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生》有感——名副其实地集大成之作
书名:泛生活 分类:穿越 作者:泛泛X1 更新时间:2025-01-14 19:08:14
读完这本《时生》已经很久了。原以为会像大多数读过的书一样,故事的大部分情节连同主要人物都从脑海中逐渐消散。这一次却不同寻常,这本东野圭吾“集大成之作”再次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感受良多。
书名,其实是个人名,正是本书的主人翁。时生,是一个患有世上罕见的绝症——格雷戈里综合征的十几岁少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弥留之际,他的母亲宫本太太想知道他是否对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幸福。就这样一个感性的提问,引出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温情故事。在时生父亲宫本先生的讲述中,开启了这段长达20年尘封的奇妙往事。
时光倒流二十年,时生穿越到了过去,在一条似曾相识的街区,遇到了年轻时代的父亲宫本拓实——一个生活潦倒、自暴自弃的无用青年。
……
故事读完了,心情起伏不定,无法抑制那种对父子亲情如此之深邃、如此之厚重的感慨。简单的剧情顺理成章,细腻的描写在悄无声息中揭示了人性中柔软的那个部分,还顺带着把生命的真谛、幸福的追求揭露的淋漓尽致。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游走在时间长河中的穿越故事,更是对生命、爱和家庭的深刻反思。我不禁思考,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重新与父母相遇,我们是否会珍惜这个机会,告诉父母同样的回答,我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而感到幸福!
还有一点让我动容的地方。那就是《时生》似乎在告诫世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当自己挂念的人能够好好地活着,即使到了死亡来临的关头,也义无反顾,只因为那个深爱的人,还在这个世上,还能好好活着,那就死而无憾,死也是幸福的。这一段,是关于宫本拓实的生母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融合在小说主线之外,但又与宫本拓实从小到大对亲生父母抛弃自己而心生怨恨,埋下祸根。这一情节,为宫本拓实长大后安于潦倒、抱怨满腹、天真幼稚的性格起到了顺理成章又符合人性的基础。
当然,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可以说,是这世上最难的事情。时生,一个无名之辈,一个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如何能够让顽固不化地宫本拓实解开心底这个最坚实的心结,实属不易。而这正是东野圭吾高明之处,宫本拓实寻找女友的路上,时生顺藤摸瓜,悄悄地引导者宫本拓实逐步逐步揭开身世之谜。尤其是在几乎濒临彻底放弃的最后时刻,走向了一个都曾记忆犹新的故地,通灵般地感受到生母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兑现在大火中遇难的挚爱的那句话,只要是活着,看来了未来,就感到幸福。而那时,生母的肚子里,且已有了宫本拓实的小生命。
故事说到这,其实意犹未尽。时生从来到这个世上,到走到生命的尽头,不过十几年的时光。在东野圭吾的设计下,穿越回二十年前,与其父亲宫本拓实渡过了可能持续了半年不到的时光。算起来,这段生命实在太短,这段生命仿佛还没有真正开始。
时生却没有这样想。他始终觉得,能够活一回,就是幸福的。他的感受,她的母亲应该会感受到。时生,真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书中未名说,但隐藏着一种处处透露的感激。时生是很感恩父母能够把他带到这个世上的。尤其是,在得知罕见的绝症无法避免的情况之下。
可以想象,对于一个正常人,作出这种选择,对于活着的父母,将会是多么大的决择。面对未知的未来,势必要背负多么巨大的伤痛,而且这种伤痛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每一天每一刻,都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我不禁想把时生对父母的回馈,梳理下来,从他一出生,就开启了报恩的生命之旅,在孩提到发病前,我觉得他的到来给小两口带来的数不尽的天伦之乐。这还没完,在时生最后的那些日子,他穿越回去,给父亲揭开身世之谜,还让父亲重新振作起来,改变了父亲今后的一生,正好组成了一个生命的良性循环。可以说,时生让他的生命光辉发挥到了极致。
想到这里,我又不禁会想,东野圭吾笔下创设的人物,在这个世上会有真是的存在吗?
好了。除了感性的体会,我还需要一些理性的思考。
东野圭吾的作品,如此集大成,从文学的角度,还能收获些什么?对今后的写作还有什么帮助?思考后,体会到,就是东野圭吾把生命哲学、时间观念和爱交织在一起的叙事手法和通过内心独白和行为反应,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高超技巧。
第一,关于生命哲学。这本小说的生命哲学是多维度的,它涉及个体的存在、家庭关系和社会责任。时生作为一个患有格雷戈里综合征的角色,他的生命被预设了终结的日期,这使得他的存在变得异常珍贵和短暂。在文学理论中,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其本质,个体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己。时生的选择,尽管受限于生命的脆弱性,却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爱的渴望。时生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事实,更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他的存在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一个人的生命是否有价值,是否幸福,是否值得活过?这些问题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探讨,时生通过与父亲的相遇,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命,并在最后的时刻找到了答案。正如书中所说:“确信喜欢的人能好好地活着,即便面对死亡,也看到了未来……我告诉你,未来不仅仅是明天。未来在人心中。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起来。”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价值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第二,关于时间观念。在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念中,时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然而,小说通过时间旅行的设定,打破了这种线性时间的界限,引入了非线性时间的概念。时生能够穿越到过去,与年轻的父亲相遇,这种非线性的时间观念为小说的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文学理论中,非线性时间的概念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呼应。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以反映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小说中的时间旅行不仅是一个科幻元素,也是对传统叙事方式的挑战和重构。
第三,关于爱的主题。小说中的爱主要表现为亲情,尤其是父子之间的爱。时生与父亲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血缘的纽带,也有时间的隔阂。在小说中,时生通过时间旅行与父亲相遇,这种相遇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他们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亲情的深刻含义和牺牲的价值。在文学理论中,亲情常常被视为一种天然的、不可选择的关系。然而,《时生》中的亲情关系却是建立在选择和牺牲之上的。时生选择回到过去,与父亲相遇,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达。同时,父亲为了保护时生,也做出了牺牲。这种牺牲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它体现了亲情的深度和复杂性。
第四,关于叙事结构。小说的叙事结构是其独特魅力的来源之一。小说采用了时间旅行的设定,使得叙事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线上跳跃。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复杂性,也为读者提供了多重视角,使得故事的解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在文学理论中,叙事视角是理解文本的关键。小说中的多重视角使得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故事,体验不同的情感。这种叙事结构不仅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叙事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第五,关于象征与隐喻。小说中,时间不仅是一个物理概念,也是一个象征和隐喻。时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也象征着记忆和遗忘。时生的疾病使他的生命变得短暂,这使得时间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突出。在小说中,时间不仅是一个背景,也是一个角色,它影响着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在文学理论中,象征和隐喻是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重要工具。小说中的时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性和不可预知性,也象征着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时间的象征和隐喻,小说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爱的深刻理解。
总而言之,《时生》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主题,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部作品不仅是东野圭吾的文学成就,也是对人类存在和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