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大唐将遇险终南山孙大圣义伏糊涂怪(下节)
书名:封神异志 分类:幻侠 作者:清徐散人 更新时间:2024-09-04 17:27:54
只说卢国公程知节败归京师,于大慈恩寺佛堂见过大唐尊,只说那泼怪如何如何厉害。大唐尊闻言大惊失色道:“二位卿家乃朕之股肱,随朕征战天下,立下无数功勋,始有今日富贵,不想遭此叵测之灾,此朕之罪也。玄甲军乃朕之精锐,临阵有序,遇敌必杀,随朕入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虎牢关一役,三千五百玄甲军破窦建德十万余众,何等威风,今日竟不堪一击,莫非昔日杀生造孽,以至今日获罪?”佛爷道:“凡事有缘源,那泼怪自有些来历,不过应劫消愆。两位老帅有惊无险,陛下不必担忧。老衲有三个徒弟,颇有些手段,或可降伏此妖”。大唐尊道:“远水解不得近渴,只怕略迟时大祸临头”。佛爷道:“待老衲宣来他们”,遂念动真言,遥传高徒。果见云光滚动,由远及近,三位释子按落云头,齐来相见。
第一位毛脸雷公嘴,獠牙向外生,头戴五佛莲花冠,身穿七宝袈裟衣,佛光环绕,瑞气缤纷,正是那斗战胜佛孙悟空。本是仙石修胎,天地造化而生。曾大闹三界,幸得观音菩萨点化,皈依佛门,保唐三藏西天拜佛求经,一路降妖伏怪,历尽艰辛,终成正果,喜登莲座,进封斗战胜佛。有《临江仙》为证:
石化心猿不甘心,敢闹地曹天庭,排山倒海龙宫行。天生顽劣性,齐天戏神明。力拜佛子求妙典,棒打魔怪妖精,历艰克险应劫星。得道成正果,浮图传美名。
第二位蒲扇耳,碓顶嘴,肚大腰粗。头戴鱼尾佛子冠,穿领锦蓝直缀,庆云相簇,景星相从,正是那八戒猪悟能。原是上界天蓬元帅,因罪被贬,造恶福陵山,入赘高老庄,后皈依沙门,保唐僧取经,多有功劳,进封净坛使者。亦有《临江仙》为证:
得超天府应福星,浪荡贪痴难宁,一朝皈依苦修行。耙打妖邪将,飞身挚云轻。顽心未泯智若愚,天生懒散无形,福禄受尽亦传名。天蓬称元帅,净坛为使君。
第三位络须长三寸,横眉一字排,头上铁戒箍,颈上缨络垂,穿领皂直缀,脚下芒鞋灰,英风拽影,瑞气随身,正是那和尚沙悟净。此人原是上界通明殿卷帘大将,失仪被贬流沙河杀生造孽,后守戒缁门,复修大觉,保唐僧取经,多有功劳,终成正果,进封八宝金身罗汉。又有《临江仙》为证:
青面獠牙非灶君,皈依释迦修行,礼佛求经甚虔心。脚踏风云路,肩挑日月行。除恶斩妖秉性直,淘沙弄潮无伦,禅杖舞时赛飞轮。卷帘为大将,罗汉化真形。
三位释子先拜了佛爷,又与大唐尊见礼。众人见他等骨格清奇莫不诧异,纷纷礼拜。佛爷便说起朝贺故主赠佛骨舍利子,结果被妖邪夺去,三唐将寻宝未成反陷二将落难之事略说一遍。悟空笑道:“师父是灾星随身,如何又生出个八十二难?”佛爷斥道:“你这猴头,口无遮拦,此事自有些缘源,若降的妖魔,自有你的好处”。
悟空道“如此最好,只不知此妖是天魔还是地煞,家养的还是野生的,有何手段在此撒野?”程知节见问,忙道:“妖怪只在京师西南终南山中,寻着一株直插云天的华盖树入谷口便见妖窝,泼怪虽少手段不小,万不可大意”。悟空笑道:“降妖缚怪本是老孙的手头活儿,不过举手之劳。只是如今慈悲心肠犯不得荤”。大唐尊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朕那两个老臣生死未卜,让人牵肠挂肚。倘肯相救,定当金身供奉,四时享祀。如嫌势薄,朝中兵将任由差遣”。悟空道:“若带兵将也显不出老孙手段。只教沙师弟在此保护众位,八戒与俺老孙望风助威足矣”。
