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南线战事
书名:斗罗:武魂大乱斗 分类:历史 作者:帮打落水狗 更新时间:2024-10-19 20:20:14
虎牢,是星罗帝国除了帝都星罗城以外最大的城池,这里靠近国境,所以也是军事重地,星罗帝国王师——“八千虎贲军”就常驻于此,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而今史莱克学院发布“追杀令”,布告天下,肃清所有苟居星罗的邪魂师,此举牵动各方势力,响应者不在少数,但星罗帝国在战略上虽是友军,毕竟也是别国领地,行动要展开就要获得星罗皇室的准许。
但当今星罗帝国的虎烈帝久病多年不理朝政,仅独留有一女“干平公主”,尚且年少不足以谋一国政事,现今管理星罗一应大小事务的是,乃是星罗国柱、虎威公爵——戴危迟。
此人可是个传奇,他是上一任星罗老皇帝的亲弟弟,哥哥好文、弟弟好武,从小便在军中长大,熟读兵法,拉弓骑射、执剑耍枪无一不精、无一不会。
戴危迟公爵虽贵为王室,但星罗帝国军队军法严苛,不管是王权贵胄,还是平民百姓从军,一律从步兵坐起,要想升官加爵,靠斩杀敌军的人头数量论功行赏:斩敌卒一人,可领黄金一两,粗粮一升;斩敌兵卒十人,可领黄金十两、封什人长;斩敌将一人,则领黄金百两、封佰人长。
戴危迟十六岁那年,初次参战,仅一人就斩杀敌兵一百八十人,敌将一首,人送外号“百人斩”,因勇猛无敌,被封为剽姚校尉。
十八岁,奉命参加“边境战争”,与轻勇骑八百大军连夜奔袭数百里,闪击日月,击溃敌军数千人。这是他第一次统兵,却一举“斩捕首虏过当”(“过当”一般被理解为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人)的成果,其中包括日月帝国军的偏将军、军副参谋等高级将领。战后,被星罗帝国大皇帝封为“百胜侯”。
这仅仅是他传奇一生的开始,五十年前的“大陆之战”,天斗、星罗联军被全线击溃,天斗帝国被连下六城,在此等危急存亡之时,年近四十的戴危迟临危受命,联通龙虎关、熊郡、马王山等六个军事要塞,沿着国境线筑起著名的“树墩防线”,镇守八十余天,使得日月军不得前进一步。
这才保住了帝国联军的最后一丝希望,直到“英雄”尘缘出手,两人里应外合,就在立马平原上击败了日月帝国军。
所以此战过后,在星罗帝国的人民心里,戴老将军就和尘缘一样,都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老皇帝在去世前,封他为“大国柱”,意为“帝国的支柱”。
此次史莱克学院访问使团的代表尘缘阁主,主要就是拜访此人,取得他的同意,学院方可出兵,肃清星罗的邪魂师势力。
马车毫无障碍的驶进镇西将军府,大堂之上,尘缘坐于客座等待。
“哈哈哈,尘老英雄看我来了,哈哈,老夫真是蓬荜生辉啊。”
话间,一个身着虎纹绣黑袍,满头白发的魁梧老者从帐内走出,尘缘阁主起身拜礼:
“老将军,老朽冒昧前来,多有打搅。”
戴危迟上来非常亲切的把住尘缘阁主的手,激动万分瞧着:“哎呀时隔多年,老英雄还是那么英姿飒爽,要不细看还以为是个翩翩少年呢。”
尘缘拂袖遮住面容:“哈哈,老将军休要笑话老朽了。”
“请快入座,快入座。”
寒暄几句后,双方进入正题。
“不知,老英雄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尘缘将前因后果,与戴危迟老将军一一讲明,没有丝毫隐瞒,老将军听后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没想到我国境内的邪魂师势力竟然这么巨大,还让学院也蒙受如此大的损失,这是老夫的失职,史莱克学院这次的事故老夫应付全责。”
“老将军切勿怪罪于自己,实乃此等奸佞狡诈,还望老将军出手相助。”
“嗯不必多说,史莱克此行剿灭邪魂师,也是我星罗帝国的家事,老夫定当全力相助,我已吩咐军队封锁所有出国关隘,定叫那贼人一个也跑不了。”
“如此,老朽就谢过将军了。”
“唉,老英雄和我就不必客套了,不知你们这次所带人马是否充足,需要我星罗做些什么?”
“无需烦劳老将军出手,这些偷鸡摸狗的小贼,我史莱克学院照单全收!”
“哈哈好,期待你们这次行动能成功,我给你们开庆功宴。”
谈完正事,此刻尘、戴二老正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尘缘:“陛下近来身体安好?”
戴危迟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肺腑寒弱、体虚阴冷,和我大哥一样,是天生的毛病。”
“将军不必锤头丧气,等我师弟班师回来,说不定有法子。”
“哎,这病是源于血脉问题,寻常良药和医术根本无解,还是不要劳烦万寿斗罗了。”
“好吧,不过听说陛下最近拜了个国师,传闻此人是旧居蓬莱的隐士,有不死不灭之法,不知是真是假?”
“哦吼吼确有此事,不过依老夫看来,国师所说长生不老之术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不过陛下倒是信以为真。”
“自是骗人,将军为何不向陛下禀明。”
戴危迟摇摇头,坦明想法:“虽是骗术,倒也能宽慰人心,陛下已经时日无多,要是没点念想支撑,怕是早就寻短见了,不如就让此人多耍一会儿,等真相败露,再将这跳梁小丑拿下也不迟。”
“原来如此,将军自有安排,那老朽就不干预了。”
“嗯,院方的行动结束还有些时日,老英雄不如就在此住下,我二人也叙叙旧,如何?”
“如此便叨唠府上了。”
尘缘阁主成功取得星罗方的“行动许可”,“行动开始”的命令随即发往各个作战部队,“追杀令”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