉尊闻言赞道:“唐后生文采飞扬,气势恢宏,便是那威凤出世,令人钦佩”。话音刚落,却见那宁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杨贵妃弹琵琶,马仙基击方响,李龟年吹筚篥,张野猛弹箜篌,贺怀智拍板,乐声哗然。名伎谢阿蛮,云鬓戴胜,步摇垂珠,额中梅花钿,面靥胭脂红,纱裙飘逸,彩带扬长,且看她柔若紫燕穿花,轻似蜻蜓点水,若洛神舒广袖,又似龙女采贝珠。有诗为证:
洛神出水面酡红,仙袂长飞起旋风。
玉指初拈逐细蝶,金莲顿步化惊鸿。
游龙戏动千重浪,舞凤翩联七彩虹。
窈窕凌波回倩影,浮生一梦太匆匆。
(平水东韵)
此曲名唤《凌波曲》,乃玄宗皇帝为凌波龙女赐曲,其韵清清,其节丁丁,谢阿蛮巧饰龙女,神出波间,舞动空灵,杨贵妃曾亲赠金粟装臂珠以褒奖,直赞凌波阿蛮舞,优伶金葳蕤,其妙不可喻,其美不胜收。那观者更是纷纷喝采,赞不绝口。
一曲终毕,又听画鼓三催,却见那名伎许和子峨冠丹裾,钿带锦靴,随乐而舞,冠上金铃音清声脆,舞袖垂翘多繁,却是那传自西域石国的《柘枝舞》,始节纡徐,继而迅急,转纵有度,鼓铃相和,怎见得精彩,有白居易《柘枝伎》为证:
平辅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
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果然异国情调,美仑美奂,柘家美人,色舞双绝,观者人人注目,个个倾心。一曲方罢,又听得玉管初调,鸣弦暂抚,出场的正是那梅妃江采萍,天生丽质,铅华不御自天真;自然神韵,清丽俱佳尤可人。你看她绿腰轻盈,身如飞燕,飞袂顿步,转忽疾扬,如惊鸿之速婉,似落梅之轻扬,曼舞轻迴,傲骨凌霜,此乃有名的《惊鸿舞》,有李群玉诗赞曰: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笤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姫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迥莲破浪,凌乱雪索风。
坠珥时流盼,修裾欲溯空。
唯愁抓不住,飞去逐飞鸿。
那江采萍乃南国佳丽,气质若梅,自比谢道韫,不仅诗文出众,更皆歌舞超群,当时宫人尽以“梅精”称之。一曲《惊鸿舞》尽显飘逸俊秀之灵气,更抒凌寒愤俗之节操。人皆欢呼,为之憾动,曲终意犹未尽,舞罢韵尚徐行,纵珠一斛,不解风情。
旋即听得金石齐鸣,鼓钹合韵,此回却是绝代佳人杨玉环,且看她长髻插花,黛鬓描金,窄袖胡衫红如火,云头锦履扁如船,立足于锦毯之上,玉臂轻舒,裙衣斜拽,纵横跳踏,转若飞蓬,此乃有名的胡旋舞,喜的唐明皇亲自擂鼓助威。有白居易诗单说此舞的妙处: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已无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又有元稹诗赞道:
蓬断霜根羊角医,竿戴朱盘火轮炫。
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辩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果然环肥梅瘦,各有千秋。但见红飞绿舞,鼓促声急,此番飞旋,更无半点迟缓,那里辩得眉目耳鼻,一时高潮迭起,气氛沸然,观者喝采如潮,声竭如雷,几近失仪。及末鼓罢锣停嘎然而止,美人掩面飘然而退,赞叹声犹如春潮涌动,经久不息。