八戒道:“原是你的买卖,又不与我分红。如今老猪吃斋念佛,不复杀生矣”。悟空道:“呆子休装正经,倘是五果成精,五菜成怪,岂不又是你腹中之物,这买卖划算的很那”。八戒道:“又来诳我,老猪还不知你猴精贼滑,无论如何不上你当”。佛爷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悟能相随到底有个照应,莫耍小家子气”。八戒道:“庙里的和尚,先来的为大,老猪说不过你们。不过猴哥是斗战胜佛,斗战归你,老猪是净坛使者,有油水分与我些便罢”。悟空道:“事不宜迟,废话少说。走起”。当下师兄弟辞了众人,往终南山而去,留下众人静候佳音。
好大圣,至那终南山,手搭凉蓬,俯瞰四下,早见妖氛浓处,按落云光,直至谷中。惊动了那洞中泼怪,带了一帮野兽冲出洞来。悟空一看,先自笑得合不拢嘴,原来那妖怪竟也是猢狲模样。有诗为证:
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
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
四肢毛未褪,尾短屁股红。
身轻常跳跃,捣蛋似顽童。
八戒先嚷道:“猴哥忒滑,养了外宅,生了孽种,还假装正经,真有你的好处”。悟空道:“药不能乱吃,话不能乱说。老孙一世清白坦荡,何曾有半点龌龊?待俺问个明白”,遂上前一指那泼怪道:“何方泼怪,报上名讳”。那泼怪抓耳挠腮,半响方道:“甚么名讳,俺不知也”。悟空又问:“你父母何人?家住何处?”那泼怪道:“甚么父母,俺不知也”。悟空又问:“你是那教那派?何人门徒?”那泼怪道:“甚么教派,俺不知也”。悟空闻言忍不住大笑道:“好个一问三不知的糊涂旦,竟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那泼怪反问道:“你是那个?”悟空道:“说出老孙名号,只怕吓破你的苦胆。听仔细了:
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仙石生。
水帘洞称美猴王,两班朝佐俯称臣。
逍遥自在妖魔敬,打遍千山有威名。
十万天兵来征我,落花流水不成军。
太白金星来招安,齐天大圣玉皇封。
官赐老孙弼马温,一怒之下反天庭。
横行霸道灵霄殿,无法无天斗牛宫。
如来佛祖多事情,五行山下压老孙。
五百年来如一梦,观音点化拜释门。
保佑唐僧西天去,万苦千辛拜真经。
踏平坎坷九九难,斩尽妖邪不留名。
灵山圣地成正果,斗战胜佛佛祖封。
功成果证登莲座,四海闻名传古今。
再若问俺甚本领,听俺老孙道分明。
铜筋铁骨金刚体,老君炉炼不坏身。
火眼金睛识贤愚,洞察秋毫鉴妖形。
十万八千筋斛云,须臾周游遍蓬瀛。
七十二变本领大,自在神通任称雄。
手中如意金箍棒,本是东海定海针。
担山搅海不寻常,偷天换柱鬼神惊。
十殿阎王齐拱手,四海龙君敬神明。
托塔天王难招驾,二郎显圣认干亲。
五岳四渎皆拜伏,九曜八极笑口迎。
成真显圣名三界,斗战胜佛盖五星”。
悟空一口气说了半天,未料那泼怪只应了句“不知道”,恼的悟空性起,破口大骂:“好个糊涂旦,先吃俺老孙一棒”,取出如意金箍捧,迎风一晃,碗口粗细,劈面便打。那泼怪急了,使圪挞藤相迎,这两个便战在一处。好一场恶战,但见:
播风扬尘,滚雾翻云。一对猿猴跳跃,互不相让神通显;两只猢狲比划,水火难容锋芒拼。金箍棒放金光万道,神鬼心惊三魂散;扢挞藤释杀气千重,仙魔胆怯七魄停。神猴骁勇,瞅准机会当头棒喝;怪猿嚣顽,看着软肋拦腰行凶。白虹贯日,斗战胜佛不露丝毫破绽;慧星袭月,糊涂泼怪岂有半点分心。抓耳挠腮,你来个枝头探果;抡拳拽臂,我来个釜底抽薪。一个得道真佛子,一个混世丙申精。斗气冲天争胜负,杀声撼动赌输赢。往来冲突数百合,藤缠棒打总相形。
