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7章 偶得奇遇

书名:大寻仙途 分类:仙侠 作者:许当歌 更新时间:2023-11-08 20:51:55

换源:
 

  赵禾呆呆地愣在那,他长这么大可没见过这么奇幻的场面啊,但下一秒他低头注视着青色道袍,心中只剩下无比的悲凉。

想必这位老人家也是和他一样,无意间被困在此处久久不能离去,最后只能无声无息的死在这里。

想到这,他本着物类其伤的想法,蹲下身子拾取起地上的衣服,想把它折叠好来,为老人家立个衣冠冢。

这样子,等到许多年后,下个来到此处被困住的人应该也会给他挖个坟墓吧,不至于让他尸骨无存。

哐当一声,就在他拿起衣服时,一本巴掌大的书册和一枚古朴简约的金属戒指从道袍中掉落出来砸在地上。

赵禾好奇地捡起书册,书册的外皮和内页摸起来触感很是奇妙,有些坚韧不似纸质,封面上写着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太真往虚经》。

他下意识地打开太真往虚经一看,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便开始仔细地阅读起来,一炷香后,赵禾叹了口气。

他刚刚看完了这本书的序章,里面的内容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序章的大致意思是,太真往虚经乃是上古仙门太真道的三部修真秘典之一,修此真典,可直达仙途云云。

除了原文,空白结尾处还有用朱笔写的注释,想必是刚刚那位老道人所写。

老道人名为李上庭,自号天元道人。

他在这里头简短地描述了自己的生平,他出生于萩国芦杭郡李家,芦杭李家是当地传承多年的修真世家,家族也曾风光无限过,自立族以来走出许多筑基道人,但自打李上庭出生以来却是已经没落了约有有两百年,这期间再也未出过筑基期的修士了。

李上庭乃是当时李家家主的嫡长子,但由于生母生他难产而死,自己又修行天赋极差,在家中常常被大母欺凌。

在十四岁将要确立家中少主之时,大母趁着父亲外出更是设计陷害他,害得他险些死去,好在有母亲所留下的忠仆所救,这才堪堪逃出家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他在逃亡过程中,不经意间得到了一份机遇,从中获得了上古道藏太真道的传承,自此一飞冲天,短短三十余年便修行到了筑基期,成为了世人敬仰的道人。

筑基之后他回到家中,这才得知父亲早已被大母所害,家主之位也被大母之子,他那所谓的弟弟所夺。

得此消息的他一怒之下手刃毒妇一脉所有人,李家一时之间血流成河。

在清理完家中的祸端后,李上庭顺理成章的成了家主,便一心一意地想着带领李家重回光辉岁月,也因此落下了修行。

一直等到家族步入正轨,族中也出了新的筑基修士后,他这才想着能不能在仙途上再走远一点。

奈何他天资本就不好,再加上年老体弱,即便是有如此仙法相助,仍旧是卡在了筑基九层,无力再向前一步了,最后坐化在这个山洞当中。

他在坐化之前,忽然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他这一生无论始末终究是被家族拖累,可他却从未有过悔恨。

从他离家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未和家中联系过了,也不知在他走后家中的晚辈有没有将家族运营好来。

于是在这生命的最后尽头,他将抄录出了这本《太真返虚经》,他希望来到这个山洞获得此书之人,能够将自己夹在书册中的家书以及他在游历途中所获得昼无珠带回芦杭李家,并让李家来为他收敛尸骨。

那枚戒指是储物戒,他已解开了封印,其中的所有物品和这本《太真返虚经》都当作他给有缘人的酬劳。

透过短短的序章,赵禾仿佛经历了李上庭漫长的一生。

他看向头顶发光的小白珠,想必这个就是昼无珠了。

他将其取下,与戒指、《太真返虚经》一齐收入怀中,虽然李上庭在文中说了这是储物戒,但他还不知道要如何使用。

而后他满怀尊敬地折叠好李上庭的道袍,并在洞中挖出一个坑,将道袍埋填进去,为他立了个衣冠冢,并在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对赵禾而言,李上庭的出现无疑是给了他生的希望。

磕完头后,赵禾先是仔细地摸索了下山洞的情况,找找看有没有能够下山的通道,一番搜寻无果,心中暗叹一口气,知道自己只能将希望寄予在这一本小小的《太真返虚经》上了。

没有想到阿爸说的能够飞天遁地的神仙是真的存在的,只不过书中将神仙称之为修仙者,仙途缈缈,仙道茫茫,若能达到引气之境便算得上是叩开仙门了。

纳灵之上,便是练气、筑基,每一境界共分九层,达成筑基之后,可称之道人,李上庭生前便是一位筑基道人。

赵禾像李上庭那般盘坐在蒲团上,按照典籍里的描述,开始修炼起来。

沉心静气,许久之后,他好像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脉络,并且在无边的黑暗之中,有五颜六色的光斑忽隐忽现,时而聚成一团,时而散作繁星,这或许就是典籍中所说的灵气了。

他尝试着靠近这些光点,并将其拉入自己的经脉之中,奈何灵气压根无动于衷,理会都不理会赵禾,依旧是我行我素地飞来飞去。

他想起典籍中所写到的秘法,根据《太真返虚经》的法门去运行自己的经络,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而后再去感受那些光点,只见与刚才截然不同。

身边围绕的各个颜色的光点完全不需要自己去拉取,立马积极地冲向赵禾的脉络之中,不同颜色的光点速度有快有慢,有多有少,其中最快和最多的基本上都是青绿色和碧蓝色的光点。

光点涌入经脉之中,汇聚成一团,在按照经脉运行的顺序缓缓流动,仿若小溪,在运行一个周天之后,光点的色彩变淡了一些。

些。

几个周天过后,灵气彻底失去了颜色,化作一片虚白,被赵禾纳入丹田之中。

赵禾见状,有所明了,自己看来是木水双灵根。

书上说道,人有灵根之别,李上庭所谓的资质极差,指的也正是灵根极差,通常情况下,单灵根为最好,五灵根为最差。

灵根与灵气一样,都有五行之分,分别是金木水火土,除此之外还有特殊的异灵根,暂且不表。

修行一道简单来说便是将世间游离的灵气纳入体内,炼化成为自己的灵气,而不同属性的灵根能够感应吸纳进体内的灵气也不同。

举例来说,就是木灵根的修士只能感应到木灵气,并将其吸纳入体内炼化成自己的灵气。

有人会说,这种情况不应该是灵根属性越多越好吗,灵根属性多的修士能够吸纳的灵气就越多呀。

确实如此,但问题就在于不同的灵气所需要的炼化法门也不同,而且灵根多只是吸纳的灵气种类多,并不代表总量一定多。

这就导致同样的灵气总量,五灵根的修士想要全部炼化所吸纳的灵气,需要花费的时间往往是单灵根修士的五倍。

再加上五行之间还相生相克,若真是五灵根倒还好,能够五行循环,无功无过。

若是像李上庭那般,本来生了个双灵根是件好事,但却偏偏是水火灵根,二者相克,一旦修炼起来不仅事倍功半,还有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而《太真返虚经》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能够一次性吸纳炼化所有属性的灵气,将其炼化后化作虚气,虚气无属性之分,但修士想要释放法术之时,虚气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相对应的灵气。

这就意味着,修炼《太真返虚经》的修士,可以在完全规避掉多灵根坏处的同时享受到单灵根的好处。

赵禾即便是再不知晓修炼的门道,也能察觉得出《太真返虚经》的重要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