少顷,又见那田都元帅雷海青亲吹玉笛,众乐工金石丝竹管弦笙簧,次第发声,合谐律吕。迎娘、念奴等众舞伎皆着孔翠华裙,翩然起舞,又转出那绝代佳人杨玉环,此回却是盘桓髻横插宝翠,鸳鸯眉色比萱紫,梅钿金彩,斜红月晕,齐胸襦酥胸半掩,石榴裙虹霓隐现,臂钏镏金纹芍药,璎珞垂珠结连心,却似那瑶池仙子般,合拍而舞,依韵而歌,跳得却是那唐明皇游月宫感仙乐而做的《霓裳羽衣舞》,怎般气象?有白居易诗单道其好处: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瑚。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施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拽裙时云欲生。
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不足。
果真一曲霓裳惊四座,万般风雅皆失色。大汉尊看到酣处,赞叹不已道:“虽朕有乐府曲辞,更有李延年兄妹绝世歌舞,若比一处皆逊色,不足道也。大唐藏龙卧虎,蕃兴昌荣,诚文明之邦也”。大唐尊道:“本朝南北乐曲和为一体,成就大唐雅乐,欣逢盛世,更著奇缘,实在难得”。
正说间,却见对面开帘启幕,目之所及,尽在堂外,唯见百马序列,色分黑白赤青黄,皆披彩文花绣,络以金银珠翠,俱是骅骝赤兔,紫电龙媒般骠骏,伴随着钟镈陶匏之和,建鼓声促,那百骑良骏列阵成形,随乐而舞,奋首鼓尾,俯仰腾跃,纵横应节,宛转中律。此便是有名的“某家骄”,百马能随《倾杯乐》奋蹄鼓尾,纵横应节,真个神奇,有张说诗为证: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
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挤。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看那百骏衔杯,奋鬛拜膝,观者莫不啧啧称奇。大汉尊道:“不啻八骏九翼,盖唐后生圣明,始有百骏率舞,祥瑞平和,应景瑶琼,天下独一也”。大唐尊道:“百骏通灵尽瑞,正合大唐盛象。朕闻汉先生得大宛天马,以为神赐,做歌以赋,按叶宫商,合成韵律,天下传之,足见陛下心怀志远,气凛万方,朕亦叹服”。正说间却见殿中观台上来两人,前面的头梳鹘髻,身穿青衣,后面的头戴幞头,身穿绿衣,却似参军模样,二人扮相活稽,惹得众人大笑,只不知那里的俩活宝。却听到:
苍鹘:崔公吹的好,贵妃跳的好,念奴唱的好,鹘头长的好。
参军:圣驾在彼,闲人回避。
苍鹘:差爷说话太斯文,见了鹘头叫先人。
参军:闲人只说身子闲,老儿怎敢出戏言。
苍鹘:天上是神仙,堂上是圣贤,鹘头是身闲,参军是生嫌。
参军:老儿常夸学问大,说东扯西耍花枪。若有学问不用夸,我先考你怎么样?
苍鹘:你有疑问我应承,先考还是你先人。
参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人是啥人?
苍鹘:一人乃俗人,五谷养俗人,若无五谷养,鸡犬也不跟。
参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二人是啥人?
苍鹘:二人是仁人,兄弟乃伯仲,仁人兼爱人,伯仲利不分。
参军:伯是何人?仲是何人?
苍鹘:伯是李伯阳,仲是孔仲尼,君子亦爱财,取之亦有道,道是李伯阳,君子孔仲尼。
参军: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人是何人?
苍鹘:三人仙儒佛,三教尽所出,尔要成大事,必从三教入。
参军:三教之中谁为大?看你答上答不上?
苍鹘:佛是三宝孔老二,老子第一当不让。
参军:那我学仙道,拜三清,做个神仙好乘云。
苍鹘:仙是山人遁世外,缥缈虚幻最无形,孤冷空寂食汁露,怕你不舍富贵名。
参军:那我学诗文,贯六经,中个状元文曲星。
苍鹘:儒是需人若水清,仁义礼智甚恭行,寒窗苦读无人问,铁砚磨穿少英雄。
参军:那我拜浮图,苦修行,参禅顿悟涅槃经。
苍鹘:佛是弗人矫世清,慈悲为怀少贪心,青灯黄卷修行苦,离了酒色你能行?
