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39章 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书名:绯衣春 分类:现言 作者:尚方宝见 更新时间:2024-04-03 10:53:08

换源:
 

  半个时辰之后。

宁慈起身,想去查看一下外面的情况。

按理说,此时卫戬应该已经带着白虎卫找过来了。

宁慈刚起身,手腕被后面伸来的一只手拽住。

匕首从袖中滑落的瞬间,宁慈反应过来了。

这里没有别人。

她转过身,低头,与不知何时醒来的少年对视。

明明灭灭的光线下。

越珩仰着头,颈部流畅的线条没入衣领,那双漂亮的眼眸微微发光,一眨不眨地看着宁慈。

“为什么要救我?”

他张口,嗓音有些许干涩。

没等宁慈回答,越珩松了手,喃喃自嘲:“还能为什么,自然是怕我死在晟京。”

宁慈静默。

“镇北王根本不在意我是死是活,但倘若我真的死在晟京,他便有借口发兵了。”

越珩勾唇,笑意讥诮:“本来我可以找个风水宝地,随便什么死法都好,但是来了晟京,我只能好好活着了。”

“我偏不让他如意。”

少年倚着岩壁,低着头,喃喃自语地说着满怀恨意的话语。

面前火光跳跃、光影交织,衬得他如同一块沉在水中的冷玉。

沉默了片刻,宁慈轻轻拨开藤蔓,穿过缝隙朝外看。

没有动静。

稳妥为上,在白虎卫找到他们之前,还是别出去的好。

宁慈坐到越珩对面,往快要熄灭的火堆里添了些枯枝。

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阵阵狼嚎。

宁慈从腰带里摸出一个小瓷瓶,把小瓷瓶里的粉末洒在洞口。

这跟枫山猎场暖阁外洒的粉末差不多,会散发出用来驱赶野兽的气味。

“越珩?”

宁慈布置好洞口,忽然发现越珩不太对劲。

少年脸色煞白,额角沁出冷汗,身体微不可见地颤抖。

“别过来。”

越珩紧紧咬牙,齿间发出咯咯的声音。

宁慈停下脚步,轻声询问:“殿下,你怎么了?是余毒发作了吗?”

越珩偏过头,侧身对着宁慈,声音暗哑:“不用你管,离我远一点。”

不是余毒,而且看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这样。

宁慈本来听他的话,在方才的位置坐下。

谁知越珩的情况没有丝毫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他半倚半躺,脑袋微微后仰,碎发被打湿了沾在脸庞,眼睛半合,水雾蒙蒙。

听到脚步声,还残存了些许意识的少年无力地咬了咬唇:“你、走。”

过了好久,越珩没再听见动静。

然后,下一秒。

他的手腕被人捏住了。

越珩想把手抽出来,却没什么力气,不仅如此,对方还趁火打劫,摸上了他的额头。

迷蒙间,越珩又回到了几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

他想向那个人证明自己,于是独自进山狩猎,结果差点葬身野狼腹中。

危机时刻,他躲进了巨石下一个狭小的洞穴。

他受了伤,闻到血腥味的野狼更加不肯离去,一直在外面徘徊,他只能躲在洞里不敢出去。

他一直在流血,身体越来越冷,连第二天怎么被寻风他们找到并带回府的都不知道。

此刻,越珩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时候。

他蜷缩在漆黑、令人窒息的洞穴里,感觉体温一点点流逝。

“殿下。”

“越珩。”

“你乖一点,把这个吃了。”

好烦。

死都不能让他死得清净些吗?

“越珩。”

“越珩。”

有人一直在叫他的名字。

越珩终于忍不住了,他打算从洞穴里钻出来,看一眼究竟是谁这么坚持不懈。

可是外面有野狼,越珩只敢偷偷冒出半个脑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警惕地朝外面看。

外面也是漆黑一片。

他正要缩回去,忽然愣住了。

漆黑不见物的前方,亮起了一点暖橘色的光,越来越近,越来越明亮。

有一个人提着灯笼朝他走过来,蹲在洞口,对他伸出手:

“没事了。”

“我带你回去。”

越珩像是受了什么蛊惑一般,不由自主爬了出来,乖乖把手给她牵住。

“……”

牵上的那一瞬间,越珩睁开了眼睛。

面前的火堆燃尽后冒着余烟,帘子一样的藤蔓被日光照得翠绿通透,山洞里还算亮堂。

已经天亮了。

接着他就发现自己紧紧抓着宁慈的手不放。

越珩触电一般迅速松手,垂下头,薄唇紧抿,没有说话。

像是自闭了。

宁慈略感惆怅。

好不容易和越珩的关系有所缓和,结果不小心看见他脆弱的一面。

这样真的不会被灭口么?

宁慈在心里叹了口气,说:“殿下,卫统领他们还在外面等候。”

越珩起身,一言不发地往外走,大步流星。

出去后,越珩对寻风寻影说了一个“走”字,然后就翻身上马直接骑马离开了。

寻风敏锐地察觉殿下不对劲,跟上去之前忍不住看了一眼宁慈。

卫戬命白虎卫骑马跟上,自己则落在后面,同宁慈说话:

“百里珈玄似乎很生气,你恐怕又要领罚了。”

宁慈“嗯”了一声:“昨夜的刺客有线索吗?”

卫戬说:“刺杀越珩的是天杀楼的杀手,冲卫听风去的的刺客则一点头绪都没有。”

宁慈简单讲了一下紫衣女子的事情,包括冬雪节那晚的当街刺杀事件和极有可能跟卫家有关系的年轻公子。

卫戬语气难掩嘲讽:“以卫听风父子的行事风格,卫家的仇人怕是多了去了。”

……

翌日。

姜少丞带着十几个家丁,浩浩荡荡的,堵在济善堂大门口。

这段日子姜湄经常往济善堂跑。

一来,和王府的丫鬟熟络起来后,阿铃没那么粘她了;二来,毕竟是她介绍闻青时来济善堂当教书先生的,总是莫名担心,忍不住跑来看一眼。

后来就成了日常,姜湄经常给济善堂的小朋友们做好吃的,像糖葫芦这种,简单好吃成本又便宜。

今天姜湄照常和闻青时去街上买东西,刚到济善堂,发现门口挡着一堆人,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十分不好惹。

姜少丞咧嘴一笑,恶意满满:“本少爷就说怎么没看到人,原来是找野男人去了!”

他一挥手,身后的家丁蜂拥而上。

哪来的神经病啊!

姜湄吓了一跳,一边拉着挡在她前面的闻青时后退,一边大声喊叫:“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动静不小,已经吸引了少量过路人,姜少丞却丝毫不虚,不为所动。

“你以为装作不认本少爷,今日就能逃过一劫吗?”

姜湄皱眉:“神经病啊,我本来就不认识你!你真的认错人了!”

见姜湄一脸陌生地看着自己,不像有假,姜少丞寻思她莫不是在大牢里把脑子摔坏了?

几息之后,闻青时被几个家丁摁在地上,努力抬头道:“你们放开她!”

家丁把姜湄的手臂扭在身后,直接拖着她就走,也不管她好几次脚步踉跄差点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