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备补军,标统
书名:多子多福,民国大帅 分类:历史 作者:铁子爱我 更新时间:2024-08-30 16:00:17
“多德,你不和我一块走吗?”
辛亥起义后,厉佛磐接到老同学邀请,前往江浙督军府任职。
他的老同学,自然也是陆士毕业生。
而且江浙,厉家可是大族。
他的父亲,爷爷,太爷爷,都是江浙一带有影响力的文人。
聂其贤并没有离开。“学长,您认为孙大炮,今村长藏,黎宋卿,包括各地的同盟会,真能打的过袁大头吗?”
“其利断金啊,多德你不愿意离开也没事,咱们后会有期。”
厉佛磐跑了。
等知道消息,载涛也只是非常遗憾。“多德啊,你说满清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大人,说实话就是无可救药了。”
“而且现在南方各地起义,还能坚持几天?”
“不要说袁大头,他可不会忠心耿耿的给朝廷卖命。”
聂其贤可是知道袁大头,差点娶了隆裕太后的主。
得亏有人和他说,带孩子的女人不能沾。
君不见,多尔衮多牛逼?被带孩子的女人玩了一辈子。
于是袁大头这才没有迎娶隆裕太后。
而袁大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罢免良弼等满人军官。
同时,任命冯华符掌管禁卫军。
接到命令,聂其贤也赶紧来抱大腿。
“冯大人,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啊。”
不到一个月,全国都变天了。
聂其贤知道冯华符也是未来的大总统,于是赶紧抱大腿。
冯华符对聂其贤还算看得上,毕竟他也算是老牌官员,和聂家也算是有点交情。“嗯,以后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多谢大人。”
由于管带被罢免,聂其贤这个队官也就自动升官,担任营管带。
说实话,他进步的速度还是太慢。
不过由于他手里除了几个盟兄弟,还有李云龙,楚云飞,丁伟三个影视剧里的猛将,倒也战斗力膨胀。
1911年12月2日,联军一举攻占金陵城。
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各省代表从鄂北移驻金陵。
同日,通过鹰酱领事葛福的斡旋,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12月6日,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
接着,就是清帝逊位,以及优待皇室的各种条件。
1911年12月2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当时关内18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
其中鄂北、湘南、秦西、赣西、滇南、苏江、黔州、江浙、安皖、粤西、闽建、粤东、川蜀共十三省宣布独立。
只有直隶、豫南、陇右、晋西、鲁东五省在袁大头控制下之外。
而袁大头也不愿意硬拼,于是要求孙大炮退位,自己当大总统,那就不打了。
于是革命成功了,袁大头当了大总统。
可是袁大头知道,没有军队什么都不是。
于是他叫来了自己的陆军部长段芝泉。“芝泉,你无咯的备补军方案怎么样了?”
“目前陆军部准备成立两个混成旅。。。”
段芝泉还是小家子气,主要他并不是北洋当家人。
而袁大头摇摇头。“太少了。”
“为什么我能当这个大总统,就是因为有众多北洋将士给我做后盾。”
“这样吧,新编备补军最少也得五个混成旅。”
按照一个旅两个团,那么五个旅就是十个团,两万多人了。
民国初期的部队,可不是后世一千多人也叫个师,三两千人叫个军。
这会,一个团两千人到两千二。
“总统,五个旅,就是十个团,这么多军队干部哪来啊?”
由于蓝天蔚等人的起义,导致北洋对陆士生非常怀疑,针对。
等于这就去了一个非常稳定,庞大的军官来源。
袁大头想了想。“咱们下面也有一些老人没有晋升,正好借着备补军把他升了官。
像是陆郎斋,还有雷震春他们。”
“另外,再看看冯华符手下有没有可以抽调的。”
他可不相信段芝泉。
“是。”
段芝泉作为北洋军仅次于袁大头的人,最主要的就是当过北洋武备学堂的总办。
北洋军官大多数都在他手下当学生,这和他小站练兵异曲同工啊。
段芝泉找到了冯华符。“华符兄,有没有可以推荐的军官啊?”
“大总统要求成立五个旅的备补军,最少是五个旅长,十个团长,三十个营长,一百多个连长啊。”
“我还正好有一个。”
冯华符想到了聂其贤,当年他和聂其贤的父亲也算是有交情。
他是淮军中人,而聂其贤的父亲聂缉椝当时是江南制造局的总办。
再加上聂缉椝是曾剃头的女婿,颇受李少荃的重用,说起来也算是半个北洋人。
再加上聂家在魔都那边非常有势力,又是陆士毕业生,前途无量,他也愿意扶一把。
“还别说,我手下真有个,说起来还是你那个小徐的学弟呢。”
“哦?陆士出身嘛?”
小徐是陆士第七期留学生,聂其贤是第八期。
所以这是正儿八经的学弟。
如果是学弟,段芝泉还真的不吝啬重用。
未来,第七期的好几个都成了西北边防军的中坚力量。
比如,像是第1混成旅旅长宋邦翰,第3混成旅旅长宋子扬,第4混成旅旅长褚其祥。
这些陆士同学能成为皖系旅长,都是小徐的功劳。
冯华符点点头。“不错,陆士毕业,还是曾剃头的外公。
他的岳父,是湖湘三公子之一的陈三立。”
“名门之后,自然得重用。”
“这样吧,让他来备补军,给个标统如何?”
标统就是团长了,手下两千来人。
冯华符自然高兴。“可以啊。”
于是聂其贤刚在禁卫军当了营管带,又在1912年调到备补军担任标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