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九十六章 提议修建凌烟阁

书名:大唐照相馆 分类:历史 作者:岳跃振 更新时间:2025-04-13 11:37:55

换源:
 

  贞观十四年三月十四(公元640年4月13日)

今日,照相馆里却没有了往日接待顾客的忙碌,反倒弥漫着一股酒香。程咬金和李靖两位大唐的肱骨之臣,正与我围坐在一张方桌前,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而在那后厨之中,李半夏正系着围裙,亲自下厨。脱下铠甲的李半夏,少了一份英气,却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性格温婉却不失活泼。平日里,她在李府深闺,极少下厨,可今日不知怎的,听闻要在我这照相馆聚餐,竟主动请缨,要一展厨艺。

李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目光时不时地望向后厨的方向,微微摇头,脸上带着几分宠溺又无奈的笑意,说道:“这丫头,在家里可是极少做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到了你这里,却成了厨娘。”

话音刚落,李半夏便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肴从后厨走了出来,她身着素色衣衫,脸颊因炉灶的热气而微微泛红,恰似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听到父亲的话,她将菜放在桌上,轻轻跺脚,嗔怪道:“爹爹,您就别取笑女儿了。”说罢,又红着脸向李靖撒娇,那模样煞是可爱。

程咬金见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他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来来来,如此美酒佳肴,又有这般有趣之事,当浮一大白!”说罢,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几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气氛热烈。程咬金本就生性豪爽,几杯酒下肚,更是打开了话匣子。他拍了拍桌子,说道:“今日早朝,可真是有些不同寻常。陛下突然伤感起来,回忆起那些一同跟他打拼的追随者,说着说着,竟谈到了已经去世的秦琼兄弟,还落下泪来。陛下他一心想纪念这些人,却又没个好的方式,实在是让人揪心啊。”

听到这话,众人皆沉默了片刻,脸上都浮现出一丝感慨。秦琼秦叔宝,那可是大唐的英雄,战场上勇猛无比,为大唐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已离世,众人心中都满是怀念。?

我听着程咬金的话,脑海中突然闪过后世那著名的凌烟阁。在历史的长河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故事广为流传,那是李世民为纪念功臣所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效力。此时,这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我觉得这或许是一个能帮李世民达成心愿的好办法。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说道:“程将军,李将军,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程咬金眼睛一亮,急切地说道:“哎呀,你这小子,有话就快说,这时候还卖什么关子!”

李靖也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

我便将凌烟阁的大致构想详细地讲了出来:“所谓凌烟阁,可建一幢高大雄伟的楼阁,将那些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们的画像高悬于内。画像要画得栩栩如生,旁边再刻上他们的生平事迹、功绩战功。如此,后世之人进入凌烟阁,便能一眼看到这些英雄们的风采,铭记他们为大唐所做的一切。陛下也能借此表达对功臣们的缅怀与敬意,激励我大唐子民奋勇向前。”

程咬金和李靖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惊喜。程咬金猛地一拍大腿,大声叫好:“妙啊!这主意简直妙极了!如此一来,既能让那些兄弟们的功绩永载史册,又能让陛下了却心愿,实在是一举两得!”

李靖也抚着胡须,连连点头,说道:“此计甚妙,若真能建成这凌烟阁,必能成为我大唐的一大盛事。”

李半夏在一旁也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这想法当真新奇,若是能将爹爹和程叔叔的画像也挂在那凌烟阁中,那该多好啊。”?

程咬金又是一阵大笑,说道:“哈哈,丫头,若是真有那一天,老头子我就算死了,也能笑得合不拢嘴了!”

众人又是一番欢笑。可程咬金和李靖一想到李世民此时正为纪念功臣之事发愁,便再也坐不住了。程咬金站起身来,将杯中剩余的酒一口喝干,说道:“不行,这等大事,得赶紧告诉陛下,一刻也不能耽误!”?

李靖也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说道:“不错,如此良策,当尽快让陛下知晓。”?

二人酒也不喝了,急匆匆地就要奔向皇宫。我看着他们急切的模样,心中也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雄伟的凌烟阁矗立在长安城中。?

程咬金和李靖出了照相馆,翻身上马,一路扬尘,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到了宫门口,二人通报了身份,便匆匆进宫求见李世民。

(以下是根据李靖和程咬金深夜归来后的叙述整理完成)

此时,李世民正在御书房中,手捧着一本兵书,却心不在焉。他的脑海中,依然是早朝时回忆起的那些与自己一同征战沙场的兄弟们的身影,尤其是秦琼,他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正出神间,太监来报,说程咬金和李靖求见。?

李世民连忙说道:“快宣他们进来。”

程咬金和李靖走进御书房,行礼之后,程咬金便迫不及待地说道:“陛下,臣等有要事启奏!”

李世民看着二人急切的模样,心中一动,说道:“二位爱卿,何事如此着急?快说来听听。”

李靖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今日臣等与岳先生小酌,听闻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或许能解陛下之忧。”?

接着,李靖便将我所说的凌烟阁的构想一五一十地向李世民详细汇报。李世民听得极为专注,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待李靖说完,李世民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好!好一个凌烟阁!”李世民猛地停下脚步,大声说道,“此计甚妙,正合朕意!朕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方式来纪念那些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这凌烟阁,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程咬金在一旁也笑着说道:“陛下,岳先生还说,挂上每个人的照片,旁边再刻上生平事迹,如此便能让后世之人永远铭记这些功臣的功绩。”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此事定要办得隆重、周全。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大唐的江山,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随后,李世民便与程咬金、李靖商议起修建凌烟阁的具体事宜。从选址到建筑风格,从画像的绘制到功臣名单的确定,三人一一仔细商讨。

关于选址,李世民思索片刻后说道:“朕觉得,凌烟阁当建于皇宫附近,如此既能彰显其尊贵地位,又便于朕时常前往缅怀。”

程咬金和李靖都表示赞同。李靖还补充道:“陛下,这凌烟阁的建筑风格,也当庄重、肃穆,以体现对功臣们的敬重。可参考我大唐宫殿的建筑样式,采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大气磅礴。”

李世民点头称是,又说道:“至于画像的绘制,定要找我大唐最顶尖的画师。朕要让每一幅画像都能精准地展现出功臣们的神韵与风采。”

程咬金挠了挠头,说道:“陛下,这功臣名单,可得好好斟酌。毕竟为大唐立下功劳的人众多,该选哪些人进入凌烟阁呢?”

李世民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乎重大,朕需与诸位爱卿共同商议。既要考虑功臣们的战功,也要考虑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国家的贡献。总之,要确保入选之人皆是实至名归。”

三人商议许久,直到天色渐暗,才初步确定了一些修建凌烟阁的大致方案。李世民心中兴奋不已,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承载着大唐荣耀与记忆的凌烟阁拔地而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