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背锅
书名:绯衣春 分类:现言 作者:尚方宝见 更新时间:2024-04-03 10:53:08
今日休沐,大理寺寺正田征坐着马车出门,约了同僚去西凤居小酌两杯。
刚从马车上下来,田征就被一个穿着眼熟的绯色官服的年轻女子拦住了。
“胡女官,你就别为难我了,这东西既然已经被你们女官署接了过去,那便和我们大理寺无关了啊。”
田征边说边连连摆手,一副退避三舍的样子。
胡喜云忍住怒意,扯了扯嘴角道:“田寺正请慢,我有一计,可以让你我二人都不用得罪黄侍郎。”
田征狐疑地看了胡喜云一眼,摆手的动作都慢下来了。
见田征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胡喜云趁热打铁道:“若是田寺正不配合,那我就算是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田征暗自思忖了一下:“好。”
听一听倒也无妨,若真有更好的法子,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你这法子是不错,但要将此案再拖十余日,恐怕……”
田征表面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实则已经打算好就这么做了,一来若是胡喜云坚持跟他扯皮,到时候谁也讨不着好,二来她这法子确实不错,可以甩得比较干净。
胡喜云连忙道:“田寺正只管放心,所有人都知道她得罪了越世子,她现在孤立无援,田寺正觉得还有比她更适合的人选吗?”
田征状似沉吟,须臾后轻轻点头。
胡喜云顿时面露喜色,终于松了口气。
……
“要我说,黄香仪指不定还真是投湖,别的线索一点儿也没有。”
“赏梅宴去的都是些贵客,大理寺哪里敢审啊,顶多问两句,能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总之这个案子很不好办,大理寺早早定案恐怕就是担心吃力不讨好。”
李善鱼摊手。
宁慈颔首:“还有别的事吗?”
“别的事……”
李善鱼支吾了,宁慈一眼看出,微微挑眉道:“真有?”
而且看样子还跟她有关,否则平日能言善辩的李善鱼怎么可能支支吾吾。
“好吧。”李善鱼忍不住心虚了,“是有一件事,白虎卫那个年纪很小的神箭手你还记得吧?”
不需要李善鱼多说,宁慈很快便猜到了来龙去脉:“越珩去找他麻烦了?”
其实李善鱼还挺好奇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但她始终秉持着“知道得太多不是什么好事”的原则。
“你们两个也真是,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了越珩。他运气倒挺好,越珩一开始就光惦记你了,这才给了卫统领把人藏起来的时间。”
这倒是提醒宁慈了,不能让余宝树帮她背锅。
宁慈陷入沉思,她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刚解开的梁子又飞快结上会发生什么。
之后十几天宁慈依旧在家养伤,顺便抄抄卷宗看看书,时间便飞快地过去了。
等到宁慈伤好得差不多了,闭门自省的时间也结束了。
在此期间,外面也是风云涌动,先是先皇丧礼,之后紧接着就是新皇的登基大典。
四皇子慕容弈即位后改年号天弈,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徭役,并颁布了一系列利民的政法措施,成功笼络了民心。
……
天弈元年冬,晟京。
今日难得没有下雪。
清晨,宁慈在街边吃了碗豆花,然后骑着威武慢悠悠去了女官署。
一月未来上值,长案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边上摆放着一小摞卷宗。
宁慈正打扫着,胡喜云领着一个穿着灰布衣的瘦高小厮走了过来。
胡喜云微笑道:“这位就是宁慈宁女官,你家大人找她到底所为何事?”
宁慈瞥了胡喜云一眼,对她如此安静不作妖的样子属实陌生,接着视线转向了灰衣小厮。
“你家大人是何人?”
灰衣小厮行了一礼,开门见山道:“我家老爷是户部侍郎黄涪。”
宁慈默了一下。
半个月前,宁慈听李善鱼讲过黄香仪的案子,这段时间黄涪一直在大理寺堵人,今日却突然派人来女官署找她,还能是什么好事吗?
灰衣小厮继续道:“大理寺说宁女官接手了我家小姐的案子,所以老爷特地命小人来请宁女官过府一叙。”
宁慈正要说话,胡喜云抢先义正言辞道:“虽说大理寺有权让我们协理查案,但黄小姐的案子分明是投湖自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凶手,黄大人这不是有意为难宁慈吗?”
宁慈:“……”
果然还是那个喜欢整幺蛾子的胡喜云。
宁慈稍微一想便复原了来龙去脉。
无非是户部侍郎黄涪不肯罢休,不相信自己女儿会投湖,然而大理寺将黄香仪案归类为已结旧案移交女官署,一句“不归我们管了”就把事情甩给了女官署,作为负责承接旧案卷宗的胡喜云自然脱不开。
于是胡喜云和大理寺的人一合计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来。
“我家小姐不可能想不开投湖!”灰衣梗着脖子,语气冷硬,“我家老爷说了,此案必须查明白,必须找到杀害小姐的凶手!“
说话就说,你瞪我做什么?
宁慈将刚脱下的披风穿上,目光平静地望着胡喜云,问道:“卷宗在何处?”
“我怎么会知道?”
胡喜云心虚,眼神飘忽,不经意地扫过宁慈长案上那摞卷宗。
宁慈眯了眯眼,弯腰翻找片刻,找出了一本干净完好的卷宗,翻开一看果然是记录黄香仪案子的卷宗。
“带路。”
说罢,宁慈拿着卷宗往外走。
灰衣小厮连忙跟了上去:“马车就停在附近,宁大人请随我来。”
没有看到宁慈慌乱的模样,胡喜云表情复杂,先是暗自咬牙,随后又露出得意。
田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竟然将黄香仪的案子混在旧卷宗里移交给女官署,以前从未出过这种事,所以她承接时根本没有仔细查验,这才叫那边蒙混了过去。
好在她脑子转得快,认为可以利用一下大理寺人手不足时有权从女官署调人这件事,这样一来岂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宁慈背锅了吗?
至于大理寺是否真的人手不足,不过就是田征一句话的事,这么好的法子他当然愿意配合。
……
马车平稳行驶,宁慈拨开车帘,借光看了一遍案情记录。
基本上和李善鱼说的没两样,但更详细具体,赏梅宴所有客人出入都有记录,比如静山别苑的分布以及宴会的大致流程,包括从发现黄香仪失踪到找到尸体的过程,其中有几份来自别苑宫人和侍卫的口供。
只有一点,黄香仪独自离开宴席后,靖成世子妃因身体不适也离席去厢房歇息了片刻,但是有靖成世子妃的丫鬟们作证,她们不曾碰见黄香仪。
看上去就是一起投湖案,完全没有凶手存在的痕迹。
宁慈正沉思,马车猝不及防停下了。
外面响起一声娇呵:
“宁慈是不是在马车里?本小姐要带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