那泼怪有些力怯,手法渐乱。八戒在旁看的真切,暗道:“眼见功成,此时不上更待何时”,抖精神抡九齿钉耙上前助战道:“泼怪,那里走?”看那钉耙却似风车一般,上下翻飞,筑前击后,扫左挡右。那泼怪疲于应战,顾不得许多,故伎重施,两条手臂晃一晃如怪蟒临空,指如钢钩,将悟空八戒一手一个紧紧抓住,任其挣扎,竟难逃脱。以他弱小身形,竟能幻化出如此神通,真个不可思议。
那泼怪将悟空八戒拖入洞中丢在旮旯处,不妨悟空有手段,拨根毫毛变作替身,真身隐遁于暗处。那泼怪倒也心细,用圪垯藤绑住两人,八戒挣了几挣,竟动弹不得,只得干哼哼。那些狼虫虎豹围拢来垂涎直流,因泼怪不放话,便不敢下口,只得卧在左右。悟空知这泼怪有些手段,恐无胜算,因此上先借风遁逃出洞窟。
悟空因折了八戒,好生懊恼,暗道:“打了一辈子鹰,反被鹰啄了眼,堂堂斗战胜佛却拿不下一个无名小妖,这脸丢大了。如今夸了海口,这便如何是好?”正发愁之际,忽想起佛法无边,顿时有了主意,驾起筋斛云直至西方极乐世界婆娑圣境灵鹫雷音宝刹,但见:
顶摩霄汉,根连须弥。乔松古桧清幽境,翠柏修篁功德场。玄猿献四时鲜果,麋鹿衔八节奇花。灵龟玄鹤随处见,青鸾丹凤比翼双。蕊宫珠阙,瑞霭飘渺真若幻;宝阁珍楼,祥云氤氲淡似苍。不生不灭,寒暑无侵真福地;不增不减,福寿有缘大禅方。上刹名蓝犹仙境,静土招提好道场。习静归真红尘远,参禅果证见佛光。
但见三千诸佛、五百阿罗汉、诸天菩萨、伽蓝谒谛释众俱在佛前听法。七宝莲台上跏趺而坐的正是世尊释迦牟尼佛,但见他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围,发螺右旋,犹如天盖,通体四十二道白虹,南北通连,正显大人之相。原来那佛祖有三十二相,此为其一。有词颂曰:
僧是如法修持,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以戒为师,弘宗丈六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演炼人天眼目,光灿灿,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为世福田,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悟空不敢造次,稽首皈依。佛祖世尊早已看见,便道:“斗战胜佛,汝无事不登三宝殿,乐于逍遥自在。今日缘何如此恭维?”悟空合什道:“不瞒佛祖说老孙遇上大麻烦了”,便将降妖事略说一遍。佛祖道:“胜佛不胜,果然麻烦”。
悟空道:“佛祖休要取笑,那泼怪一问三不知,天生一个糊涂旦,偏又有些怪异法力,老孙终究有些名号,不屑于无名小辈动手,免得人言倚老卖老,以大欺小,故请佛祖指点迷津,看那泼怪什么来头?”佛祖笑道:“糊涂好,糊涂好,没心没肺没烦恼。睡的着,吃的饱,管它日月颠与倒。金钱如粪土,功名似蓬草,不问浮尘因果事,冷眼旁观皆过了”。悟空道:“只说佛陀觉行圆满,万事洞彻,如今却说出这等没头脑的话来。他糊涂归他糊涂,我清楚归我清楚,佛祖却要与我说个明白”。佛祖道:“你这猢狲,终究劣性难除。可惜你只知经目之事,却不晓缘源天机,即要清楚便与你说个明白。那泼怪来历不凡,其母乃是无支祁“。