参军:这不行,那不行,那我拜谁来成名?
苍鹘:我的学问这么大,拜我为师怎么样?一日为师终生父,你叫先人不冤枉。
参军:若得富贵与功名,拜你为师也甘心。
苍鹘:天地君亲师为后,武帝文皇高堂坐。你我领赏先叩头,陛下封你万户侯。
参军:言之有礼少啰嗦,不说浑话先磕头。
那苍鹘与参军面向两位帝尊双双跪下,三叩九拜,便来讨赏,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原来此乃其时流行的参军戏《三教论衡》,苍鹘扮者乃伶人张野狐,参军扮者乃伶人黄幡绰,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妙语连珠,笑谑十足。大唐尊笑道:“这般倡优,逗乐打浑,口无遮拦,全无规矩。幸逢盛会,百无禁忌,传朕口谕,太常杂户弟子、乐伎、音声人等各有功劳,皆赏赐御酒金珠”。那唐明皇即率梨园弟子,倡优杂户拜谢皇恩,皆大欢喜。有诗单道那开元盛世:
盛世雄风实堪扬,花香十里胜天堂。
梨园百戏尤精彩,市井优伶更放狂。
锦绣蟠胸多李杜,龙蛇笔走尽颜张。
章台柳碧穿新燕,上苑笙歌乐未央。
(平水阳韵)
大汉尊由衷叹服道:“大唐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令人敬慕。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唐后生治世有功,始有今日太平之象,今日观之,其余皆不足为乐也”。正好那大汉金门侍诏东方朔在侧,闻言道:“陛下何故厚彼薄己,有失洪范,大汉仅臣一人,足以与其媲美”。大汉尊道:“曼倩何出此言?”东方朔道:“曼者,歌舞之美也;倩者,人之美也,故说汉有曼倩,足压群芳”。大唐尊笑道:“果然,二先生所言不差,溜嘴胡侃,便是这参军戏也怕是二先生遗风,真乃谐星奇才,令人捧腹”。
东方朔道:“以吾小小侍诏便是奇才,那大汉朝堂岂不群英荟萃?”大汉尊道:“卿有诡才,可以一乐也”。东方朔忙叩首道:“陛下慧眼识英才,赐臣大福禄,臣感激涕零”。大汉尊道:“何来大福禄?”东方朔道:“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化天地,生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于一,故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正。可谓元元本本,数始于一,一得大道也。而孔子又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如此说来,一乐便是得道智者,陛下以一乐与臣冠名,岂不说臣乃得道智者,何等殊荣,臣自感激不尽”。大汉尊晃然一悟,笑道:“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这厮歪理旁证,言之凿凿,也罢,朕便封尔为一乐侯”。东方朔又是大谢一番。有诗单道东方朔的好处:
轩冕功名何足为,先生卿做易农资。
汉庭诛死皆卿相,犹说才能胜活稽。
(张耒《东方曼倩》)
观罢歌舞,复转太极宫歇息,内侍奉上香茗异果。正自闲聊,黄门呈上一轴帛画,直言主爵郎中阎立本摹图,打开看时,却是大汉尊与大唐尊携手并立,果真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大汉尊喜道:“大唐钟灵毓秀,人才济济,天才英杰,尽入毂中”。大唐尊道:“且与汉先生留念”,当下盖了龙章凤篆,提跋题句。大汉尊如获至宝,称谢不已。
又有黄门内待奏说大宋尊差特使拜谒上邦。大唐尊喜道:“善哉,果真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风云际会,四海同心”,当下传谕命赵国公长孙无忌亲迎大宋特使。有分教:强汉盛唐,文治武功犹兄弟;唐宗宋祖,创业立国比伯仲。正是有缘千年为兄弟,无缘对面陌路人。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