悟空道:“莫非是那个水猿大圣?”佛祖点头道:“无支祁,水母也,乃上古生成的灵物,逢水则兴,乱于江淮。云华夫人差庚辰助禹王降妖,与无支祁大战于桐柏山中,化夔龙而擒之,锁于龟山之下,无支祁千年孤寂难驯,数番兴水施虐。也是孽缘,后来庚辰逢劫落难,竟鬼使神差吐火精入其腹中,孕三年六个月,生下此孽种,便是这糊涂旦,其为水火化生,阴阳衍殖,故不入十类之中,不达两界之名。泗州大圣恐其沾染其母戾气,强行拆散母子,逐于大荒之野。此孽种与佛门有缘,因野性未除,近不得浮图,恰逢风云际会,应劫消愆,才有今日之事。你与他颇有缘源,可与他解脱罪业”。
悟空道:“这泼怪天生一个糊涂旦,叫俺老孙如何教化?”佛祖道:“以你的法力,何必怕他?”悟空道:“休说,那泼怪双臂如意变化厉害的紧。如今佛骨舍利子被劫,为了释迦脸面,佛祖也该出面,看看五行指与如意臂那个厉害”。佛祖道:“休要激我。你那里知道那佛骨舍利乃教化之饵,若无它在彼,那妖怪早已大开杀戒。那泼怪乃水火结胎,天生一对如意金刚臂,最为厉害”。悟空道:“想来佛祖也怕它那如意臂却而推托,反说老孙与它有缘,倒也不糊涂”。佛祖道:“非也。附掌过来,自与你降怪之法”。悟空将信将疑伸出双掌,佛祖以指代笔在悟空掌中左手画离卦爻象,右手画坎卦爻象,二爻象金光灿灿,并念偈道:“无中生有,有生于无。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悟空笑道:“怪哉,佛祖如何学得道人画符?”佛祖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教同源并无逆悖。其左为离卦爻象,为火;右为坎卦爻象,为水。此乃孽怪父母本源,见此卦象自然皈依。此怪与你颇有缘源,若得教化自是功德一件”。悟空道:“老孙是灵根孕育借卵成形,此怪是水火结胎阴阳错合,几分相似,几分不似,算那门子缘源?事不宜迟,不与你斗嘴,老孙去也”,言罢辞了灵鹫,自去降妖。有诗为证:
应运应劫应缘生,混天混地混世尘。
糊涂有相皆大智,浮屠且开方便门。
只说那悟空回到终南山谷中,使金箍棒将那山谷搅得昏天黑地飞沙走石。那泼怪正在洞中守着佛骨舍利子发呆,听得外面动静,也不多想便冲出洞外。却见那悟空骂道:“好你个糊涂旦,先吃俺一棒”。那泼怪更不搭话,又使出如意金刚臂凭空来抓,悟空何等乖觉,将双掌立起露出掌中爻象,那泼怪见掌中金字,如中魇术,马上伏地拱拜。
悟空见符箓灵验,泼怪供伏,始信佛祖真言,便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心静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尔道德未全,故历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杀戮之殃。自蹈烈焰寒冰之中,饱受数定轮回之劫,幸得我佛慈悲,光明普照,也是尔的造化。汝可愿皈依佛门?”那泼怪道:“卑贱愚顽,不明不悟,愿从三宝迷途早返”,乃合掌拜了悟空三拜。悟空大喜,遂叫泼怪先去妖窟放人,看时狼虫虎豹尽以四散,便将那秦琼敬德与八戒一起放出,说起经过,皆大欢喜。正欲放火烧毁洞窟,却见那妖氛戾气已然全无,四下青山绿水满目祥和。原来值此虚幻地境,但凡圣贤居所必山青水秀,祥光瑞霸;凡妖邪所居自然凶光煞气,穷山恶水。盖因姜尚封神一句“百无禁忌”,由此各路神圣仙佛妖魔鬼怪应运应劫而来。泼怪即已皈依,自然见春和景明,春意盎然之象。有诗为证:
善恶有业虚实相,福祸无门是非中。
运劫随缘常自省,瑜珈门下色即空。
待回到大唐,众人见过。悟空先将佛骨舍利呈上,佛爷复交于窥基大师供于大雁塔上。说起降怪经过,众皆称奇。大唐尊闻听妖怪是水火结精,阴阳怪胎,颇感诧异,乃谑笑道:
“水火本相克,缘何相媾生。
不是天做孽,便是地生瘟。”
悟空闻言不悦道:“唐陛下此言差矣,世间奇事颇多,俺老孙还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只说水火相冲,却不知天道无常,真若水火相生成瘟,只怕陛下亦难逃此劫”。旃檀功德佛道:“出家人不得恶口”,又对大唐尊道:“陛下休与这猢狲一般见识”。大唐尊不以为意道:“孙长老快人快语,似有护犊之心,朕不过信口一说而已,不必在意”。众皆释然,却不知日后大唐尊果有水火结精九峻,匪星生瘟之灾,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那佛爷因悟空降妖有功,心中欢喜,乃道:“万法归缘,肇启南山正范;诸佛同体,开启东土凡流。正是佛法无边,普照四方,善哉善哉”。却见那泼怪长跪道:“愚痴弟子葡伏座前,愿垂哀悯,赐我十支诤戒,如法精炼,奉教行持,下情无任,恳祷之至。愚弟子百拜顶礼”。悟空惊道:“这厮原先一问三不知,十足糊涂旦。如今一旦从善弃恶,竟这般恭谨,判若两人”。佛爷道:“糊涂乃大智慧,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此怪因父母孽劫而隐恶守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终走终南捷径。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皆造化也。此孽障夙有慧根,悟性奇高,悟空可收于门下,早晚教化,必成正果”。悟空道:“即愿皈依,老孙便赐其法号糊涂僧,以免忘了根本”。那怪即与悟空行了师徒礼,以示尊从。八戒揶揄道:“岂不闻人言:一入侯门深四海,以老猪之见,这猴儿法名就该叫僧四海”。悟空笑道:“只道你猪门酒肉臭,没想到草包肚子还有点干货呢”。众人大笑。
当下众释子便于大雄宝殿与糊涂僧落发染衣,教导忏悔三世恶业,并发十四菩萨行大愿,设三坛受了具足戒。悟空喝道:“菩萨大戒受之不易而行之更难,今汝发此愿,如律严持,敬勿违犯,无不允许”。糊涂僧道:“弟子愿闻教诲”。悟空道:“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须得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深佛理,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做,非修非证,不历诸佛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大道通天,佛法无边”,又念偈道: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因无始念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正是一刀斩断烦恼网,双脚踢开业障门。那糊涂僧果然悟性奇高,合什诵颂,俨然大德。佛爷喜道:“欣逢盛世,幸投芥子之针锋;适际机缘,喜种莲花于陆地,诚佛门之幸也”。一时皆大欢喜,大唐尊即传谕摆驾回宫于皇家内苑于释家祝贺。
有分教:李唐盛世,招来八方敬仰;贞观大治,留取百世传名。正是祥开万象神坛秀,瑞启三阳御苑春。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